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紅
隨著國家主導的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勞動合同法》的頒布實施,國家電網在培養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提高勞動用工效率,降低用工風險等方面面臨諸多新問題、新挑戰,并且由于長期歷史原因,公司所屬供電企業整體用工結構呈現總量超員、生產一線結構性缺員的狀況,推進業務外包是適應電力體制改革、優化用工結構、降低運營成本和運營風險的重要舉措。
供電企業 業務 外包
由于業務外包在電網企業中的大規模開展時間還不長,國網公司和省公司相關文件制度是近兩年才下發和規范的,供電企業開展業務外包經驗還不豐富,管控措施和手段尚處于摸索階段;同時由于勞務派遣向業務外包的轉型,外包支出的急劇增長,業務外包管理的問題和不足逐漸顯現并引起公司決策層的關注。公司決定成立專項審計調查組對業務外包開展專項審計調查,以全面掌握業務外包開展現狀,揭示問題和不足,并提出完善措施和建議,提升業務外包管理水平,以防范風險、提升公司效益。
專項審計調查實施
對滄州供電公司的業務外包審計調查主要采用訪談、調查問卷、穿行測試等定性分析方法了解并評價內部控制,以審計調查數據為基礎,采用對比分析對滄州供電公司業務外包現狀進行研究,對業務外包效益進行定量評價。
(1)訪談。分公司領導、部門負責人、一般員工三個層次圍繞業務外包的管理流程、職責、外包成效、存在問題及建議等編制訪談提綱,確保訪談的高效和訪談內容的完整,每家被審計調查單位訪談人數不少于20人,其中領導3人、中層6人、員工11人,匯總訪談記錄,分析形成訪談報告。
(2)調查問卷。審計組以問卷的形式向調查對象了解情況和征求意見。調查問卷共設計調查問題20個,設計的問題簡單易懂、清晰明確、簡明扼要、易于回答,被調查對象只需勾選相應選項,能充分反映業務外包管理現狀、了解問題。調查問卷在專項審計調查進點會結束后現場發放,填寫完成后當場回收,匯總調查問卷,分析形成調查問卷報告。
(3)穿行測試。抽取業務外包項目追蹤其外包策略制定、承包商選擇、合同簽訂、外包過程管控、外包驗收、會計控制及效益評價等各個環節,以證實通過訪談和調查問卷等對業務外包內部控制的了解、評價內部控制設計的有效性以及確定內部控制是否得有效執行。在抽取外包業務時,要注意業務的代表性和覆蓋面,運檢、營銷、后勤、調控等各個專業都按金額抽取50%以上的外包業務。
(4)實地查看。選取業務外包項目現場查看施工工藝、施工質量、施工進度等,與外包合同約定是否相符,外包供應商是否對施工情況進行有效控制,工程是否存在違規分包或轉包;對勞務外包現場查看是否由外包供應商對外包人員進行工作任務的分配和管理。
(5)數據分析。利用ERP、管控、經法等信息系統統計外包數據;結合同一單位不同年度、不同單位間同類業務人均工作量及外包規模、價格,綜合評價業務外包效益及壓降空間;對總量超員單位,對比業務外包與業務自主開展(原有業務和新增業務)的成本差異、風險控制難易,找出業務外包的關鍵控制點。
專項審計調查分析
訪談和調查問卷分析發現滄供業務外包宣貫力度不夠、結構性缺員和總量超員并存、評價機制待完善、部分內控流程運行失效等;內部控制分析發現外包流程設計合理,內部控制措施較完善,但在外包策略制定、承包商選擇、合同簽訂、會計控制、效益評價等環節存在內控運行失效風險;成本效益分析發現業務外包后,對應人工成本未能降低或有效控制,以及由于各縣公司農電工人工成本支出差距較大,影響相同事項的業務外包,單位成本支出相關懸殊;調查同時發現業務外包存在員工不理解或抵觸、協調難度增大、核心信息失控等問題。總結分析問題形成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外包從產生到現在過去幾十年了,在爭議中逐漸得到認同和推廣,但外包在供電企業納入企業層級的綜合計劃和財務預算的管理是近兩年才開始的,外包由原來局限于某幾個專業擴展企業整體,審批部門也增加人資部、財務部、發展部等,部分由企業員工開展的其它業務和常規業務逐步推向外包,相應員工轉崗或管理職責變更,面對變化員工有不理解、不認同甚至抵觸情緒。本部門部分員工認為外包影響自己工作的變更,不得不調整部門或崗位,重新學習新的東西,在一個新的工作領域從頭開始,會產生消極情緒,降低對公司的責任感,甚至影響該領域的老員工;外部門員工會有該部門在推卸工作的認識、想法,本來是部門工作職責,不自己來做,就需要花錢推向社會,在外包工作配合上不積極,導致整個公司生產效率的降低。
