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利 陳曉晗 劉淑蓉
自貿試驗區建設作為國家戰略,不僅能夠探索出新貿易規則和經濟模式,還可以探索出政府管理經濟的新模式,并培育和促進中國產業參與全球價值鏈。根據調研情況和相關文獻資料的查詢,本文總結7國內外自貿區發展現狀以及自貿試驗區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閥題,并結合重慶區域經濟的特點和其獨特的區位因素,迸一步分析重慶自貿區的方針政策;在分析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提出關于重慶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的初步策略。
重慶自貿區 協同創新 發展路徑
選題背景
從2015年兩會期間,重慶代表團全團建議提出:重慶內陸開放高地的建設,能進一步發揮重慶在全國開放大格局中的作用;到2017年4月1日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重慶開放發展步人了新的里程。重慶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成為繼四大白貿區后的7個自貿區之一,是因為其明顯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以及國家政策層面優勢。
本文將通過對上海等自貿區的調研,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重慶自貿試驗區今后能夠順利發展提供一些建議,排除發展路上的障礙,以促進重慶經濟飛速發展,從而加快探索中國對外開放的新路徑和新模式。
上海自貿區等其他自貿區建設的主要成就與問題呈現
(1)在過去的幾年當中,上海自貿區主要獲得了以下成就
1.成功擴區
上海自貿區在2014年底由28.78平方公里擴為120.72平方公里,除了以前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增加了陸家嘴金融片區、世博園區等片區,進一步將試驗功能和制度創新擴大,更好地檢驗自貿區服務業開放、外資投資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創新成果。
2.初步形成制度創新體系
目前上海自貿區已經在政府職能、投資管理、金融創新、法制保障以及貿易監管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體系。
3.經濟輻射帶動作用開始顯現
上海自貿區生產總值已占浦東新區的2/3以上,陸家嘴、張江、金橋三個重點功能承載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以及卜海自貿區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方面的集聚輻射效應逐步明顯。
(2)上海等其他自貿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各項改革舉措之間不協同
貿易投資便利化、法制保障和金融開放等,這些領域的任何一項改革措施都會影響到大局。
(2)政府主導與市場需求不協同
制度創新的創新性不夠,大部分政策是將區內早已實施的未成文規定書面化。同時,有些政策的制定并不是建立在對企業真實需求摸底的基礎卜,只是流于形式。
(3)區內與區外改革不協同
國內的金融體系改革尚未完成,對自貿區內與中國其他地區存在利息差、匯率差時出現的套利活動很難監管,所以自貿區的金融制度改革與區外的相關改革有很大的牽連。
重慶自貿區建設的SWOT分析
1.優勢分析
重慶是“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交匯點,中新互聯互通建設的營運中心,同時擁有鐵、空、水三個保稅區,還有運營相對成熟的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
江北機場T3航站樓和第三跑道的完工將使江北機場成為西部最大航空樞紐,世界一流、亞洲領先的大型樞紐機場,最有可能成為重慶開放的突破口。交通越發達,地區貿易活動將會更加頻繁。
2.劣勢分析
經濟基礎薄弱且經濟發展不平衡嚴重,與其他自貿區相比較,重慶開放較晚,經濟相對來說略顯落后。且重慶地處內陸,遠離沿海,急需提高跨越性發展能力。由于改革開放后,資源分配的不合理性,重慶許多人力物力財力被發達地區吸引走,許多資源外流現象嚴重
3.機會分析
國家選擇重慶作為西南總部,看好重慶是長江黃金水道與“渝新歐”鐵路交匯處帶來的機遇。重慶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一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獨特區位優勢。
4.挑戰分析
重慶自貿區的建立必將與國際貿易接軌,但是由于重慶的絕對地理位置,重慶地處內陸,與國際貿易來往較少,其國家貿易的規則秩序上,重慶缺少貿易經驗,更缺少國際性人才。
重慶自貿區建設發展路徑初探
(1)通過對卜海等其他中國自貿區的問題分析,重慶自貿區的發展首先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正確處理監管與創新的關系
充分發揮重慶自貿試驗區的各方面優勢,以市場覆蓋為日標,以信息聯動為基礎,以監管合作為保障,促進監管與創新和諧融洽。
2.穩步推進金融開放和金融創新
認真執行重慶自貿試驗區十五條金融創新支持舉措,并不斷改善自貿試驗區的金融改革和金融發展得制度和環境,貫徹落實“監管高效便捷、金融服務完善”的發展目標。
(2)重慶自貿試驗區與法治的協同創新
鑒于法治的重要性,在重慶自貿區的法治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整理現有法規制度,增強法治建設緊迫感
2.結合重慶實際,認真總結兩江新區、兩路寸灘等保稅功能區的成功實踐和經驗
3.優化交通、物流環境,促進自貿區內外的協同創新
第一,優化交通環境。重慶要搶抓黃金建設機遇期,構建“外聯內暢互通”的交通網絡。
第二,優化物流環境。重慶需發力“一帶一路”戰略,讓黃金水道、渝新歐及江北機場等各個重要支點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點線面結合主推重慶建設成為國家級物流中心樞紐,從而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物流業信息化水平。
[1]張凌云.重慶自貿區:構建陸上貿易規則[J].新西部(上),2017,4:29-31
[2]竺彩華,李鋒.上海自貿區建設的主要成就與問題分析[J].亞太經濟,2016,1:107-111
[3]譚影慧.上海自貿區建設三周年:成效、問題與對策[J].時代經貿,2016,28:28-30
[4]曾睿,吳岸.“—帶一路”深刻挺像歐亞經濟——重慶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機遇與路徑[J].2015,21:20-31
[5]周勤.淺析重慶自貿區成立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2017,11:29-30
[6]王受文.我國當前自貿區發展的幾個問題[J].行政管理改革,2016,10:26-29
[7]趙麗.以法治方式推動重慶自貿區建設[J].公民導刊,2016,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