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杰
近些年來,我國在稅收方面進行了許多改革。在新時期稅制改革涉及到增值稅改革,農業稅改革,企業稅改革,消費稅改革,營業稅改革等等改革問題。從本質上來說,這次改革仍然是一次階段性的改革,并且它的改革模式仍然受到了我國現階段國情的約束,因此探究我國目前的稅制改革新形勢,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對于推進稅制改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稅制改革 形勢特點 政策建議
按照稅收公平原則,構建無差別的稅收制度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我國在企業改革階段出現了三個突出的變化特點,一是,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方向發展,國有企業的經營定位逐漸轉變為市場為主體,同時,采取政企分開的策略,國有企業不在肩負政府管理職責,在管理體制上采取了獨立核算和自負盈虧的管理體制。并且允許非國有資本加入到國有企業資本中,同時推進現代化企業建設,進一步完善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不斷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二是,民營經濟和外資經濟發展勢頭迅猛,在改革開放不斷的推進以及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一下,我國在進一步放寬非公經濟的準入條件,使得非公經濟在市場經濟中逐漸占有一席之地,發展迅猛,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成為了在我國經濟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三是,社會的融資速度越來越快,在我國不斷地推進企業改革中,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齊頭并進,在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上面這些變化就會導致一個共同的結果,在我國目前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存在著多種所有制經濟。因此,就會產生一個問題,我國目前的稅收體制必然需要與多種所有制經濟相適應。
構建無差別的稅收制度,指的是面對不同成分的企業,能夠采用相同的無誤差別稅收制度,建立起公平統一的稅收制度,促使各種企業能夠在市場經濟中相互鼓勵,相互競爭,從而促進市場經濟不斷的健康發展。而公平統一作為稅收制度的衡量標準之一,從來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由于不同的國家和背景條件,決定了公平是相對的,而對于我國目前的企業發展條件來看,在稅收過程中,把握公平的原則應該注意以下兩點問題。一是,構建無差別的稅收制度,首先指的就是在這種層次上實行統一的標準。而目前在國有企業所得稅兩法合一改革,房產稅內外合一的政策等等,就是實行無差別稅收制度的改革方法。二是,在統一稅收的基礎上,能夠根據具體的情況實行差別政策,來體現公平稅收的體制,這一點與無差別稅收政策并不相矛盾,實際上仍然是內容與形式的統—。
按照稅收中性、統一的原則制定設計配套的原則
在市場化經濟體制改革中,讓市場成為配置資源的主體成為了改革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它的具體內容則是,一是,充分地發揮市場的配置作用,利用價格手段來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二是,在市場發揮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對市場進行規范化的管理,進一步打破市場化配置中的壁壘問題,保證市場配置的暢通無阻。三是,政府在配置資源時要采用公平公正的原則,不要過多地干預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而稅收作為社會收入的重要分配手段之一,進一步使得資源配置更加優化,例如在政策上對區域經濟促進的企業實施優惠政策會引起投資和資本的要素變化。因此在市場資源配置的情況下,選擇稅收統一和中性的原則,是新時期稅收改革的必然要求。
而我國在目前階段稅收改革中,又應該如何體現中性統一的原則呢?通常情況下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一是,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一的稅收優惠制度,取消區域性的優惠政策,為全國創建統一的稅收環境,使得企業能夠在公平的起跑線上工開展競爭。二是,在市場配置的條件下,稅收政策要盡量不干擾企業的正常運行,力求減少企業的非經營性成本,保持稅收的合理性。三是,稅收政策要與國際化稅制改革相協調,使得稅收政策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保證稅收政策能夠充分的起到經濟調節的杠桿作用。
根據國際稅收發展的新形勢提升我國的稅收競爭力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積極的融入國際化社會,是我國在新形勢下稅收改革的重要要求之一:經濟全球化指的是各種資本要素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流動和配置,因此各個國家之間在經濟層次上是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的,其本質是社會資本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配置,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隨著近年來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目前,國際間的經濟資本配置已經成為了各個國家必須面對的問題,那么對我國來說,經濟全球化又會帶來哪些新的影響呢?
首先,國際間的資本配置,會使得資本的流轉速度進一步加快,因此,我國資本能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也成為了企業發展的一個趨勢,這對于我國的企業發展無疑會提供機遇,其次打破了以國家為界限的生產體系,從而使得國際間的合作分工更加明確,這對于我國的經濟結構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國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加強科技創新,使得產業結構能夠進一步優化,最后一點,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推進,增加本國的出口,擴大海外貿易范圍,成為了提現國家的經濟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這就對于我國的稅收改革提出了更高層次上的要求,使得中國在建立稅收體制改革方面,需要既能夠維護國家利益,同時也能夠適應國際環境。
總結
隨著我國稅革的不斷推進,按照稅收公平的原則,構建無差別的稅收制度,按照稅收中性統一的原則,制定設計配套的原則,按照國際稅收發展的新形式,提高我國稅收的競爭力成為了我國在稅收改革時面臨的新形勢特點和采取的建議和措施,我國在面對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在稅收方面的改革也相適應的提出了對應的策略。在面對全球經濟化的發展趨勢下,不斷地提升我國的稅收競爭力,也就成為了我國稅收改革的必然要求之一,在國有體制改革中充分地發揮市場的配置作用和政府的規范作用。同時構建起無差別的稅收制度,面對不同的成分企業,能夠建立起公平統一的制度,使得各種企業經濟都能夠在政策的影響下不斷地相互促進,相互競爭,使得共同發展,促進現代化企業的建設:
[1]鄧力平.“理想優化”還是“現實優化”:新時期稅制改革思想的選擇[J].國際稅收,1997(1):18-21.
[2]吳偉.經濟發展與稅制改革——淺議新時期增值稅改革[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3,20(6):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