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芬
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其發展有效性從本質上關系到了國家的綜合國力,現如今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下,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農業的需求,需要積極開展循環農業經濟體系,做到全面認識。鑒于此,本文著重分析了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內涵,并針對其構建對策展開研究與討論。
循環農業經濟 內涵 構建
毋庸置疑,農業是國家發展的根本,對推動社會進步具有關鍵作用,但是長時間以來,我國農業經濟增長已經達到了極限的狀態,在此發展背景下如果仍舊采取傳統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則會引發諸多負面問題的產生,然而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構建不僅可以有效緩解資源、環境以及農業之間所存在的問題,且也可有效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與進步。
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內涵
從基本理論分析,所謂的循環農業經濟體系主要是將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理論、循環經濟理論相互結合,在對農業產業結構加以調整過程中實現農業資源的循環與利用,并達到農業產物在排放過程中所造成的污染,是較為新穎的農業發展模式。從特點上分析,循環農業經濟體系所涉及到的內容較多,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是反饋式資源的合理利用:因為在傳統模式下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呈現出單向流動,這種模式下具有高強度與高密度的采集,僅僅注重短期效益,具有粗放性,而與傳統農業經濟對比,循環農業經濟則倡導經濟與環境的相互結合,并形成“資源一農產品一再生資源”的反饋流程,實現資源開采的合理性、第二是閉環流動物質與梯次利用能量:嚴格意義上分析,循環經濟的另外一個特點是并非將農業經濟作為一個系統,而是成為生態系統中較為特殊的一部分,正是按照這一生態系統的規律,積極借助工業技術手段實現了閉環流動物質與梯次利用能量,針對實際的發展情況構建了完善的農業經濟生態系統模式。第三是5R生產法則,這一生產法則主要涉及到了對資源利用的減量化原則、產品再使用原則、廢棄物質再循環原則、再回收原則、對產品修復與改造的原則。
構建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對策
(1)加強對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宣傳
作為農業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只有讓農民樹立正確的循環農業經濟意識才能從本質上推動其發展與進步,所以做好宣傳成為了當前的關鍵所在,尤其在近幾年的不斷發展下,新媒體的出現,促使網絡、電視、廣播等成為了主要的宣傳媒介,加強對其應用能夠讓農民對循環農業經濟體系有所了解。除此之外,通過宣傳的方式還可以進一步改善消費者的消費觀以及發展觀,能夠注重綠色消費與健康消費,為構建可循環生態系統奠定基礎與保障。
(2)創新循環農業經濟體系技術
要想真正構建全面的循環農業經濟體系,那么則離不開技術與人才,需要從現實出發,結合當前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制定切實有效的人才培養計劃,為后期循環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政府部門還需要認識到在循環農業經濟體系建設中技術與人才的重要意義,加大資金投入,為其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與平臺,當然政府部門需要引導社會各個行業參與其中,形成良好的氛圍,促使農業經濟打破傳統的局限與不足,實現創新與變革。與此同時,需要對農業生態與農業經濟之間的關系加以挖掘,分析農業生態的潛力,創造農業經濟。
(3)完善循環農業經濟體系制度
制度決定一切,且制度的權威性與強制性是構建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能夠為后期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構建奠定基礎與保障,并且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促使農民群眾對循環農業經濟發展意識強化,積極提高其主體責任,為阻礙循環農業經濟體系構建的行為加以懲罰。在2012年我國頒布了《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在次年頒布了《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在2015年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這一系列的法律法規為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構建制定了前進的方向,但是筆者認為,在新時期,還需要針對現實加以分析與考慮,針對性的提出各項要求,完善循環農業經濟體系制度。
(4)制定循環農業經濟體系模式
在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構建中最具效果的模式便是產業集群模式,尤其在伴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下,還需要不斷完善與變革,首先要將各類基礎設施、設備等加以完善,當地政府部門要根據情況投人資金,制定有效的優惠政策,為企業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奠定基礎,開創平臺;其次是需要構建循環農業生態園與銷售、生產等環節的發展體系,這樣方可保證循環經濟各個環節的有效云頂;最后是需要將集中生產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構建農業生產環節之間的關系網絡,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壓縮成本。
(5)實現農業循環經濟體系的全面
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構建是一項復雜且綜合工程,在構建中需要從三個方面分析,分別是農戶、生態園區、區循環農業,對于農戶而言,在進行農業勞作的時候,不僅要追求品質與品質,更為重要的是要對化肥以及農藥的使用量加以控制,盡可能減少環境污染;對于生態園區,需要構建農業生態園區,實現對自然資源的合理應用,且農業生態園區涉及到的內容眾多,包括林木漁業,或者是服務業,形成網狀的產業系統;第三是區域循環農業,在這一層面上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扶持,政府部門要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并采取多種方式完善循環農業經濟。
總而言之,循環農業經濟體系已經成為了當前的主要趨勢與手段,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新時期需要多加分析與研究,構建完善的循環農業經濟體系。
[1]管業圣,王子第,劉洪產,等.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構建策略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1):15.
[2]蔡學文.論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建構[J].科技經濟導刊,2015,(8):270-271.
[3]鄭聰穎.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內涵及其構建[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4):19. DOI:10.3969/j.issn.1673-9205.2017.04.017.
[4]王燕.淺談構建循環農業經濟體系[J].商場現代化,2013,(22):196-196. DOI:10.3969/j.issn.1006-3102.2013.22.118.
[5]金晶,曲福田.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內涵及其構建[C].//2006年中國農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南京農業大學,2006: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