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
本文通過對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相關文獻的收集和閱讀,整理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概念,上市公司進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原因以及其為上市公司帶來的經濟后果。
自愿性信息披露 影響因素
上市公司自媒體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
(1)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
上市公司通過自媒體加大了信息披露的寬度,取得了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的信任。他們在利用微博等自媒體獲取信息對公司進行投資時,主要依賴公司的披露信息量,進一步來說,一個公司的Twitter信息含量最終取決于其信息透明度。Hutton等(2009)研究發現公司擁有越透明的財務信息越有利于揭示更多的公司特質性信息1。微博信息披露中包含的公司特質信息內容取決于上市公司本身的信息透明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越高,其公開披露的公司特質信息內容越多,通過微博的再披露平臺將會使更多的投資者了解和接觸到公司特質信息。董事會成員持股使得董事的利益與股東的利益更加一致,其投入到公司的精力也會更多,會更加努力地提高信息透明度。
(2)公司治理水平
學術界一致認為股東和監管機構都希望盡量多的披露信息,并且披露會帶來財務和社會利益,盡管存在訴訟風險。何賢杰等(2016)考察了上市公司特征對其開設微博發布信息數量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公司治理水平越高的公司越傾向于開設微博且發布更多的與公司密切相關的信息,尤其是未經公司正式公告披露的信息以及經營活動策略類信息2。公司的治理水平越高,管理層與股東的利益越傾向于一致,這樣會使得股東的監督成本和代理成本下降,其會相應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同樣,作為自愿性信息披露重要渠道的自媒體,也會因為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信息披露。
(3)董事會成員個人特征
Wiersema等(1992)發現,高層管理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公司多元化程度也越高,越容易發生戰略變革。何賢杰等(2016)通過對上市公司董事會成員特征的研究發現,董事會成員的教育程度可能是影響公司開設微博發布信息的因素之一。進一步對自媒體信息披露內容和董事會成員分析發現LNAGE的系數顯著為負,說明上市公司董事會成員越年輕,公司通過自媒體披露的信息越多。
(4)小規模企業信息披露的途徑
從自媒體本身看,信息披露具有平等、及時和低成本的特性。首先,報紙等傳統媒介對公司信息的傳遞具有選擇性,它們傾向于關注那些“容易見到”的大公司,忽視小公司的信息傳遞需求,當公司欺詐涉及大量向新聞界提供信息的人時,新聞人更有可能寫文章,這與泄漏信息的較高可能性相一致,從而降低了投資者分析的成本。此外,媒體更有可能掩蓋大型欺詐行為,因為這些欺詐行為的惡劣性質可能會引起讀者的注意。投資者也往往只愿意尋找容易獲得的信息。Blankespoor( 2014)通過對公司使用Twitter帶來影響的研究,發現公司披露的信息往往只觸及部分投資者,導致投資者信息不對稱,從而降低了市場流動性,這一問題對于那些知名度較低的公司尤其突出,因為它們往往不會通過傳統媒介(如新聞界)獲得廣泛的新聞傳播。
上市公司自媒體信息披露帶來的經濟后果
(1)降低信息收集成本
Bloomfield(2002)指出,投資者利用媒體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進行跟蹤報道可以降低信息收集成本3。Kothari等(2009)認為,正面的新聞報道會引導消費者對公司形象和產品做出正面的評價,同時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要求較低的收益回報率,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資成本。與公司有一定利益關系的參與者,例如投資者、供應商、消費者等往往會關注該公司的自媒體,通過自媒體的推送功能及時了解公司的最新動態和消息,使得公司的信息可以更多、更快、更準確地傳遞到市場參與者手中,自媒體及時、快捷、便利、豐富的特性大大降低了信息使用者的信息搜尋成本。Blankespoor等(2014)研究表明,相對于公司正式財務報告或報刊媒體等傳統信息披露方式,Twitter強大的滲透性可以使公司信息更及時地傳遞給更多的投資者,減少股票買賣的價差和信息不對稱4。微博的“轉發”功能使得信息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迅速傳播,引發大量關注,使得公司信息覆蓋更多投資者或潛在投資者。
(2)提高信息發布的及時性和信息傳播的廣度
