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莉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變化,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新舊動能轉換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措施。當前我國的很多企業仍舊存在一些新舊動能轉換的問題,例如舊動能、慣性動能在企業經濟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企業增長的動力還沒有轉變到對于新動能的應用上面,由此對于企業發展,產生了制約,不利于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對此,應當針對新舊動能轉換進行創新實踐,從而推動我國的經濟持續且高速發展,并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奠定基礎。本文通過對新時代企業新舊動能轉換進行分析與思考,以及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新舊動能轉換的意見和建議,進而促進企業新舊動能轉換的快速進行。
新時代 企業
新舊動能轉換 思考
在十三五發展時期,也是我國進行小康建設的關鍵時期,更是我國經濟發展轉型與升級的決定性階段,對于我國現代化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促進意義。作為宏觀經濟的調控部門,政府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行相應的宏觀調控處理。當前新舊動能轉換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這對于推動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并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新舊動能轉換的創新與實踐研究,不僅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更是我國綜合經濟實力提升的重要途徑。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使得我國的經濟發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戰,而資源能源的緊缺又導致經濟發展受到一定制約,要想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就必須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實現,減少資源能源浪費,并提高經濟發展效益。
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性
基于當前的經濟發展環境,我國開始大力的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此過程中,傳統發展模式所表現出來的動能效用越發衰退,而新產業新模式則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新動能正逐漸的成為經濟增長且實現發展效益提升的關鍵性條件,對于經濟及社會模式變革,都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2017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意見,其中明確的強調要加快壯大新動能,實現傳統動能改造升級的培育,并促進經濟的結構轉型,實現實體經濟的升級發展,同時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由此可見,新舊動能轉換已經成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并推動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水平提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要路徑。
新舊動能轉換對企業的發展機遇
培養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新動能,并實現傳統動能的升級改造,對于經濟發展的技術、產業及業態等有著顯著的依賴性。當前,中央對于經濟改革的路線圖非常的清晰,主要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并按照創新發展的理念,依據經濟長遠發展戰略,以增加企業的新動能培育建立相應的培育制度,實現對市場創新機制的激活,同時盡量的放寬關于新舊動能轉換的政策,減少政策限制,突破制度上的羈絆,著力于對人才、金融、技術等各方面要素進行改革,通過創新制度來實現對于企業新生產要素的推動,打破傳統的市場經濟體制,推進新主體在市場中的應用。所有這些因素都是為了促進企業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速度提升而打下的良好基礎,這對于企業的轉型及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從政府的層面來看,中央著力于建設高效的服務型政府,通過放寬服務改革,創新政府的管理模式,并實現政府服務能力及水平的提升。在工商、規范、質檢、知識產權、資源等方面,政府部門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舉措,對于事前的行政審批進行大幅度的縮減,精簡其中的審批環節,并且注重對于事中的監管以及事后的監督,通過將行政管理變成更具科學性'靈活性及針對性的服務,以滿足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企業的發展要求。另外對于局部的政策進行適當調整,還要針對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所存在的矛盾進行分析和化解,推進政府服務重心的轉移,同時積極的發揮地方如奮的主觀能動性,針對企業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的分析與解決,政府還應當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足夠的人才政策及資金政策,通過為企業引進高端的技術型人才,以為企業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人才基礎。通過提高政府的服務水平,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的制度成本,并消除企業對于高素質人才流動所造成的成本損失,而且通過應用政府所設置的專利審查、審批等綠色通道,能夠為企業的創新發展以及新動能的應用、傳統動能升級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
