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聽涼
信息技術發展風起云涌,對整個社會經濟產生了巨大沖擊。人工智能實現了人類智慧向機器的延伸,將人從繁重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在信息技術的沖擊下,既有的行業正在不斷地被顛覆和重構,財務工作也毫不例外地受到沖擊。面對變化,財務部門要敢于求變,主動融入和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
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發展現狀
企業財務共享中心設立以來,通過集中人力資源、實施標準化操作,使財務專業化分工得以實現,大大提高了核算工作效率。影像掃描技術的運用,實現了物流、信息流的分離,解除了物流對信息流的制約,實現了異地高效、專業化、標準化的審核;銀企直連系統的運用,大大提高了企業的支付速度與效率,財務服務質量與客戶滿意度顯著提升。相比企業原組織,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更有效地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效率和防范各種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共享模式發展的瓶頸
從最早的純手工記賬、會計電算化,到財務集團化管控,直至目前大型企業集團采用較多的財務共享中心,在同一個地方以統一標準專業分工,協同工作,很大程度提高了財務的制證、審核、支付效率,縮短了處理時長,但仍存在亟待解決的難題:
(1)重復性高、復雜度低的活動消耗財務工作大量時間。對大型集團企業來說,固定資產建卡、計提折舊,工作量巨大;每月銀企對賬,工作低效、枯燥;納稅申報,月月重復,繁瑣易錯。
(2)人工處理數據差錯率較高。共享模式高度集中后按專業分工,財務人員好比流水線上的工人,業務單調枯燥,受制于精力及偶然因素,沒有財務人員可以保證數據處理完全準確,即便是基礎報賬工作也容易因為粗心等原因遺漏錯誤判斷事項,“糾正錯誤”已成為財務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另外,基于各環節財務處理人員對相同政策和報賬規范的不同理解,人工判斷結果也千差萬別,容易引發爭議。
(3)合規審計效率較低且不能完全杜絕風險。人工財務合規審計采用抽樣方式,隨機選取對象,總會出現各種“漏網之魚”給企業造成風險。
(4)業財分離導致財務分析偏離實際。由于財務共享中心采取的是遠程集中操作,又是異地處理,財務處理人員長期脫離生產實踐,很難及時了解企業的經濟業務和變化,財務管理服務不能支撐一線需求。
企業財務共享中心智慧轉型之路
企業財務共享中心應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力量,打破原有的數據孤島,深入推進以全面預算為依托的業財融合,立足業務、服務業務、注智業務,突破發展瓶頸智慧轉型,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1)人工智能促進企業財務智慧轉型。
人工智能的種種屬性在解決企業財務痛點方面有著絕對優勢,這種優勢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
1.自動化、快速化處理重復性工作。財務領域人工智能可以7*24h工作不知疲倦,不厭其煩,再大量的重復性工作都不懼怕。
2.智能化、標準化處理。不存在人為操作差錯的可能,能夠在設定的規則范圍內精準處理數據,不會因為處理人判斷存在差異得出不同結果。
3.全面而非抽樣實現財務合規審計及審查。檢查對象是全體而非抽樣,還可以進行邏輯關系判斷、尋找差錯原因及責任,最大限度保障企業財務安全。
2017年4月,中國電信江蘇公司上線運行的財務核算機器人,月均完成自動制證6萬余單,8月份的核算量占比已達70%,準確率為100%。這標志著人工智能在財務領域的運用邁開了實質性一步。類似銀行對賬、稅務申報、薪酬過賬等耗費大量財務時間的工作,財務機器人替代會計人工作亦將指日可待。
(2)大數據助力企業財務智慧轉型
大數據時代的共享中心,數據收集、挖掘、處理能力是關鍵,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挖掘數據中隱含的價值,為企業的經營發展做出貢獻,是互聯網+時代財務管理追求的更高目標。
1.數據收集實時化。伴隨著企業財輔報賬、物資采購供應、工程管理、資金支付、業務受理、合作伙伴、IT系統等的逐步加入,覆蓋企業運營的信息逐步實現數據化,企業生產經營的子系統不再孤立,轉而成為一個密切聯系的整體,財務經營分析實時取數成為可能,徹底改變了傳統分析依賴財務報表數據,只能按月、按年定期進行的狀態。
2.數據收集信息化。隨著財務集中發展的需要,財輔報賬單逐步實現了與預算、物資采購、資金管控等系統的關聯,結構化的數據收集技術已趨成熟;伴隨互聯網信息交換技術的發展,非結構化數據收集及應用也已取得較大突破。例如某國有企業,打通與稅務系統的關聯,利用先進的OCR技術采集發票相關信息,已成功搭建發票自動認證平臺,實現了增值稅專用發票、普通發票、電子發票的自動認證和真偽判斷,在防范企業財務風險、實現財務信息數據化的同時,推進了互聯網化稅務平臺的建設。
3.數據分析可視化。統一企業的管理標準和流程,以財務輔助系統為中臺,業務系統為支撐,搭建企業財務業務數據集市,構建企業的大數據倉庫,必將助力企業生產與發展。如能根據業務需求設計、填充財務管理分析模型,多視角、多方式、可視化呈現分析結果,讓海量的財務業務數據更加直觀,能支撐不具備財務專業知識的業務及管理人員“智慧看數”,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將進入一個更高層次。
(3)“云計算”助推財務服務智慧共享
隨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創新應用,基于APP方式的在線審批流行,內容也更加豐富,在一個應用云中集中較多的財務共享服務功能成為趨勢。例如,某企業“商旅云”作為差旅費用報銷管理互聯網+平臺,不僅提高了審批報銷效率,規避了虛開發票的風險,還有效降低了差旅成本。如果能進一步實現最小經營單元(如小CEO)),從“財務云”實時獲取個性化定制的財務數據和解決方案,企業財務共享服務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結論
現代信息技術環境的快速構建和完善,讓企業會計信息數字化、智慧化成為可能;讓會計系統、業務系統、企業管理系統有機融合成為可能;讓財務機器人代替會計人成為可能,智慧核算、智慧財務必將成為未來的財務管理新模式。
[1]蔡佳辰.大數據時代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研究
[2]李慧倫.云計算背景下Z集團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研究
[3]任潔.我國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優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