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金
近年來,我國發布了關于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工作主要內容以及如何做好企業內部的控制工作等等相關法律法規,這預示著我國內部控制體系得到了重視,并進行下一步的發展。2016年來,我國的監督審查機構開始核查IPO的內部財務管理報表,以此被撤銷IPO公司資格的企業已經超過了150家。但是追蹤那些被否定的IPO的公司的原因,其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種種問題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文章圍繞擬上市IPO公司來開展論述,進一步闡明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下主要內容以及重要影響,并逐步論述了擬上市公司在申請IPO的過程中應該運用什么方法來準確有效地創建和健全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體制,除此之外,還有怎樣去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設計。
IPO擬上市公司 財務內控體系
IPO擬上市公司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內容及重要意義
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在于企業在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時,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出發而創建的一種聯系緊密又嚴格相互監督的規范、對策以及方式的內部控制制度。創建和健全企業的財務管理方面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僅有利于企業來提升內部管理水平,使得企業內部管理更加規范也有利于保證企業資金的安全保護。另外,它還可以促使企業在日益激烈的競爭市場中占據一定地位,得到更加穩定的發展。
擬上市公司在進行IPO申請的過程中怎樣去準確有效地創建和健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1)創建與健全企業的采購工作和支出的財務管理
1.設立相關專門負責采購工作的部
專門負責采購工作的相關部門主要包含企業的采購部門人員、企業領導層與管理層人員、財務管理人員以及生產活動機構的多個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進行采購工作時,需要依據招投標的方式來準確的將采購價格定下來,較大額度的任務活動應該運用更加合理的采購方案。與此同時,企業要一直關注著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的價格變動,然后依據市場價格的變動來調整自己的采購價格,目的在于有效促進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提升采購工作的工作效率。
2.依據供貨商的實際情況創建供貨商評估判定制度
企業要在進行采購的過程中進行對于采購工作中好的貨物價格、質量、如何付款進行評估判定,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供貨商的日常聲譽與信譽的評估判定。同時,企業需要嚴謹的審查核實與供貨商的采購合同是否合理,審查核實其合同中的采購貨物的數量與質量是否達標,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于約束力、是否真實有效。
3.強化對于企業倉庫存貨的管理,適時預警存貨狀態
企業應該結合企業采購資金的實際運用情況來將一個階段的貨物儲備量定下來,使其成為最好的采購貨物的采購量。這樣可以進一步控制管理企業支出成本,更加嚴謹的對企業的采購工作進行管理,逐步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
(2)創建與健全企業的合同的控制管理和內部審查核實體制
企業在面對比較重要的合同時,更要嚴格的適時的對其進行審核查實,核實合同在施行的過程中是否符合合同規定中的每一條應該遵守的規定。只要一發現有不符合合同相關規定的合同、還未簽訂卻應該簽訂的合同或者并不過關的合同等等,企業的審核查實工作人員有權利提出自己的異議以及相應的建議與對策。除此之外,企業應該對較重要的合同的設定來進行評估審查工作。特別是合同中有涉及到企業的資金支出與財務問題的情況要進行更加嚴格的審查核實。審查核實時應該保證其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更加科學有效,也要遵循保密原則。
(3)創建與健全企業的向外銷售的管理和收入資金的管理
在企業的對外銷售的管理,重要的是制定相關銷售的規章制度以及對于銷售商品價格的管理。想要完成這兩個目標,需要企業結合目前銷售市場的實際情況來設定不同地區的銷售價格與政策,然后規定時間來審核查實銷售政策是否有效地執行。與此同時,適合的銷售客戶也是很重要的,其生產經營情況、企業聲譽與信譽和相應的內部財務情況是需要企業關注的,這樣可以選擇適合本企業的銷售客戶來減少一定的風險。除此之外,在進行對應收入資金的管理方面,要求企業對應該收入的資金明確追收貨款的責任制度。
擬上市公司在申請IPO過程中怎樣去完成對財務內部控制體制的設計與建設
財務的內部控制的設計與建設雖然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但是它主要包含兩個步驟,第一是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剛開始的建設與設計,第二是對于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追蹤以及按時的檢察修改完善。
(1)擬上市公司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與設計
擬上市公司財務內部控制的主要責任人員是公司的領導層與管理層人員,負責此項工作的也包括了擬上市公司的各個部門。在進行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和施行的各個環節中對此項工作進行監督審查的機構是公司內部的審計部門,它在日常實際工作中有一定的獨立性,促進審計最終結構符合相關規定,有一定的約束力。對于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剛開始的設計的步驟是先設立專門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機構,這個機構的負責人員主要是內審部門的工作人員,除此之外,進行采購工作的相關部門、管理層人員以及財務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也要參與進來。內部控制建設的剛開始,必須結合擬上市公司的發展目標與發展要求,符合其實際情況,并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來設計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初步的內控制度創建好后,交由領導層人員審批,在專門的內控制度建設部門進行討論研究,最后形成更加完善的內控制度,以此來完成內控制度建設的第一步。
(2)擬上市公司財務內控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審查與完善制度
公司的各個部門在內控制度施行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有什么不足之處或者問題,都可以上報給內部審計部門,這些問題在經過內審部門審核查實之后,依據公司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來進行修改制定。有一些特殊擬上市公司,在申請IPO的過程中發展速度非常快,這樣之前已經制定好的內控制度就難以滿足公司現階段的需求。面對這種狀況,這些擬上市公司就必須改善相關的內控制度,拋棄之前已經不適用的過時制度,運用新方法與內部控制制度來對擬上市公司內部財務進行管理。
[1]何健康,關于如何完善擬上市公司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研究[J],《財會學習》,2016(15):243-243
[2]張馨,如何完善擬上市公司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