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洋
城市經濟的增長對促進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促進城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也是一項重要工作。城市經濟增長不僅包括財政稅收政策,還包括城市自身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從而對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不言而喻的積極意義。加快城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一項艱巨而重要的任務,對促進城市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能夠提高經濟的整體素質,促進集約型經濟的發展。
城市經濟 增長
財政稅收 問題 政策
隨著城市經濟結構在國民經濟所占比例的增加,標志著我國的經濟中心正在不斷向城市集中起來,現階段的重要任務就是如何推動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原有的經濟增長模式嚴重地阻礙了我國的經濟發展,減緩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因此,如何制定財政稅收政策,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需要有關部門根據經濟增長的方式來定奪。下面則對其財政稅收政策給予簡要探討。
影響城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因素
城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人口因素。由于我國是農業大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方面、創造力方面比較弱;再者,加上我國勞動者素質呈現普遍偏低的狀態,不僅如此,領導干部的綜合素質也有待提高。但城市經濟的發展需要整體素質水平較高的勞動者,這種情況就導致了就業結構的矛盾,從而制約了城市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2)制度因素。由于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時期,如果仍然采取行政命令來指導經濟活動,將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起到嚴重的阻礙作用和不良影響。因此,我國需要重新制定城市經濟增長制度,為促進我國的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發揮積極的推動影響。
(3)科技因素。當前,雖然我國的科技水平已經得到了不斷的提高,但我國面臨的一直以來的問題就是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從而導致了重污染、能耗高的產業的發展模式,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具有消極影響。
(4)經濟因素。每一種生產要素,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不同特征的表現,同時,它們的組合方式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再加上粗放型經濟增長的模式影響了技術及資本等。
促進城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財稅政策
在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中,財政稅收發揮著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和積極影響。因此,要促進城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就要先改善財政稅收政策,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
(1)完善稅收政策
第一,需要完善增值稅制度。我國應該學會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投入到企業產品的加工中;以及對出口產品實行零稅率的政策措施;為了增強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可以通過減稅優惠政策來解決。第二,實施稅收優惠政策。我國應該在所有的產業化經營企業中實施優惠政策,通過扶持地方性的重點企業,對城市產業化經營程度進行改善和提高,同時必須注意各項優惠稅收政策,如消費稅、增值稅、對外貿易稅之間的內在關系,有利于避免各種稅收政策帶來的消極影響。第二,改善稅收管理服務。為了擴大宣傳范圍和影響力,可以通過對不同時期、不同條件的稅收政策的整理,并把它們制作成宣傳手冊。同時,為了保證稅收政策的公平性和透明性,為稅務代理營造公平、公開的環境,需要公開稅務代理機制。
(2)優化財政投資政策
我國應該完善分稅制度。明確各地政府和單位的分工和職責。對于城市企業,我國應該加大對其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經濟上的支持。尤其是對城市企業科技的投資更需要得到加強,有助于對城市的企業科技體制進行完善和創新,讓企業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構建集科技與創新于一體的產業科研結構。同時,為了保證城市居民收入的穩定性,需要加大投資力度,比如通過增加燃油稅等來擴大我國的財政投資。除此之外,為了防止有人故意偷稅漏稅,我國還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學的收入申報制度以加強對稅收的監管力度。我國還需要對財政投資和融資的渠道進行拓展,加大資金量,創新財政投資機制,對政策性的金融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我國可以通過與企業共同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來引進外資和民營資本。有助于促進城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3)財政各項專項支出
我國有相當一部分財政資金都用于新聞媒體、航空和服裝等社會資本競爭非常激烈的企業,我國急需對這些財政資金進行調整,讓這些財政資金能夠為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貢獻出更大的力量。我國需要調整能夠促進經濟發展的資金政策,從直接補貼向間接補貼轉變。將財政支持發展應用于市場競爭等。為了減少對競爭性領域的投入,我國需要根據對當前的經濟發展趨勢進行審視和觀察,加大對城市環境的投入。
(4)經濟發展潛力
我國需要加大對新技術產業的經濟支持,有利于建設高新服務業。由于現代的服務業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才,作為人才密集型產業,我國政府應該加大對服務人才的建設,培養出一批具有高技能、高素質,有利于提高市場的競爭力。我國還應該充分利用財稅政策來擴大城市的需求,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有利于城市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還需要通過擴大對城區的投資力度,保持穩定的增長狀態。由于有些城市的外需進展遲緩,因此,我國可以通過擴大赤字,發行一定比例的國債來確保城市政府在居民投資中的作用。除此之外,為了保證資金的到位,地方性政府需要擴大預算之內的投資,完成相關的建設項目。為了提升城市的經濟發展潛力,政府資金的投入應集中于城區環境改造、居民區的保障等。
(5)實現財政一貨幣協調
首先,為了給城市的經濟競爭創造公平公正的環境,可以通過調整稅收結構。通過對銀行利率的調整,可以有效地緩解通貨緊縮給產業帶來的壓力。其次,合理利用國債,適當擴大對地方債券的發行規模,允許由地方財政保證擔保的公共投資。最后,我國還需要調整財政稅收政策的結構,給與通信、交通及能源充分的重視和支持,財政稅收對競爭性產業的投入應該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縮小,最后加強對服務業和科技產業的投入,有利于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可以通過財政協助,來促進城市工業發展。
(6)建立績效考評體系
一方面,績效評價公示制度的建立。可以通過采用口頭形式或者書面形式的方法來反饋考核評價的結果,其中包括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民主測評的結果、考核等次的結果等,同時,對于反饋后的跟蹤調查,也應該得到加強和重視,可以通過改進考核評價的內容,或者將整改內容設定為下一年考核的主要內容,同時還應該保證考核評價結果的連貫性,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其價值。最后,對于考核結果,還需要進行細致審慎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問題,并找出產生這一問題的根本問題所在,最好尋找最佳方案去解決問題;其次,對于違規違章行為,需要加大獎懲力度,嚴格處罰,并把處罰結果公布出來。對于比較輕微的違規行為,需要對其進行糾正,但對嚴重違規的惡劣行為,應該追回資金,同時將相關工作人員列入黑名單,并給予相應程度的處罰。
另一方面,完善和改進考核方法。由于單一的考核評價方法,無法充分綜合的反映問題所在。因此,相關政府部門需要總結以往的先進經驗,改進現有的考核評價方法,讓相關政府部門對于資金的分配等問題的解決方式進行完善和創新。除此之外,我國應該建立約束機制,只有深入基層,才能真正的了解真實情況。我國相關部門不僅僅要能夠了解我國財政稅收取得的成績和優勢,也要認識到財政稅收存在的潛能和基礎力量。對于收到的信息,應該進行理性的、科學的判斷、分析以及評價,并將紀檢部門的寶貴意見考慮進去,讓考核評價工作更加日常化和科學化。想要了解財政對城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情況,可以通過專項調查、督導、調研等多種方式,有利于考核評價信息的真實性的反映。
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目前現階段我國城市經濟發展一項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工作。財政稅收政策的支持,對于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積極意義。財政稅收政策是最基本的因素。在城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應該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推動城市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比如說,充分挖掘經濟發展的潛能;建立一整套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體系;改善財政投資政策等方式。這些方式有利于推動城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促進城市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國家財政稅收政策的大力支持對城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焦凱.促進城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財政稅收政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09.
[2]季美玲.促進城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財政稅收政策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3(19):119-120.
[3]常向東,蔣澤生,李高波.完善稅收制度,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2):72-74.
[4]王登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與城鄉人力資源開發[J].商場現代化,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