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然而,籌資難也成為了這些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瓶頸;這些企業的快速發展就勢必需要風險投資機構資金的支持。那么,風險投資的存在會對首次公開募股時的盈余管理產生怎樣的影響;再進一步說,風險投資的某一特征——聯合持殷會對盈余管理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這就是本文需要討論的問題。
風險投資 聯合持股 盈余管理
引言
風險投資主要是一些專門的風險投資機構組織或個人為具有高成長性的創業公司注入資本,并對其進行組織規范化,技術產品商業化,通過資本增值實現回報的方式。近幾年,風險投資在中國發展迅速。1985年,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成立。隨后,中國風險投資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2009年10月,深圳證券交易所為了彌補主板市場的不足,推出了深圳創業板,為新興產業及高成長性公司提供了融資平臺,也為風險投資的資金退出提供了合理有效的渠道。
首次公開募股盈余管理,即企業在首次公開募股時采用盈余管理的的方式改變財務報告。企業首次公開募股中的盈余管理的問題,不僅關系到廣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而且關系到中國證券市場能否發揮其資源配置功能。
風險投資存在性對盈余管理的影響
關于風險投資存在性對盈余管理的影響,學術界目前有兩個主要理論:其一是監督理論,Gompers,Lemer(1998)和Hellman(2002)等人認為風險資本不只是向所投資公司注入資金,而且還會為其提供商業計劃和發展規劃、人力資源管理和投資后監督,以增加被投資公司的價值。比如說,以北美地區證券市場公司為研究對象進行實證分析發現,風險投資能夠對公司首次公開募股前粉飾利潤的行為起到監督作用。
第二個理論是逐名理論,也就是說風險投資為了建立自己的聲譽,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會把一些還未發展成熟的公司推向資本市場,即在首次公開募股(IPO)前粉飾利潤(進行盈余管理)。這樣有風險投資背景的企業IPO前盈余管理程度會更高一些。
國內外對于風險投資的參與是增加還是降低企業盈余管理程度一直有不同看法和實證結果。以上兩種假設在現實中都存在,只是存在于不同的風險投資模式制度背景下:較為成熟的風險投資機構會為投資企業起到認證的作用;而更為年輕的風險投資機構,需要通過盈余管理來建立自身的信譽。這樣看來,中國風險投資機構大多比較年輕,建立高聲譽的動機明顯,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風險投資機構更有可能進行盈余管理,以確保發行成功,將企業較早地公開上市,為自己建立良好的聲譽、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從而募集到更多資金。
風險投資聯合持股對盈余管理的影響
聯合投資為一家企業獲得2家或以上的風險投資的投資事件。但這種風險投資的聯合是有利有弊的:聯合可能會導致投資貢獻難以在成員中加以區分,因此會出現聯合中的成員搭便車的情況;同時各個成員中也會因利益沖突而產生激烈的內部競爭;這顯然是不利于整個聯合體的健康發展的;當然這個聯合體也有可能克服其沖突從而抑制機會主義。因此,我們就有必要探討聯合持股對盈余管理的影響。
相較于單一投資,聯合投資有更多的風險投資機構從不同的角度甄別“篩選”出優質的企業,通過提供手中不同的資源去幫助企業成長,能更好的發揮“監督”、“核證”、“資源共享”和“增值服務”。對被投資企業的價值增加作用主要具體表現在公司治理、公司發展成長、公司業績、成功退出的可能性、上市前盈余管理程度等多個方面。比方說,研究發現接受聯合投資的企業有更長的生存期,獲得下一輪融資或成功退出(IPO或M&A)的可能性更高。聯合風險投資可以為企業和投資者帶來更好的績效。這樣看來,聯合投資的企業較單一投資企業IPO前盈余管理程度低,具體可以解釋為聯合風險投資模式使投資主體間資源互補,降低了企業的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對稱性,同時向投資者發出了企業質量良好的“信號”,降低了抑價程度也提升了投資者對于企業股票的期望。
政策建議
我國的風險投資事業起步較晚,投機性較強,做的項目多是即將上市的企業,企業發展早期很少介入,存在突擊人股的現象,而且退出機制還不完善,風險投資機構還未形成成熟的投資理念。
首先,在我國的制度環境下,基于自身的利益,風險投資參與IPO更多出于投機性目的,或與公司共謀或對公司的管理層施加壓力,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和社會網絡,通過減少鎖定期前的盈余管理,以使得IPO公司的鎖定期結束后的盈余反轉,最終達到提升減持時的股票價格的目的,因此對對于投資者來說,不應跟風追隨風險投資。
其次,為了增加風險投資對其投資企業的正面監督的動力,加強防治盈余管理行為,這需要明確相關的會計政策與準則,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并對違反規定的上市公司予以嚴懲。大量上市公司之所以進行盈余管理,主要是因為政策法規不完善,有漏洞可鉆; 同時,由于懲處不嚴,犯罪成本太低,也激勵了不法行為的發生,因此加大懲處力度會震懾潛在的規定違反者。
最后,風險投資機構良莠不齊,企業在選擇風投機構時要具有一定的辨別能力,對風險投資機構的專業性進行評估。與單一風投機構相比,企業可以選擇多家風險投資聯合持股的方式來降低其盈余管理的程度。
[1]索玲玲,楊克智.風險投資與首次公開募股公司盈余管理的關系一一基于創業板上市公司數據[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1,(4):47-55.
[2]劉景章,項江紅.風險投資與中國IPO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的實證研究一一基于深圳和香港創業板的數據[J].產經評論,2012,(7):151-160.
[3]沈維濤,胡劉芬.風險資本聯合投資對被投資企業公司治理的影響研究一一基于董事會結構和高管薪酬契約的視角[J].財經論叢,2014(4):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