微博平臺的信息“推送”技術允許公司將信息直接傳遞給投資者,減少投資者搜集信息的時間成本,加強了信息的及時性。信息披露擁有許多傳統的渠道,如公司定期或臨時公告、電話會議等,由于受到法律規章制度或信息發布成本的限制,發布時間間隔往往較長,信息缺乏及時性,這導致投資者難以全面、及時地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并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微博及時、低成本的特性可能會更好的滿足個人投資者的信息需求(徐巍和陳冬華,2016)。社交媒體是建立在技術和意識形態的基礎之上,它的存在使得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人之間,通過一定的媒體網絡,總能夠產生或多或少的聯系,并由此形成社會性網絡6(李娜和胡泳,2014)。其中微博作為國內最大的網絡博客,主要以聚集的是名人,但是新浪微博的名人效應并沒有限制普通用戶的影響力,以及對信息廣泛傳播的中介作用。
(3)影響公司股票價格
國外許多學者也較早研究了新媒體股票市場的作用,研究者通過對雅虎經濟和RagingBull兩大經濟論壇的帖子構建情緒指數加以研究,結果顯示論壇的信息量可以被用作預測股票的波動情況。2006年研究了日本廣受歡迎的電視節目“X項目”的股票價格如何受到廣播內容和收視率的影響,結果顯示,廣播播出以后,該公司股價保持平穩增長。上市公司通過微博再次發布已經公告的信息時,也會引起股票價格的波動。Engelberg和Parsons(2011)研究了美國交易所當地報刊對公司盈利情況進行報道帶來的影響,研究發現,當地報紙對上市公司盈利宣告進行報道會顯著增加該公司在當地的交易量,這一結果表明,報紙可以起到信息擴散的作用,從而對資本市場產生影響7。微博論壇已經成為一個活躍的股票在線交易平臺,可以交流交易理念和其他與股票相關的信息,使用計算語言學的方法,我們每天分析大約25萬個與股票相關的微博消息,即所謂的tweets。SprengerT等(2014)研究發現看漲的推文與異常的股票回報和消息量聯系在一起,可以預測第二天的交易量;此外,還分析了在微博論壇中有效的信息聚合機制,結果表明,用戶提供股票投資建議被更多地轉發了,這樣在微博論壇中擴大了他們的話語權8。對于經營狀況較好的上市公司在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自媒體發布更多對公司有利的信息,從而與較差的公司區別開來,避免投資者對公司價值的低估(王孝鈺,2016)9,進而提升公司股票價值,同時維持公司自身的形象。
(4)優化投資組合,降低資本成本
基于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投資者可以在獲取信息后買人在上市公司自媒體中重復發布業績信息的公司股票,賣出沒有在自媒體中重復發布業績信息的公司股票,從而獲得正的超額持有收益。王孝鈺(2016)對發布業績信息和未發布業績信息的公司股票表現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顯示投資者可以構造投資組合進行獲利,即賣空未發布業績信息的公司股票,買人發布業績信息的公司股票,長期持有可獲得正的超額收益。該研究將對投資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5)股價同步性降低
信息披露中包含的公司特質信息越多,公司的股價同步性越低(Morck等2000)。當一個公司的信息環境得到改善,并且提供了更多的具體信息時,市場參與者就能夠改進他們對未來公司特定事件發生的預測。上市公司官方微博的數量與股票同步性呈現負相關,這表明上市公司官方微博有利于擴大信息傳播的廣度和深度,使更多的投資者能夠了解公司特質信息,并依據這些信息作出相應的投資決策,進而降低其股價同步性。
(6)提高分析師盈余預測的精度
可以根據消費者在網絡上對公司及其商品的正面或負面的評論來預測未來銷售業績。通過研究集體情緒狀態的測量是否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價值相關,發現公司在推特上文章的情感走勢與三日后的股票走勢十分相似。因此,他們認為可以通過推文的情感預測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盤值的變化。胡軍和王甄(2015)通過實證研究的結果顯示,微博信息有利于顯著降低分析師盈余預測偏差。
[1]何賢杰,王孝鈺,趙海龍,陳信元.上市公司網絡新媒體信息披露研究:基于微博的實證分析[J].財經研究,2016.42(3):16-27.
[2] BlankespoorE,MillerG S., WhiteH. D.. The Role of Dissemination inMarket Liquidity: Evidence fromFirms Use of Twitter[J].TheAccounting Review, 2014, 89(1):79-112.
[3]徐巍,陳冬華.自媒體披露的信息作用一來自新浪微博的實證證據[J].金融研究2016(3):157-173.
[4]李娜,胡泳.社交媒體的中國道路:現狀、特色與未來[J].新聞愛好者,2014(12):5-11.
[5]王孝鈺.高調的“底氣”:基于公司微博業績披露的交易策略[J].上海財經大學報,2016,18(4):9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