楊巖
摘 要:“互聯網+”影響著各行各業,也為我們教育行業中課程建設帶來了機遇與變革。筆者結合自身《工業4.0與企業管理變革》課程資源建設實踐,在傳統課程資源建設方式的基礎上,通過微信公眾號的關注、專業的網站平臺如工業4.0研究院和移動圖書館、視頻資源、案例與專著等新方式構建課程資源,使得課程資源更豐富、新穎。
關鍵詞:微信公眾號;課程資源開發;課程資源建設方式
一、課程資源建設的必要性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對未來5年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給出了明確目標,要求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我校作為本科應用型地方高校也積極做出了調整。通過組織申報通識選修課程招標類建設項目的方式增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作為通識選修課程之一的《工業4.0與企業管理變革》,在前期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建設中經過周密準備,在招標中脫穎而出。
課程資源就是指課程中應用的資料來源以及保證課程的實施效果最重要的條件,課程資源是有一定分類的,分類主要是根據不同的課程標準[1]。例如,可以將課程資源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這主要是根據課程資源的特點和功能來分類的,其中,狹義的課程資源主要是指課程實施所應用的課程資源,是本文主要討論的對象,而廣義的課程資源指的是對課程有利的各種要素和教學目標,主要包括教材、教師、學生等。而課程資源建設必須明確地納入課程改革計劃,得到課程課程改革政策的保證和支持。否則,課程資源的建設將舉步維艱。
課程資源對于實現高等教育的課程目標,特別是對于高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促進學生有個性的全面發展,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課程改革,必須強化和擴展課程資源意識,提高對于課程資源的認識水平和開發利用能力,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從而為創造性地實施高校新課程提供強有力的資源保障。
二、“互聯網+”時代課程資源建設的變革與要求
“互聯網+”時代,傳統教育需要創新和變革。為順應“互聯網+”時代要求,會促使教育整個行業的重塑。對于教師而言,從教學理念、方式、內容到課程設置、資源建設與開發,要做到與時俱進并且數字化。課程資源是課程建設經驗和成果的重要體現。“互聯網+”時代課程資源建設的變革與要求方面,具體表現如下幾個方面:
1.課程資源內容更新化
隨著知識更新換代節奏越來越快,我們的課程內容需不斷調整與更新。當課程內容局部更新時,課程資源也應該隨之更新。尤其是對課程內容的開發,課程網絡資源如新案例、課程中所涉及到的新技術、新設備都需要不斷充實與更新。
2.課程資源來源渠道拓寬化
隨著移動和互聯網技術的提升與普及,我們現在面臨的課程資源愈來愈多。既有校內圖書館豐富的圖書資源,又有校外社會企業的需求調查所得、其他高校同類或相關課程資源的共享;既有來源于傳統教材與專著,又有電子期刊與專業網站論壇與平臺;既有線下的現場講座互動與專題報告,又有線上的網絡課程資源。總之,課程資源的來源渠道愈來愈廣泛。
3.課程資源呈現形式豐富化
課程資源除了傳統的教材、習題書、參考書、圖片之外,在“互聯網+”時代,課件、微視頻、錄像、聲音、動畫、微信公眾號、電子文檔等都是我們要搜集整理的資源。甚至于實驗室軟硬件設施的建設,校外實習基地的拓展應用,這些都是待開發待利用的資源形式。面對富裕的課程資源,作為教師就是如何加工處理各種形式的資源,使課程資源能為課程主題服務,呈現出良好的教學效果。
4.課程資源運用移動化
基于移動網絡的移動學習是現今“互聯網+”時代背景中的教育信息化變革,是未來教育教學發展中新的學習模式。因此,我們的課程資源要實現網絡化移動化。除了傳統課堂上的師生互動討論教學外,課外通過課程資源網絡開放可以實現隨時隨地學習。因此,課程資源的數字化、網絡化是實現課程資源利用移動化的基礎。
三、“互聯網+”時代下課程資源建設方式與實踐
互聯網之于教學呈現為既在其內又在其外的關系狀態,從認識上有作為環境、作為手段和作為內容三種定位,在實踐模式上表現為教學要素的性狀改變、教學結構的持續優化、教學時空的跨越式調整、教學方式的深刻變革以及教學資源的高度整合[2]。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建設途徑多種多樣,除了傳統的教材資源、校內圖書館等教學資源整合外,筆者結合《工業4.0與企業管理變革》課程資源建設與開發的實踐,具體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建設方式如下:
1.微信公眾號平臺上的資訊應用
關于工業4.0方面的微信公眾號平臺目前有很多,從眾多平臺中挑選經過認證并更新及時的公眾號,如博世中國互聯工業、工業4點0研習社、工業四點零情報等。公眾號平臺上的案例分享與資訊分析都成為鮮活的課程資源。公眾號平臺上的資訊更新速度快,資訊及時,保證了課程資源的與時俱進。
2.與課程主題相關的網站資源搜集與整理
通過查閱與工業4.0、企業管理變革的網站論壇,經過比較篩選,主要精選工業4.0研究院和世界經理人兩個網站。兩家網站內容接地氣,資源豐富,滿滿的干貨,是我們獲取課程資源的寶藏。帶領學生立足于現狀,領略課程前沿技術,新穎觀點,培養學生學以致用注重思考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積極性與興趣。
3.互聯網上課程相關的視頻資源下載與整合
互聯網向我們打開認識世界的窗戶,為我們的學習、教學、工作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通過互聯網上諸多視頻網站,從央視頻道、百度視頻、優酷騰訊等視頻網站,收錄了近幾年工業4.0與企業管理變革的視頻。視頻主題涉及到概念的闡述,案例的介紹,前沿技術的分享,從國外到國內,從航空到服裝,跨地區跨行業,內容形象與直觀,富有吸引力。尤其是圖片說話、視頻當道的時代,視頻成為當代大學生娛樂與學習首選。
4.移動圖書館電子書與最新專著、期刊文獻的閱讀
互聯網+時代,移動閱讀成為快節奏生活中學習者學習強有力的方式。對于在校大學生而言,如何實現課堂內外的轉化與拓展,如何高效地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課外移動閱讀?而移動圖書館就成為最佳學習方式。移動圖書館中工業4.0方面的電子書與新書專著、期刊文獻的閱讀可拓展我們課程視野,拓展知識眼界。作為身處互聯網+時代的教育教學工作者,更要樹立終身學習、移動學習理念,學會挖掘互聯網上寶貴資源,學會篩選與整合各種互聯網的豐富資源,為教學所用。
互聯網+教育告訴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做到與時俱進,除了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技術方法,更要對新開設的課程做好資源的開發與建設,同時做好后續的利用與維護。本文結合工作實踐,以《工業4.0與企業管理變革》這一新的創新創業課程為例,分析了“互聯網+”時代課程資源建設的變革與要求,闡述了在互聯網+時代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建設方式,以期與同行分享交流,實現豐富互聯網+時代課程資源開發與建設工作的實踐。
參考文獻:
[1]李志君.高職實踐教學中學生關鍵能力培養探索——基于MOOC教學理念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3(14):248-249
[2]張廣君.“互聯網+教學”的融合與超越[J].教育研究,2016(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