從產業布局層面來看,產業發展的結構調整以及區域布局都已經有了初步的規劃,通過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可以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促進新產業新業務的發展,實現其對經濟發展拉動作用的增強,尤其是增加第三產業的比重,促使其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支持,而且當前以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結構模式也正在逐漸的形成與完善。另外,不同的地區對于企業新舊動能轉換的要素及結構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經濟增長的活力也有所不同。就全國范圍來看,長江感角洲地區的企業新舊動能轉換,重點在于培養企業的轉型升級新動力,以不斷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而在珠三角地區則是以科技創新為主,實現新的增長點,并不斷加速成長,將科技創新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在京津冀地區則是在緩和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矛盾的過程中,促進資源與經濟發展的合理優化配置。由此可見,在不同的區域企業進行新舊動能轉換所需要的支撐點也不盡相同,因此在進行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企業應當積極尋求新的發展空間,并努力尋找一條適合企業實際發展情況的新舊動能轉換之路,進而對企業的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企業新舊動能轉換存在的問題
(1)缺乏新舊動能轉換理念
新舊動能轉換所產生的作用可謂是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能夠加速培養新動能,一方面能夠使舊動能煥發新的生機,由此實現新舊動能的合理轉換,為企業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有力支持。但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會遇到一個掣肘,主要在于企業所投入的創新強度以及資金支持與行業利潤及效益難以形成正比。企業在不斷推陳出新,進行創新發展的過程中,也會有其他企業與之形成競爭,并且拉低企業的產品創新力度,甚至出現山寨情況,這樣就會導致企業之間惡性競爭的出現,即便企業投入較多的技術及創新支持也難以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最終只會對企業的經濟發展產生影響。另外還有一些企業,例如鋼鐵企業,雖然產能過剩,但是由于行業發展呈現周期性觸底反彈,使得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凸顯出了一定的靈活性,即使不進行新舊動能轉換,企業仍舊有利可圖,由此也就導致其失去了轉型動力。此外,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力,也導致一部分企業不想進行新舊動能轉換,有些企業耗費上千萬所研發的新技術,在投入使用時會被其他企業快速的復制過去,這樣便會導致企業的新技術受到損害,而且難以獲得賠償,進而對企業的新舊動能轉換及技術創新產生影響。
(2)金融支持不足
對于企業來說,其進行經濟發展的關鍵在于金融支持,只有足夠的資金才能夠對企業的運營起到支持作用,進而推動企業的經濟發展。但就當前來看,很多企業都無法獲取有效的融資,出現了現金流不寬裕的情況,這就需要貸款才能夠滿足企業的運營要求。在新舊動能轉換的環境下,對于企業的發展需要增加研發投入力度,還需要購置先進的生產設備,而這在過去都是不敢想的一筆投入,企業要想發展,要想轉型就必須增加這一部分的投資力度,但問題恰恰就出現在這里,很多企業本身的資產就比較少,可供抵押的資產更是少之又少,如果要實現新產品研發,促進新業態發展,就會增加企業的發展風險,而銀行就更不敢給予企業相應的貸款。一些發展新型產業的企業,在進行融資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跑多家銀行,甚至也無法成功貸款,由此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要求。根據央行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底全國有一百多萬億的貸款余額中,房地產貸款余額占據主要比例,而且在2017年的新增貸款中,房地產的貸款比例也最高,這主要是由于房地產行業的抵押物較多所致,但也正是由于房地產行業的貸款量增加,使得房地產綁架了非常多的金融資源,金融活水很難進入到實體經濟發展中一些希望向新動能轉換的企業陷入了轉不了的困境中。
(3)新舊動能轉換過程困難
對于企業來說,要想實現自身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促進自身經濟發展的長遠進行,就必須根據當前的經濟發展情況,實現自身的產業的轉型升級,進而為后續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基礎條件。因此,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其進行新舊動能轉換具有重要意義,這是為了更好的滿足企業的發展要求,但是,雖然一些企業已經在轉型過程中開始涉足新的業態以及新產業,但是由于新業態及新產業,未能在短時間內實現效益的轉換,由此就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影響。而且很多企業的新舊動能轉換產業都未能給企業發展帶來經濟效益,反而是傳統的業務部門例如加工、代工、房產開發等,仍舊是企業的主要業務收入。通過對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企業進行分析可知當前各個地方都在大力的推行新舊動能轉換,尤其是政府注重對于新動能的扶持。但如何推動企業新舊動能轉換的快速實現,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新動能支持,仍舊是當前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新時期企業新舊動能轉換方法
(1)樹立新舊動能轉換理念
