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績效反饋對企業戰略變革的影響,闡述了績效反饋在企業戰略變革之中的作用。
績效反饋 戰略變革 影響
企業戰略變革問題一直都是企業行為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作為企業內部高風險的決策行動,戰略變革的引起和執行一直都是管理者慎之又慎的事情。績效反饋作為目標導向行為的代表,是驅動戰略變革的主導力量。Cyert和March認為績效反饋能讓戰略決策者及時發現企業發展之中的問題,并以問題導向搜索行為為媒介,及時調整戰略變革方向和重點。現有研究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期望績效和實際績效之間的缺口對戰略變革行為的影響,包括在產品更新和淘汰、研發投入、社會捐助等等方面的影響??梢哉f績效反饋一方面影響戰略變革的強度,另一方面則影響戰略變革的方向??冃Х答伿且环N對組織過去資源配置效率和資源消耗成果的直接顯示,正向績效反饋能夠促進資源有效配置行為的集中,負向反饋則能夠促進資源消耗行為的削減。通過績效反饋,企業戰略變革既可以關注相較于過去動態性變化情況,又可以關注經偵對手的獨特性變化,將戰略變革的動態性和獨特性特征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企業行為理論的研究和形成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企業的搜索行為是不受外部約束限制,并且是自發組織的行為。事實上,問題導向搜索行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部約束。因此研究績效反饋對戰略變革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績效低于期望績效水平時,企業戰略變革的動態性和獨特性將如何調整是一直以來關注的重點問題。此外,企業戰略決策者影響績效反饋與戰略方向、戰略方向之間的關系也是必須關注的問題。
績效反饋影響戰略變革方向
績效反饋對企業思考過去行為度戰略變革的影響、競爭對手行為對戰略變革的影響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按照組織行為理論,如果出現正向績效反饋,那么意味著組織既有慣例和行為能夠符合外部市場環境需求;而如果出現負向績效反饋的時候,那么則意味著組織內部既有慣例和外部環境動態需求相悖。需要及時調整張略方向并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尤其是在績效反饋為負的時候,期望績效和實際績效的缺口會讓管理者意識到先前的戰略是行不通的,這個信號接下來會讓管理者思考現有戰略行為、戰略方案和資源配置行為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此時,企業過往的組織慣例和管理習慣將會對企業長遠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管理者離開當前狀態、進行變革創新的動機和欲望會大大增強,此時他們會表現出比正向績效反饋時更為明顯的尋求更多建議的動機。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會自動地開啟問題搜索行為并探尋問題的解決方案,使得當前的績效不足得到有效的彌補。管理者在這種情況下會積極地進行問題探討和戰略方案重新提出。問題搜索行為使得管理者能夠將眼光聚焦在那些更有潛在風險的戰略選擇上,通過風險和受益的對比選擇一條更適合企業戰略行為調整和戰略結構調整的道路,比如進行產品和服務調整、加大研發支出、進行并購或者剝離等等。在改變資源配置和企業戰略現狀的基礎上,企業能夠實現自身持久發展和績效提升。