(2)國家電網公司從2014年開始執行通用制度,即國網總部制定管理制度,在各省公司、地市縣公司統一貫徹執行,相比原來由各省市公司自行制定,制度更規范、更符合內控要求,但另一方面實際運行也比原來繁瑣。比如2015年7月頒布的《國家電網公司供電企業業務外包管理辦法》從總部、省公司、地市縣公司三個層面,規范了人資部、財務部、發展部、運檢部等專業部門管理職責,從《辦法》來看,職責明確、流程順暢,但在實際運行中由于利益驅動、時間緊迫或工作失誤等種種導致內控流程失效。
(3)滄供主業工作人員主要有全民工和農電工兩種,全民工與滄州供電公司及其分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農電工與滄州光明供電服務公司及其分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由于國有企業共有特色及員工穩定等,員工人職后,勞動關系相對穩定,俗稱的“鐵飯碗”,員工不會因為業務外包被解雇或轉移到外包公司,一般是調整部門或崗位,這樣外包成本發生了,相應人員成本并未降低。
公司制度規定對于項目化和非項目化外包在納人綜合計劃和財務預算前,在各專業部門匯總審核的基礎上,人力資源部要從人力資源專業管理角度,就外包業務性質、資金計劃、人工費用額度等關鍵信息,結合實施單位超缺員情況提出審核意見,但從調查來看,由于缺少成熟可操作的管控手段,人力資源部職責履行并不理想。
(4)傳統的交易追求最大程度的節約成本,它所產生的供應商關系是比較單純的買賣關系,這種關系主張把對供應商的依賴程度降到最低,把對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提高到最大。而隨著業務外包的深人,外包企業所面對的供應商關系愈發復雜化;并且電網企業性質特殊、業務繁雜,承擔著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重大責任,同時還肩負著巨大的社會責任,業務不能因外包而失控或降低標準,良好有效的供應商關系管理顯得尤為必要。
業務外包供應商管理中存在問題有:
1.集體企業供應商承攬滄供業務外包項目較多,由于時間或能力限制,集體企業將部分項目轉包,造成項目成本的不必要增加和由于管理鏈條增長而管理失控風險;由于集體企業和主業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合同執行、獎懲評價等環節內控不能有效執行。
2.由于雙方文化、理念不同,對問題認識不同,產生爭議不能達成雙方認可的解決方式,特別是利益糾紛時,效率很高的供應商會尋找借口,在合同期滿前不再進行外包合作,這樣會帶來外包關系不穩定的風險。
3.企業外包,將令其他組織有可能接觸到一些敏感的企業信息和資料,造成商業機密泄漏,從而加大了對信息控制的難度。
業務外包優化建議
(1)做好制度文件宣貫工作。
1.多平臺宣傳。從制度、文件中提煉核心內容,制作成活潑、生動的宣傳片,利用會議、網絡、現場授課等多渠道對員工宣傳,讓員工知道“應該怎么做”、“為什么要這么做”,簡單、直觀掌握業務外包管理精髓。
2.樹立標桿。從單位內部選取一個成功的業務外包案例,全流程、多角度分析,找到外包成功的關鍵點和成功的原因,以及外包管理部門做了哪些工作和努力,在單位內部廣泛宣傳,讓員工知道“按什么標準去做”、“怎么達到這個標準”,激發員工加強業務外包管理的動力。
3.建立績效考核。將業務外包管理成效評價納人績效考核,與員工收人掛鉤、作為員工評先評優的重要參考指標,促進員工加強業務外包管理的責任意識和緊迫感。
(2)加強業務外包模式下的勞動用工管理。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企業在業務外包模式下不能直接對承包方的勞動用工進行管理,否則存在被認定為勞務派遣甚至是直接用工的法律風險。因此,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業務外包模式下的用工管理,應當采取間接管理方式,即采取制定標準、制度、流程等方式支持、協助承包方;將用工標準和要求告知承包方,由承包方按照標準和要求管理外包員工,發包方予以監督。
(3)建立業務外包模式下的績效管理體系。
為確保電網運行安全可靠,確保業務外包高效開展,促使企業戰略目標達成,同時將電網行業內部成熟成功的管理機制延伸至承包方,建立業務外包模式下的績效管理勢在必行。電網企業的業務流程、管理體系和管理方式需要向外包單位機制適當延伸,以形成對外包業務流程的管理規范化,外包業務與非外包業務管理一體化,消除外包業務在外包與非外包模式下績效表現差異,促使承包單位良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