在企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想實現企業生產力的提升,就必須轉變企業的思想觀念,確保其樹立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展理念,進而實現企業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首先,企業應當實現思維上的轉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轉型活動,例如一些能源企業固有的傳統線性管理模式,可以將其轉變為能量型管理模式,在此過程中,企業的經營思維發生了轉變,這樣不僅會提升其經濟發展水平,還能夠促進企業的改革與創新力度,滿足企業的效益提升要求。其次,企業應當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優化自身的資源配置,選擇其中所具備的優勢進行升級與改造,將學習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行培育,重視對于工業思維的轉換,確保實現現代化工業發展模式。企業還可以組織相關人員進入到大學中進行思維轉換或者能力升級的學習,通過培訓來提升企業員工的專業能力及創新思想,促進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最后,企業應當充分認識到樹立新舊動能轉換理念的重要性,并確保在全體員工中能夠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理念。同時政府也可以對企業進行適當的引導,鼓勵企業對員工的思想理念進行創新與改善,打破傳統的慣性思維,建立全新的思維管理模式,進而實現企業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
(2)為企業新舊動能轉換提供金融支持
企業要想實現發展,除了要擁有核心技術以及核心競爭力之外,還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因此,要想推動企業新舊動能轉換,就必須為企業發展提供相應的信貸支持,為了更好的深入貫徹,政府關于新舊動能轉換的工作部署,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工程服務,地方商業銀行應當認真的分析自身發展情況,找出與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的契合點,制定出相應的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金融支持措施,進而更好的落實新舊動能轉換工作的實施。對于地方企業新舊動能轉換工作的開展情況,商業銀行可以通過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進行分析和研究,強化關于新舊動能轉換工作的監督與考核,確保新舊動能轉換工作能夠做出成效,同時對于適用于新舊動能轉換的企業,要實施名單制管理方法,針對不同的企業發展情況,采取不同的金融支持措施,以實現為新舊動能轉換企業提供最優質的金融服務。為了強化新舊動能轉換能力的提升,商業銀行還可以推出合作雙贏貸、陽光帶等新的貸款品種通過加強e信貸的數據平臺及微信公眾號建設,開展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相應的服務業務,以為企業及客戶提供最快捷且高效的金融服務。商業銀行還應當加強對于企業之間的接洽,實現對企業發展的深入走訪,充分了解企業進行新舊動能轉換的情況,以及所需要扶持項目對金融服務的要求,進而為企業的發展,并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速度的提升,提供相應的金融支持。
(3)技術革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每一次的技術革命都會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實現世界經濟格局的改變。企業新舊動能的轉換也是技術革命的一部分,對于企業的經濟發展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都會產生深遠影響。要想促進企業新舊動能轉換的快速實現,不僅要依靠政府的宏觀調控,還需要政府對于當地的經濟發展較好的企業進行有效扶持,促使這些企業形成模范發展,以為其他企業提供學習的榜樣。例如一些集團企業率先實現了物聯網發展,這對于企業的管理改革有深刻影響,能夠顯著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及信息化水平,并從以往的人治管理實現了云管理。對此,政府可以加強對于已經實現物聯網發展的企業扶持提供更多的優勢資源,促使其實現物聯網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這樣便能夠為其他的企業發展提供榜樣。另外,政府部門還可以通過對企業的適當引導,促使企業不斷的發展新技術,以演化出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實現企業經濟的發展,并對當地的經濟進步起到促進作用。例如一些企業聚焦于研究一些前沿技術,通過實現融合創新,依托于科學技術研究,搭建出全新的產業孵化鏈條,進入獲取更多的新動能力量,為企業的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持。通過不斷提升企業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新動能為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必然能夠對企業的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從而促使企業改變管理理念,積極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實現新動能的應用范圍拓展。
(4)提升移動信息化水平
要想實現企業的新舊動能轉換,就必須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面多方位的政策支持,移動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則是滿足企業新舊動能轉換的一個基本條件。2017年11月3日,在濟南召開了第三屆中國中小企業服務商大會。這次大會的主題在于實現多方資源的聚合,為企業發展營造出政府支持、機構凝聚服務企業的良好環境,從而實現智慧服務水平的提升,以為企業的全新發展,并實現新舊動能轉換起到助推作用。對于移動信息化的實現,可以將互聯網+與創新發展相結合,并且分析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行業、產業及相關工程,通過搭建企業信息化發展的云平臺,將所有的創新創業資源進行凝聚,依托于互聯網及信息技術,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相應的信息化服務,對于促進企業生產智能化、管理網絡化、服務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為企業發展提供云存儲云主機等新型的產業產品,能夠幫助企業更好的處理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信息,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信息資源支持,這樣不僅能夠優化資源配置,還能夠降低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成本,為新舊動能的轉換提供相應的保障條件。