最后,企業管理者在問題和解決方案搜索之后將會找到戰略變革新的方向和途徑。企業戰略變革一方面包含企業自身的變革,另一方面則包含企業自身相對于競爭對手的變革。相較于自身來說,戰略變革更多地體現為企業內部資源配置強度的變化,即一種戰略資源投入的多寡和頻率;相較于競爭對手來說。戰略變革更多則是指資源配置結構的變化,即資源配置情況和競爭對手相比是趨同還是背離。事實證明,當企業內部出現的是正向績效反饋時,企業會傾向于維持原有的資源投入量和資源配置結構,不會將競爭對手的資源配置情況作為戰略變革的主要因素;而在企業內部出現負向績效反饋時,企業會更多地開展戰略動態性變革和獨特性變革,對資源投入強度和資源配置結構均進行調整,這個時候競爭對手的資源配置情況將會被考慮在內。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當企業績效反饋高于預期績效的時候,企業會繼續加強現有資源配置強度和鞏固資源配置結構,在現有的戰略變革方案之中探討成功的方法和道路;在企業績效低于期望績效的時候,企業管理者會意識到原有的戰略存在缺陷和弊端,繼而開啟問題搜索模式,最終找到戰略變革新的方向和道路。企業戰略變革的動態性和獨特性強度與實際期望與期望績效之間的缺口大小呈現出正相關關系。
分析師具有潛在影響作用
在企業實際績效低于預期績效的時候,負向績效呈現出的缺口一方面會讓管理者加強對內部環境、外部環境的注意和重視;另一方面還會使得決策者對外部資本市場的反應更加敏感,以避免企業股票價格呈現出大幅度波動。尤其是在內外部環境出現高度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管理者在戰略變革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到企業、投資者和分析師之間的動態博弈,為自身經濟效益的維護提供最大限度的安全環境。分析師是企業資本市場決策中最為主要的壓力來源。很多投資者的投資決策都是根據分析師的股票評價和盈余預測來決定的,因此分析師的結論對股票價格有直接的影響。一般來說,企業的市場評價和分析師對企業的關注有直接的關系,跟蹤企業的分析師人數越多,企業的信息披露就越充分,投資者對企業抱有的態度就越正面和積極。相反,如果分析師不再關注企業動態,那么企業信息披露的數量會大幅度減少,企業管理者和決策者更希望能夠維持住現有的分析師數量,盡可能地減少分析師數量的流失。
從分析師的立場來看,他們更愿意選擇那些組織結構和戰略方向更容易分析的公司。因為受到個體精力和能力的約束,分析師在眾多可供選擇的股票市場之中,僅僅能夠關注特定的幾個對象和特定行業之中的企業。當企業采取普通戰略執行策略的時候,分析師投入的分析成本比較低;當企業選擇不同尋常的戰略決策時,比如對一個正在進行戰略變革的企業,那么分析師就要付出較高的分析成本。基于個人利益視角,分析師在分析的時候會優先選擇分析成本低的企業。
事實證明,分析師會在不同程度上給戰略決策者施加壓力,引導企業進行戰略變革方案的簡化。在企業戰略變革力度和程度較高的情況下,分析師的分析成本會因為戰略變革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分析師將不再對企業進行跟蹤分析,而是將目光聚焦在戰略決策者本身的戰略行為上,企業戰略決策者面臨著較大的分析師流失壓力。為了避免股價波動、分析師流失,企業管理者會及時地對負向績效進調整,及時地對戰略變革方向進行整改。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企業分析師跟蹤較多時,企業戰略決策者面對的分析師流失壓力較大,戰略決策者會降低因負向績效反饋導致的戰略變革的動態性和獨特性,以避免股價波動。
結論
本文的分析力求為企業戰略決策者和機構管理者提供自己的想法和建議。當企業自身實際績效和期望績效出現差距的時候,在實際績效和期望績效之間差距越大的時候,企業戰略變革的動態性和獨特性就越明顯。當企業沒有實現期望績效,績效反饋為負的時候,企業管理者要將目光聚焦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層面上,并提出針對性的戰略調整方案來彌補績效空缺。同時,企業管理者還要注重自身問題探索方式和戰略變革方案給戰略變革帶來的影響。短期來看,企業在問題搜索和戰略調整的過程中會造成企業的負向增長;長期來看,戰略變革自身的高度不確定性和收益滯后性將會給企業帶來長久的發展機會和經濟利益。此外,企業管理者要客觀辯證地看待分析師的作用,作為企業和投資者之間的信息傳遞者和中介組織,其對企業信息的分析和報告將會給企業帶來雙重壓力。事實上,當企業績效反饋為正的時候,分析師的跟蹤能夠起到促進戰略變革的作用;而當企業績效反饋為負的時候,分析師的跟蹤反倒會阻礙企業戰略變革行為。企業管理者需要重視分析師的此類影響,堅定戰略變革方向,形成長期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