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群
自2015年實行城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綜合改革以來,公立醫院醫療收入面臨結構性調整,醫院的發展趨勢由規模效益型向質量內涵型方向發展。本文在分析新醫改下公立醫院加強物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基礎上,深入探討了目前公立醫院物價管理工作現狀和存在的間題,并針對性的提出了完善新醫改下公立醫院物價管理工作的對策措施以期為完善公立醫院物價管理工作,順利完成醫藥價格綜合改革提供有價值的借鑒。
新醫改 公立醫院 物價管理
引言
根據江蘇省醫藥價格綜合改革相關政策,2015年10月31日24時江蘇省順利完成新醫改政策切換。所有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建立了新的醫療價格管理體系,緩解了一些醫生與患者和患者看病價格高的一些矛盾,以達到控制醫療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新醫改政策主要是取消15%藥品加成,提高床位費、護理費、治療費、手術費和中醫治療服務項目,降低了部分化驗費、大型儀器檢查項目的加成和取消空調費。這些政策的調整對醫院收入影響巨大。本次公立醫院醫藥價格綜合改革是在2005版、2010版《江蘇醫療服務價格手冊》價格體系的基礎上進行的價格調整,原有價格體系相對陳舊,無法適應飛速發展的醫療新技術新項目的需要,而且在執行的過程中財政補償能力不足,醫療服務價格體系滯后,運行成本加大等矛盾,使得在新政策執行過程中給醫院物價管理帶來不少困擾。
我國公立醫院是帶有一定社會福利性質的公益性事業單位,作為非盈利性醫療機構,醫院物價管理工作不僅關系到醫院自身的醫療服務形象,而且還關系到其承擔的社會責任,并對構建和諧社會,保障民生具有一定的意義。
目前公立醫院物價管理工作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醫院實行醫藥價格改革后,通過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無法彌補取消藥品加成及降低大型設備所減少的醫療凈收入。醫院的自身積累能力大幅度下降,醫院的建設發展無法持續。急診診察費用偏低,急診診察費與門診普通診察費用同一標準,與急診診療患者的危重程度及醫護人員提供的診療服務嚴重不符,不能體現急診風險,容易導致急診資源的浪費;新生兒的收費標準偏低。因新生兒不配合,操作難度大,需要多名護士配合,人力成本較大,新生兒病房為無陪護病房,收費的價格不能體現護理人員的勞動價值;隨著感染控制要求的不斷提高,使用全自動洗消機進行內鏡的洗消已逐漸成為行業趨勢,使用全自動洗消機的成本是人工洗消成本的200%,但目前在內鏡檢查中未能體現相應收費。
(1)醫院利潤空間的縮小與醫院運行成本逐年增加之間的矛盾
政府在解決老百姓“看病貴”這個問題中要求公立醫院降低醫療費用等各項措施,使得醫院利潤空間明顯縮小,而政府的補償不到位,公立醫院本身有發展的需求,例如為改善醫療環境從而吸引更多的患者,必須引進各種新技術所需購置的高端檢查設備,導致醫院運行成本的逐年增加,如果醫院只注重提高醫療收入不控制成本,那么就會導致醫院不僅虧損而且還會加重患者的負擔,增加兩者之間的矛盾。
(2)醫院物價管理部門在處理物價收費問題時政府與醫院和臨床之間的矛盾由于醫院物價部門既是管理部門又是執行部門,它調節著醫院與上級管理部門之間的關系還調節著醫院與臨床部門之間的關系。醫院物價部門既要站在政府的立場嚴格管理又要站在醫院角度維護醫院的利益兩邊不討好。例如患者嫌醫療費用高,說醫院收費不合理引起的抱怨;臨床科主任引進的希望促進醫療技術的創新項目,由于物價收費項目體系的相對陳舊沒有收費標準引起的抱怨。
(3)醫療技術的快速進步帶來的收費問題
由于收費政策無法及時跟上醫療技術,新的醫療項目開展以后無法收費隨著科技的發展醫療項目的更新,各種醫療高科技的引進,使得我國醫療服務水平提高,但我們執行的醫療項目還是多年前政府制定的,已遠遠不能滿足臨床醫療發展的需要。在實踐中發現,大多數醫院的醫療科室在開展新的醫療項目時,基本上都缺少物價部門—參與論證,只有在新枝術或新項目要使用時才發現沒有收費項目,匆釦的與物價部門進行溝通和協商,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導致醫院的新項目收費申報存在滯后或違規問題。