(5)創新財務管理
企業要想加速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除了要進行技術革新外,還應當加強對于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進而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更多的條件支持。首先企業應當與互聯網平臺相聯合,構建出完善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企業應當具備財務風險的防范意識,加強對于財務風險的事前分析、事中監控及事后處置,實現高效的財務防控,尤其要注重在新興產業中的潛在財務風險,提升財務風險的敏感性,加快對于財務風險的處置能力。其次,企業應當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的優化,構建完善的精細化預算管理體系,為了更好的滿足新舊動能轉換的要求,企業還應當建設一套將價值鏈、產業鏈相連接的預算管理方法,進而實現新興產業的預算定額管理規劃并優化資金配置,對新舊動能轉換活動進行引導與協調,從而實現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最后企業應當建立起財務管理的信息化系統,實現對財務管理過程的全面監督與控制,通過應用互聯網平臺,對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各項財務指標進行實時的監測、評估與反饋,在企業對新動能、新業態、新商業模式進行培育的過程中,可以應用數據對所需要查詢的資金運營情況及經營信息進行分析和評估,進而對各個階段的財務狀況進行相應的評價。實現企業頂層設計的變革,構建出完善的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從而建立相應的集成化信息化管理平臺,為企業更好的應對市場經濟變化,實現對資金流向的有效控制,及時調整產業結構提供財務信息支持。
結束語
新舊動能換是促進企業經濟發展并實現可持續性進步的重要舉措,對于企業來說,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也在于新舊動能的轉換。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企業應當重視新舊動能轉換,充分分析進行新舊動能轉換,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速度的提升,進而為企業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創新性條件。
[1]青島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胡金焱.聚焦創新驅動做好新舊動能轉換工作[N].青島日報,2018-04-09(010).
[2]體報評論員.加速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目標任務落實落地[N].濰坊日報,2018-04-09(001).
[3]記者 李懷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全力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N].東營日報,2018-03-26(001).
[4]記者 李懷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全力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N].東營日報,2018-03-26(001).
[5]本報記者 張杰.倉撕發展是新舊動能轉換關鍵[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03-23(005).
[6]王占益.以創新驅動引領新舊動能轉換[N].煙臺日報,2018-03-21(010).
[7]王軍.農業新舊動能轉換的“萊蕪方案”[N].萊蕪日報,2018-03-20(008).
[8]崔彩鳳.周云杰:領軍企業應率先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樣本[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18-03-19(005).
[9]孔維祎,張玉霞,張玉煥.關于曲阜市現代農業新舊動能轉換的分析[J].基層農技推廣,2018,6(03):57-59.
[10]徐建華.搶抓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機遇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N].煙臺日報,2018-03-14(010).
[11]明遠.動能轉換定義未來[N].中國企業報,2018-03-13(005).
[12]甄穎.開啟動能轉換新引擎[N].德州日報,2018-03-13(A04).
[13]本報評論員.心無旁騖推動新舊動能轉換[N].青島日報,2018-03-12(001).
[14]姚冬琴.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發展先進制造業,企業是主角[J].中國經濟周刊,2018(10):20-21.
[15]本報評論員.匯聚動能轉換新動力[N].煙臺日報,2018-03-07(001).
[16]吳學軍.金融助推新舊動能轉換應著眼結構調整創新[N].濟南日報,2018-03-06(B07).
[17]潘愛玲,劉文楷,邱金龍.困境與突破:新舊邊J能轉換背景下文化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2):30-37.
[18]金花.積極打造“青島核”做好新舊動能轉換工作[N].青島日報,2018-03-03(006).
[19]張明昭.主動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N].德州日報,2018-02-27(A03).
[20]王曉紅.創新財稅激勵制度,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發展[J].納稅,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