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婷婷


電子商務近年在我國高速發展,逐漸滲透進入金融領域,最終形成7電商金融模式.以阿里巴巴集團的阿里金融為代表。相比于傳統金融,電商金融模式具有速度快、門檻低等特點,能夠很好的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通過阿里金融案例對電商金融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具體運作模式進行了分析。最后為了讓電商金融在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方面能夠發揮更好的作用,針對政府、電商金融平臺和中小企業提出了一些建議。
電商金融 阿里金融 融資
電商金融是金融領域和電子商務的結合體。電商金融就以它巨大的成交量為基礎,獲得線上企業的資信狀況來控制風險。電商金融顛覆了從前電子商務資金流的單向流動,使得資金在整個電商體系內形成閉合的金融生態圈,加快了資金的流動和循環。電商金融涉及的面很廣,包括眾籌、P2P融資、互聯網信貸等。我們這里討論的電商金融僅限于基于電商平臺發展的互聯網信貸。下面以阿里金融的案例來展示我國電商金融如何對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支持。電商金融現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主
要模式分類
(1)消費者信貸模式
消費者信貸是電商平臺通過分析消費者日常積累的消費數據,評定該消費者的信用等級,并根據信用等級給予該消費者的信用消費額度。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購買商品時,資金供給方可以先行墊付消費者的消費金額,消費者則在規定的時間內歸還該部分消費金額。而電商平臺則向提供信用消費的商家收取服務費從而獲取利潤。這種模式類似于信用卡消費。
(2)中小企業信貸模式
1.信用貸款
一是,B2C平臺模式:這種模式主要運作模式是從供貨商處直接進貨,然后在電商平臺上直接銷售,比如說聚美優品部分商品。供貨商在供貨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交易信用,可以用交易信用去直接貸款。二是,銷售平臺式電商:在電商平臺注冊的電商企業,在交易過程中,在注冊平臺上積累了大量的交易信息,形成了各自的信用信息,這些電商企業可以憑借這些信息去申請貸款。三是,企業信用貸款:是指在平臺注冊過的企業在買賣商品過程里,會在平臺上產生大量的交易信息,從而會生成企業的信用信息,企業就可以憑借在平臺上積累了信用信息去申請貸款。
2.應收賬款融資
一是,供應鏈貸款:供貨商向電商平臺提供商品貨物,在商品已經入庫后,供貨商可以向資金需求方申請貸款,此次貸款有電商平臺提供信用擔保,并且已經入庫的商品作為質押品,風險相對來說較小。二是,訂單貸款:訂單貸款是指當第三方賣家有符合條件的訂單時,可以向資金供給者申請貸款,這些有效訂單則是這次貸款的質押品,并且由電商平臺掌握的交易信用提供擔保。這樣可以加速企業的資金周轉,使得資金能夠充分利用。如圖1
阿里金融概述
(1)阿里金融的業務
阿里巴巴集團主要的三個板塊分別是阿里金融、電商平臺以及大數據服務。它主要是通過阿里集團自己的兩家小額貸款公司一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公司和重慶阿里巴巴小額貸款公司向中小企業、個人創業者提供小額信貸等業務。
1.主要的產品分類
淘寶小貸:主要面向天貓、淘寶以及聚劃算的賣家,分為訂單貸款和信用貸款。商戶訂單貸款是指商家憑借手中有效的訂單即可申請貸款,這種模式本質是訂單抵押貸款。信用貸款則是完全憑借商戶在平臺上積累的資信狀況,不需要抵押品和擔保。阿里金融根據申請人的經營狀況和信用情況來具體判斷是否通過申請。
阿里小貸:阿里小貸主要適用于B2B平臺,主要為阿里巴巴注冊的會員企業提供資金,主要模式是信用貸款。阿里小貸包括兩種貸款方式一循環貸款和固定貸款。固定貸款是指在申請通過后一次性發放所有貸款資金。循環貸款是指在申請貸款成功后將資金作為備用金,只有取用后才收取利息,單利計息。
2.主要業務流程
阿里金融擁有前些年積累的海量數據支持,充分發揮自身具有的成本優勢和效率優勢,將小微貸款業務模式發展得越來越成熟。具體流程如下:一是,客戶提交貸款申請;二是,審核客戶數據;三是,遠程視頻進行溝通交流;四是,評估此客戶的資信狀況;五是,審批結束,發放貸款。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從客戶提交貸款申請到最后的貸款發放均是無紙化系統化的操作,這就與傳統發放貸款模式有很大區別,這樣能夠大大縮短獲得貸款的時間。
(2)阿里金融的創新分析
1.大數據參與融資,獨特的風險控制模式
首先,阿里金融運營的關鍵之處就是在于在貸款整個過程幾乎都有大數據分析參與,無論是在貸款前的客戶選擇、貸款中的風險控制以及貸款后的貸款回收大數據分析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貸款模式可以被稱為量化放貸模式。其次,從客戶的選擇開始就利用大數據技術對貸款人進行甄別,在貸款期間以及貸款回收階段也對企業資金流向進行時時檢測,及時采取措施盡量減少壞賬發生的可能性。
2.準確定位市場
阿里金融主要的服務對象是中小企業,貸款需求額度較小。一方面,它旗下的各個電子商務平臺上注冊用戶規模十分龐大,這些客戶資源就是阿里金融發展的強大基礎。另一方面,它主要是進行中小型的貸款,不僅符合平臺上中小企業的短期資金融通的需求,還可以避免與商業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正面競爭,從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自身平臺的優勢。
(3)案例評價
它是傳統金融的重要補充,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了新選擇。其次,阿里金融的出現打破了銀行的“二八定律”,它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等優勢試圖破解銀企雙方成本與收益不匹配的尷尬局面。若是再完善一下系統,與線下的銀行進行對接,這對我國未來的電商金融來說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但是,政策層面支持不足,這會阻礙電商金融后續的發展;產業鏈整合欠缺,網絡局限也十分明顯。并且它不能吸收存款,后續的資金來源是有限的。
政策建議
(1)政府宏觀管理和支持 一是,給予法律支持:首先,規范電商金融行業的準人機制、完善風險控制防范機制以及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推出相關鼓勵電商金融發展的政策法規,從政策上予以傾斜。二是,完善征信系統,建立誠信檔案。利用現有銀行信用信息、工商部門登記信息、電商平臺上的信息等為基礎,將這些數據對接整合,形成一個可以共享的安全數據庫。
(2)彌補其運行缺陷
1.擴大資金來源。在我國,電商金融企業現在不能像傳統的存款性金融機構一樣吸收存款,所以后續資金不足問題是阻礙電商金融發展的一大問題。首先可以選擇增資,增加更多股東來解決資金問題;其次,可以向銀行轉型,獲得可以吸收社會存款資金的資格,保證有充足資金來源。
2.提高信息甄別技術水平:電商金融運行的關鍵之一就是信息真實有效,所以一定要提高信息的甄別技術,保證得到的信息數據的可用性,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控制運行風險。
[1]黃海龍.基于以電商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金融研究[J].上海金融,2013(08)
[2]余敏.電商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作用分析[J].電子商務,2016(11)
[3]尹忐東.電商金融的發展與風險分析[J].時代金融,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