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娜娜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服務業的地位不斷上升,服務貿易的競爭逐漸成為各國進行貿易競爭的主力。本文通過對全球各國服務貿易以及行業進行分析,判斷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形勢,再結合波特的“鉆石模型”對影響我國服務貿易的因素進一步剖析,得出結論。
關鍵詞 服務貿易 鉆石模型
我國服務貿易現狀及主要特征
(1)我國服務貿易出口額大體為上升趨勢,近年來略有下降
全球服務貿易近年來不斷上升,由2005年的25972億美元到2016年的48077億美元,同比增長85.14%。我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由2005年的780億美元上升至2073億美元,同比增長165.77%,12年來,我國服務貿易出口額增長約為世界服務貿易總出口額的2倍。2016年我國服務貿易出口額在世界排名第五位,出口額占全球服務貿易總出口額的4.3%,美國以15.4%的比例排名第一,其次是英國,份額為6.9%、德國(5.6%)、法國(4.9%)、荷蘭(3.7%)舊本(3.5%)、印度(3.4%)、新加坡(3.1%)和愛爾蘭(3.1%)。2005-2016年,各國的服務貿易出口額大體上為上升趨勢,排名順序沒有太大的變動。2014年,全球服務貿易出口額突破50000億美元,為十一年來的最高點,隨后2015年、2016年略有下降。中國、法國、德國、愛爾蘭、英國與全球服務貿易狀況同步,都于2014年達到近年來的最高點,隨后略有下降。
數據來源:根據WTO網站資料整理
(2)服務貿易行業發展不均衡,傳統服務業仍占據重要地位
根據商務部公共商務信息服務網站的數據統計,我國服務貿易2017年進出口總額達到46991億元日民幣,同比增長6.9%,其中出口總額為15407億美元,同比增長11%,進口總額為3158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2%,貿易逆差為16177億美元。其中,服務貿易出口主要集中在運輸(2506億人民幣)、旅行(2615億人民幣)、建筑(1618億人民幣)等行業,三大傳統服務(旅游、運輸服務和建筑服務)仍然占據重要地位,且旅行業的貿易逆差為14595億人民幣,占總貿易差額的90.22%。金融服務、保險和養老服務、知識產權使用費、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出口額普遍較低。出口額最高的行業為旅行業,達到2615億人民幣,出口額最低的行業為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僅51億人民幣,相差2554億人民幣,可見服務貿易出現發展不平衡,且重心偏向于傳統服務業。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制約因素
邁克爾.波特于1990年提出著名的“鉆石模型”。該模型提出四個影響服務貿易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和支持產業、企業的戰略和同業競爭。
(1)生產要素
2013年9月,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將東盟與西部65個國家串聯在一起,進一步改善了生產要素條件。教育不斷普及,我國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逐年上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紛紛林立,逐漸將低級生產要素向高級生產要素轉變。我國目前仍然是人口大國,主要生產品仍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這說明我國仍有大批依靠體力工作的從業者,僅僅依靠數量是不能在全球貿易競爭中獲利的。缺乏掌握專業高端技能的、從事服務業的人才。
(2)需求條件
國內的需求條件也是影響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一部分。服務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的是現代服務業,雖然數量有所上升,但發展力度較慢,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水平。法律服務、廣告服務、公關服務、教育培訓、特許經營、金融服務、保險理財等新興產業發展緩慢。究其原因,既有西方發達國家先入為主的因素,也有我國對于新興行業投資不足造成的。2015年,我國提出“供給側改革”,希望從供給側提升我國產業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除了不斷優化本國的服務,以防國內市場的客戶需求轉向國外,還要進一步發展服務創新,只有提供更優的服務,滿足客戶的預期性需求,這將會形成本國的產業優勢。
(3)相關和支持產業
一個產業的發展絕不是僅僅是一個產業自身的發展。例如,汽車行業的發展往往需要發動機行業、汽車輪胎、擋風玻璃等各個更細劃分的小行業部門的發展。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離不開上下游的通力合作。既需要下游的基礎設施、生產要素的支持,又需要上游宣傳策劃。
(4)企業戰略和同業競爭
一個企業走向國際化,可能是因為國際需求大,也有可能是因為國內競爭壓力大。當國際需求較大時,往往會促進企業不斷優化產品以達到國際化水平。企業的戰略至關重要,如何通過現實的情況進行分析,判斷出是否加人國際市場,衡量成本與收益之間的大小關系。另外,國內同業競爭壓力大往往認為是一種好的現象。良性的競爭促進共同進步,競爭過大會消耗過多的本國資源。
(5)機會
基礎科技的發明創造;傳統技術出現斷層;外因導致生產成本突然提高;;金融市場或匯率的重大變化;市場需求的劇增;政府的重大決策;戰爭等可能是企業發展的機會。就我國實際情況而言,只有基礎科技的發明創造最有可能為企業提供發展可能。
(六)政府
政府在服務貿易的進出口方面并不占據核心地位,企業才是產業發展的核心。因此政府應當盡可能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打造好氛圍,提供企業所需要的資源,才能促進服務貿易的發展。
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得出,我國的生產要素與需求條件近年來不斷完善,為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企業與政府相輔相成,核心仍然在于企業的戰略選擇,不在政府。創新創造始終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服務貿易也不例外,因此只有加大服務貿易行業的創新優勢,才能真正促進我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
[1]殷鳳,陳憲.國際服務貿易影響因素與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9(02):61-69.
[2]丁平.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07(09):49-55+87.
[3]鄭吉昌,夏晴.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相關因素探討[J].國際貿易問題,2004(12):1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