(4)物價管理制度不健全,處罰無法落實實處
部分醫院缺乏嚴格的物價管理制度,致使經常發生多收費、超標準收費等現象,監督機制不健全,發現有違規問題最后處理達不到實處。
(5)患者對物價收費有意見,認為收費透明度不高
醫療收費透明度不高不僅會引起醫患之間關系緊張,還容易使一些正規醫院收費的醫療機構背黑鍋。
完善新醫改下公立醫院物價管理工作的對策措施
藥品實行零差價銷售以后,醫院藥劑相關成本無法消化,包括人員、倉儲、損耗等。建議建立藥品零差價率銷售以后的成本補償機制,切實減輕醫院成本負擔。加大政府投入,建立科學補償機制。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支付方式、加大政府投入、降低醫院運行成本等,建立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
(1)建立健全政府的補償機制
在新醫改的政策下,政府要加大對醫療機構的財政投入,以保證醫院的正常運轉和醫療工作者的收入穩定,擴大公立醫院的薪酬改革,體現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調動義務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等,避免醫院或病區為增加收入或者是醫院的發展而采取不正當的手段,例如采用過的醫療或亂記賬。
(2)樹立成本意識,降低經營成本
醫院領導者要把物價管理看成是控制經營成本的關鍵,要讓財務、設備和醫療部門建立網絡成本意識;由于物價有時對醫療和護理理解不到位,還要讓物價人員伙同醫療、護理部門進行不定期的物價檢查,一旦發現不合理的收費,必須及時、如數的歸還給患者并向患者致歉,從而贏得患者的信任。深化醫療改革,進一步擴大按照病種收費的收費范圍和數量,降低成本。
(3)完善新醫療項目的申報制度,降低違規收費
完善醫院醫療項目的物價申報制度,科室如果要引進新的技術和項目時,在可行性論證時必須要先由醫院物價管理部門與上級物價部門確認是否有執行依據,并且要求病區的兼職物價員熟知上級物價部門關于申報新項目的相關規定,需要時提前做好相關項目的準備工作,協助醫院物價管理部門完善資料為順利申報大下基礎。
(4)注重收費環節管理,防止收費差
加強物價檢查制度的落實,醫院物價管理部門每月負責組織檢查,對臨床各科室、醫技科室等科室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每次對臨床科室抽取一定的出院病歷對醫院技科室抽取各類檢查單,看他們是否嚴格按照標準收費,有無分解收費或重復收費。建立《出院患者醫藥費用復核制度》,住院患者的醫療收費是根據醫囑執行的,病區護士是醫囑的執行者也是費用的復核者,因此醫院物價部門必須專門對全院護士進行崗前培訓,要求認真掌握和理解《江蘇省醫療價格服務手冊》,尤其是準確理解其中的“項目名稱、項目內涵和除外內容”,嚴格把握各項收費的起止時間和限額,堅決落實《出院患者醫藥費用復核制度》,防止出現收費差錯。對于每次抽查出現問題的物價部門要做好原始憑證的登記、總結、匯總上報院領導,建立長效考核機制,加強物價管理進一步規范醫療收費。
(5)強化收費監督,讓患者明明白白消費
醫院在病員辦理出院的住院處應該增設一名專職的物價審核員,加強出院病員出院病歷和物價收費的監督檢查和宣傳指導;公布價格舉報電話和內部投訴電話,讓患者參與收費監督,及時發現收費差錯;嚴格執行醫療費用的知情權制度,特殊檢查和治療及大額醫療必須提前告知病員或家屬。
醫院的物價管理部門是上級管理部門和醫院溝通的橋梁,醫院的管理者要全面了解現階段醫院物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物價管理在公立醫院運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斷的加強對物價的管理,才能使得它在臨床診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在降低醫院成本中起到向導作用,才能保障公立醫院持續健康的發展。
[1]徐冬梅.淺談新醫改形式下公立醫院的物價管理工作[J].時代金融,2018,(01):309-310.
[2]王莉燕,馬詠,劉凡娜.新醫改環境下公立醫院物價管理面臨的困惑及“解惑之道”[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4,(6):39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