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驍瀟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居民個人收入來源的渠道日趨多元化,收入水平更是越來越高,個人涉稅事項逐漸增多。如何在稅法允許范圍內,進行個人所得稅的稅收籌劃,正受到普遍的關注,對于個人、企業、國家各方面均存在重要的意義。
個人所得稅 納稅籌劃 中小企業
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居民的收入也與之得到了快速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個人所得稅納稅者。不管是就業者,還是創業者,納稅是一種義務,但稅額對于工薪階層而言依然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因而如何在稅法框架下進行納稅籌劃可以最大化個人利益,使個人、企業、國家實現三方共贏是非常關鍵的。針對企業而言,稅收成本是一塊不小的成本開支,如何通過納稅籌劃來最大化的實現員工激勵效用是重要的考慮內容;而作為員工身處企業,企業已經成為了第二個家,他們期望企業能作為大家長,為他們的切身利益考慮,最大化的節約員工個人所得稅費用??傊?,不管是國家、企業,還是員工本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已經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合理、合法、合度的條件下,中小企業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小企業員工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基本思想
(1)充分利用各收優惠政策。一般而言,為充分實現稅收的調節功能,各國稅法中各種稅種設計時,都會設計一些優惠條款,包括減稅、免稅、設定納稅起征點、稅率差異和特殊規定等。因而,中小企業在納稅籌劃時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優惠條款,合理安排各種經濟活動,減輕稅負實現員工的最大化激烈效用。比如針對個人所得稅法律條款的規定:企業按照國家的統一規定而發給職工的補貼、津貼、福利費、救濟金、安家費等免征個人所得稅,故而企業可以通過轉移或變相福利結合等多種方法給予職工各種補貼,這樣可降低員工基本工資,減小計稅基數,減少職工的應納稅額,從而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
(2)注重轉換納稅人身份。比如我國稅法中明確區分了居民納稅人與非居民納稅人的納稅義務,因而身份界定的差異同樣給納稅籌劃提供了一定的空間。納稅人可以在合理、合法、有度的條件下,有意識地轉換納稅人身份,以此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即收入一定的情況下納稅額最低。
(3)合理利用納稅延期。在實踐中,企業員工除每月固定的薪津收入外,多數時候還會存在績效獎金、額外津貼等多筆收入,為避免平時每月達不到(更高的)繳稅線,而某一月卻因為業績提成很高而出現多繳費的情形,企業可以進行納稅籌劃,將部分獎勵延期發放,合理利用免稅或低稅額度,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這也是企業與員工的一種雙贏模式。
中小企業員工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具體方法
中小企業員工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是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確保其實效,以最大化的激勵企業員工,從而達到員工與企業雙贏的局面,應該高度重視以下幾方面的方法運用。
(1)熟識相關法律政策,正確理解納稅籌劃。納稅籌劃原本就是納稅人與立法者之間的相互博弈,對雙方都具有正向的作用。納稅人只有充分熟識相關法律政策,才能真正地進行納稅籌劃,實現合理避稅,而不會誤入歧途;立法者只有不斷地接收來自納稅者的納稅籌劃行業,來修正法律的漏洞,使相關稅法更加完善,以實現稅法初衷。此外,加強對稅法的學習,能進一步提升納稅者的納稅意識,能有助于促進對納稅籌劃的正確理解,從而使得納稅籌劃行為更加合理、合法。整體而言,通過熟識相關稅收法律可以為具體納稅籌劃提供思想引導、操作方法借鑒等,比如充分利用公積金、保險優惠政策等降低個人所得稅征稅額,轉化為職工其它長期保障。具體實踐而言,對工資薪金的納稅籌劃,可以采用均衡收入的方法,這是有效弱化累進稅率導致地納稅月度不均衡的影響;對勞務報酬的籌劃,我國在勞務報酬方面規定了20%的稅務,這種一次性稅務收入過高導致稅收增加過多,這時可以考慮次數籌劃法、費用抵減法等進行籌劃;薪資福利間的相互轉化也是一種非常實用的稅收籌劃,比如達到交稅的前提下,提供住宿服務比直接給予住房補貼更實用,尤其是大城市,多給予1000元的住房補貼可能會使員工繳稅更多稅金,而通過公司福利給予住宿則能很好規避,減輕員工稅負。
(2)合理規避風險,提升納稅籌劃實效。其一,采取合適方法進行納稅籌劃。如將員工的個人收入實行均勻發放以降低適用稅率,避免出現平時用不完免稅額或低稅額,但某月卻超稅額的情形;將員工應獲得的收益轉化為對企業的再投資,留存未分配收益免征所得稅;通過為員工提供住宿條件、差旅津貼等轉換個人收入方式實現納稅籌劃。其二,運用時間因素進行合理避稅,這部分主要適用于員工個人年終獎的納稅籌劃,如將一次性年終獎與月度獎在時間上進行合理分配,達到職工資金納稅最少的目的。其三,通過政策因素進行避稅,如進一步調整個人所得稅的級次及稅率,實行“少檔次、低稅率”的累進稅率模式;充分利用一些減稅、免稅政策及額外扣除標準等稅收優惠進行納稅籌劃。就拿企業年終獎納稅而言,年終獎金額存在納稅臨界點,比如18000,54000,108000等,通過測算超過臨界點1元所增加的所得稅分別為1155,4950,4950等,這些即所謂的納稅雷區,需要盡量避免,同時納稅籌劃需要進一步選擇合理的納稅區間、用足合理的月應納稅額度等,這些都非常關鍵。
(3)大力培養高素質納稅籌劃管理人才。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人才缺乏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而納稅籌劃的合理合法性對人員素質要求較高,面對著未來企業的激烈競爭,企業必須大力培養自己的納稅籌劃管理人才,不僅國家需要加大投入,組織培訓,企業更應該充分重視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從而實現納稅籌劃的最大效用。在此方面,企業可以考慮多組織員工進行稅收財務培訓,在工作實際中積極進行稅收籌劃培養節稅意識和優秀工作經驗積累,可以組織兄弟單位的財務人員交流等,通過多種形式來大力培養高素質納稅籌劃管理人才。
[1]高立華.淺析某公司個人所得稅籌劃[J].經貿實踐,2017(14):166.
[2]李征.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路徑選擇[J].法制博覽,2017(0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