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錢梅 李林龍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屬于重要的戰略資源,其價格關系國計民生,敏感而復雜。過去我國油氣產業集中度較高,價格i要以致府指導價為主,沒有形成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本文主要通過提出一種新的價格改革機制一建立油氣交易大市場來解決當今我國油氣價格存在的問題。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能源的市場化改革,從根本上是要解決產業效開和市場開放的問題。
一帶一路 市場化改革 油氣交易大市場
“一帶一路”加劇油氣產品市場化改革進程
(1)國際環境
“一帶一路”是全球油氣生產中心和新興消費中心,它集中了中亞、東南亞和俄羅斯等地區重要油氣資源國。其石油、天然氣進口分別約占世界的50%、40%。全球已發現油氣儲量約2/3分布于“一帶一路”。
因此,通過“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可以確保這部分油氣進口穩定而持續,從而保障國家的油氣安全。另外,在世界油氣需求疲軟、國際油價持續低迷、原油市場價格戰不止的格局下,中東、俄羅斯等產油國低價換市場的意愿更加強烈。
(2)國內環境
從2016年我國天然氣市場運行大數據分析天然氣市場供需簡況可知:我國天然氣進口量不斷增加,對外依存度較高;“一帶一路”政策提出后,擴大了我國產品的消費市場,使得天然氣需求延年增長,需求市場逐年擴大,比例也逐年提高。
1.我國現行油氣產品的市場狀況
我國現行價格改革機制仍然是由價格主管部門參照國際原油市場價格變化確定國內成品油價格,尚未實現成品油價格最終由市場競爭形成的改革目標。并且我國天然氣定價存在一系列問題,特別是當前天然氣進口價格采取與燃料油及液化石油氣的熱值比對掛鉤的定價模式,造成了天然氣價格與替代能源比價不合理、天然氣價格的調整不能及時與替代能源價格變化保持同步、不能反映天然氣市場供求關系等一系列問題。而油氣聯動的定價模式也必然將在我國天然氣放開市場化定價后受到挑戰.
我國現行調價機制改革設想
我國油氣產品出現的問題關鍵在于“我國現行油價機制已不適應當前經濟的發展”。因此,油氣產品的市場化改革,是今后我國油氣改革的重點。改革關鍵在于機制,而非價格水平。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圍繞“一帶一路”國家建立“亞洲油氣市場交易中心”和“市場化定價機制改革”同時進行推進我國的油氣產品的市場化改革。
(1)“一帶一路”政策引發的產業能源新政策
在“一帶一路”政策前提下,為促進我國油氣市場的市場化改革順利進行,完善我國油氣市場機制,可以從兩個方面人手:
一是建立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油氣市場交易中心”;
二是進行油氣產品的定價機制改革;
將建立統一國內交易中心和油氣產品市場化定價機制改革同步進行,將中國建成“一帶一路”油氣交易大市場的中心,將“一帶一路”所涉及的油氣資源全部引到中國市場,即使不是中國消費,也應該由中國定價。實現交易中心全國七大區域全覆蓋和油氣的市場化改革。
(2)建設“一帶一路”油氣交易中心大市場奠定油氣產品市場化改革基礎
建設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既是中國油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進一步深化油氣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支撐,還是更多的參與國際能源合作的交易平臺。擴大了我國能源進口渠道,實現了交易市場主體多元化,這位我國建立統一的油氣交易中心提供了前提條件。
“亞洲油氣交易中心”建立和定價機制改革同時并舉
在我國建設一個公平、公正、公開、規范的油氣交易中心,是加強國際能源合作的需要,這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交易中心為大宗天然氣、LNG交易創造了條件,為市場提供需要的流動性,允許市場參與者對沖風險,有助于我們及時補充資源,在客戶需要時向他們供應產品。未來交易中心發揮的作用會越來越大,將進一步助推國家能源市場化改革步伐。
從國際經驗看,交易中心要發揮功能需要三個前提條件:交易主體多元、管道公平開放、價格放開。推進我國能源的市場化改革,繼續深入“一帶一路”程度,使得未來這三個條件將逐漸具備。
因此,“亞洲油氣交易中心”建立和定價機制改革同時并舉,推進我國油氣能源的市場化改革。改革油氣產品定價機制,有效釋放競爭性環節市場活力。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發揮市場決定價格的作用,保留政府在價格異常波動時的調控權。推進非居民用氣價格市場化,進一步完善居民用氣定價機制。依法合規加快油氣交易平臺建設,鼓勵符合資質的市場主體參與交易,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價格。
(1)將國內的“定價機制改革”與“大市場建設”有機統一起來,兩項改革同時并舉。將兩項改革結合既體現了世界眼光,又體現了長遠發展意識。將兩者相互結合,使其相互促進,“亞洲油氣交易中心”的建設一方面可以推進我國油氣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促進改革完成;另一方面,油氣定價機制的改革又促進“亞洲油氣交易中心”的市場主體多元化,價格公正,公平,開放化,促進大市場建設的完成。兩者相輔相成,井然有序。
(2)將完全成本定價方式與“市場凈回值法”結合形成新的復合調價機制:以往價格機制往往單純只運用一種定價方法,往往忽略了一種機制運用時存在的局限性。如使用完全成本加成法忽視了產品需求彈性的變化。因此產品價格在完全成本的基礎上,加上固定的加成比例,不能適應迅速變化的市場要求,缺乏應有的競爭能力。且缺乏靈活性也不利于降低產品成本。
結語
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能源的市場化改革,從根本上是要解決產業放開和市場開放的問題,主動適應國際能源市場形勢變化,緊密結合國情特點,把準方向,攻堅克難,不斷深化成品油價格改革,為促進我國石油工業健康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