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琦
利率市場億是我國金融改革的關鍵一環,對于完善市場金融、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加快金融機構的市場化改革進程,提高金融機構競爭力,增強金融機構的創新和服務水平,讓更多公眾享受金融自由億的好處。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最終目標就是形成在社會資金供求關系中,以基準利率為中心市場利率為主體,既有國家宏觀調控功能,又具有市場自我調節功能的一種利率管理系統。
利率市場化 金融改革 深化改革
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歷程
利率市場化是指金融機構在貨幣市場經營融資的利率水平由市場供求來決定。資金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利率市場化是生產要素價格市場化的重要方面。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是在借鑒世界各國經驗的基礎上,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穩步推進的。總體思路是先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市場化,后存貸款利率市場化,逐步實現由金融機構自己根據資金狀況和對金融市場動向的判斷來自主調節利率水平,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形成機制。
人民幣利率市場化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1)使得金融業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
金融機構采取了差異化的利率策略,可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加大金融機構對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融資變得多元化,促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也有利于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利率市場化或再擇機有序放開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市場化以后,可以更加有效地吸納閑散資金,把社會上閑置的資金很好地利用起來,如果利率上漲,可以更加吸引大客戶閑置資金,利率市場化以后,金融機構可以根據自身特點來決定利率,那么適當地提高存款利率,就可以在短時期內吸引到更多數量的閑置資金,以備今后發展。更好地把閑置資金利用起來,利率市場化可以起到積極作用。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更好地創造價值,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
(2)促進金融機構發展
貸款利率市場化以后,一些金融機構可能會上浮貸款利率,那么,就能夠獲得更多貸款利息收入,為銀行增加更多獲利能力。同時,銀行在給中小企業貸款的時候,可能會更加嚴格貸款條件,對于發展前景更好的中小企業優先貸款,這樣也可以進一步減少不良貸款。同時,還可以增加金融機構之間的市場競爭,進一步提高金融機構服務水平,促進金融服務創新。
利率市場化,資產定價將更加透明,商業銀行利息差有利于競爭,經營模式轉型壓力增加,加速傳統銀行業務向投資銀行、財富管理轉變,促進銀行進一步升級。
(3)推動完善信貸體系
貸款利率市場化之后,金融機構會給優質客戶創造更多收益,而使那些質量不高的客戶收益下降,風險較大且信譽度低的客戶將退出信貸市場。
利率市場化后,銀行也更加嚴格審核貸款人的信用狀況,信用好的貸款者將更多受到青睞,利率市場化后,銀行存款利率一般會提高,貸款利率則會下降,老百姓將會得到更多的實惠,同時,促進信用體系先前邁進一步。
(4)將推進存款保險制度
利率市場化后,一方面,利率對經濟環境變化的敏感性增加,無論是國際金融市場利率上升或下降,各種市場經濟變化,甚或是銀行客戶變更還貸或取款時間等,都可能會對利率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另一方面,金融機構間競爭會增強,經營壓力會有所增加,一些銀行可能面臨新的風險,為了維護整個市場穩定,或將推進存款保險制度。
(5)促進農村金融服務進一步提高
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服務的主力軍,不再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設立上限,有利于農村信用社自主定價,有利于統一各類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政策,營造更加公平競爭環境,有利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農村金融服務進一步創新與提高。
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以促進我國金融改革發展
當前我國金融改革與發展的三個是:市場化、國際化和多元化。
(1)利率市場化與我國金融市場化改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所謂資源的優化配置是生產要素的配置。顯然,資金包括外匯資金如何配置,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利率市場化改革是達到這一目標的必經之路。
(2)利率市場化與我國金融國際化改革
鑒于利率與匯率以及通脹率之間的關聯性,國際金融市場利率及其傳導在金融全球化過程中會有力地影響著中國的利率水平,并且通過實際利率的變化影響中國經濟的運行。所以,這就不難理解2015年11月3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再次提到推進利率市場化,因為利率市場化是一項改革。目前,盡管存款利率上限已經放開,但更大的挑戰還在于在金融市場上形成能引導市場預期的利率信號。同時,中國利率形成、傳導和調控還需要與國際金融市場利率體系接軌,所以,利率市場化改革這項工作還沒有做完,“十三五”時期還要繼續做。
需要注意的是,市場化形成機制的關鍵是要建立和完善市場基準利率。從某種意義上講,市場基準利率是利率市場化機制形成的核心。當前,我國已建立起Shibor和LPR的基本市場利率體系。對于傳導機制,短期內還要繼續發揮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參考和指引作用,用好短期回購利率、再貸款、中期借貸便利等工具,理順政策利率向債券、信貸等市場利率傳導渠道,形成市場收益率曲線。同時要加強對非理性定價行為的監督管理,采取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等方式,激勵約束利率定價行為。總之,“十三五”時期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就是要真正實現利率對金融資源的配置作用,為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奠定良好的定價基礎。
(3)利率市場化與我國金融多元化改革
一方面,金融的參與主體更多,有利于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的推進;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深入也有利于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機構體系、有利于加速傳統銀行業務向投資銀行、財富管理機構的轉變,促進銀行等金融機構進一步升級。
[1]段祺軼.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3:17-20.
[2]王蓓.我國大型商業銀行存款利率定價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14: 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