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泱
隨著改革開放的近二十幾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迅速增強,使得我國對外商品的大量出口。以輕紡織品為例,我國紡織品以廉價的勞動力和僥異的質量在國際市場有著不錯的競爭力。但是正因為低廉的價格使許多國家為了保護本國利益雨采取了反傾銷,從最初的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對我國實行了反傾銷政策到現在南非、印度、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本文根據反傾銷理論和觀點,以浙江紡織企業為例,從多角度來提出我國浙江輕紡企業應對反傾銷的對策建議。
反傾銷 輕紡工業 影響 對策
引言
反傾銷是指對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傾銷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對傾銷的外國商品除征收一般進口稅外,再增收附加稅,使其不能廉價出售,此種附加稅稱為“反傾銷稅”。它作為貿易壁壘的一種手段,已經存在了幾百年,從中國加入WTO之后一直收到反傾銷的困擾,出門貿易面臨嚴重威脅,損失不可低估。所以研應對策略就變得刻不容緩。
反傾銷對浙江輕紡工業的長期影響
(1)長期的反傾銷將產生蝴蝶效應
當一國對我國某企業的輕紡產業的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并制定反傾銷稅,該企業就需要將產品大部分進行轉移,去一個新的市場發展,而其他國家就擔心大量低價的中國產品涌人到自己的國家會對自己國家的企業產生不好的影響,也如同前面一個國家一樣制定一些不平等條約來限制中國產品的進入,這將會影響到中國產品向這些國家正常的出口。
(2)長期的反傾銷將導致外資的流放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與外資的涌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對于外資來說,因為中國有巨大的勞動力市場,生產成本較低,可以在國際市場中取得相對可觀的利潤。
對于中國來說,因為有了外資的幫助國內的建設,也促進了國內的經濟發展。這是一個互惠互利的交易。但是,反傾銷的企業大多都是合資企業,這將導致外資在中國產生的利潤減少還有可能低于本國產生的利潤,使得外資流出中國對我國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長期的反傾銷使得輕紡產業產品在國內國外都難以發展
說明我國輕紡產品長期在出門中占據優勢,在國際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這恰恰成為國外反傾銷調查的對象,只要是在我國出口有優勢的輕紡工業均成為反傾銷的調查對象,這間接的導致了國外會采取相應的反傾銷措施來壓制出門企業的利潤,影響企業的發展和創新。愈演愈烈的反傾銷調查,導致輕紡產品銷量減少,使相關企業銷售收入和利潤遭受損失,阻礙出口企業的發展,并嚴重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行業發展
綜上所述我覺得當今浙江輕紡工業受到反傾銷的影響非常大,如果沒有和其他國家達成良好的貿易政策,將會使輕紡工業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阻礙。長期這樣發展下去將會使輕紡產業出口和國內市場不斷減少,最后使這個產業難以繼續發展。
實施的對策
(1)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輕紡工業在國內,生產企業諸多,國外國內競爭激烈,為促使能夠獲得更好的銷量,搶占市場,許多企業在打價格戰,價格戰的后遺癥是產品的質量可能得不到保證,企業即使得到了先機,極低的利潤空間使得企業負擔并不小,浙江省內的相關產業以價格為中心來生產,不注重品牌與口碑,造成行業亂象,競爭體系的不健康。
國內及浙江省,在輕紡工業占浙江省比率較大的情況下,目前的生產方式中存在的缺陷有,一,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針對這一點,企業應以行業領先水平為目標進行生產與創新甚至趕超,加大科研資金與人才方面資金的投入。研發新式面料,創造新款式,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二,資源利用不得當。紡織品作為耗水量巨大的產品,水的重復利用率低,且污染物排放超標常有發生,棉花,化纖原料缺口本就有,在生產過程中,原材料的浪費的低的利用率也是現有問題。提高利用率,革新技術與沒備,從長遠來看,也可以給企業減輕人力費用。另外,企業應當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做到符合標準的排放,研發或購得相應設備。此舉不僅有利于環境,更有利于企業自身樹立良好健康的品牌形象。同時,政府也應給出相對應的優惠政策,減輕企業成本負擔。
(2)加強品牌建設,人才引進,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輕紡工業在浙江省占比不小,原來,工廠更多的事貼牌生產,以量為主,品牌意識并不重隨著國內外競爭的愈發激烈與更多的跨國公司的加入,品牌意識在逐漸加強。
建立自有的品牌口碑,擁有忠實的客戶群體,適當的提高價格,以減輕出口退稅率降低,匯率降低,原材料漲價帶來的成本壓力,也有利于規避國際上的反傾銷。
借鑒國際品牌成功的經驗,設立境外營銷機構和售后服務體系,逐步成立自己獨有的國際營銷渠道,經營管理體系。
對于浙江來說,大多數企業的特點是內部規模經濟小,外部規模經濟大,除了個別的大型企業,一大部分的小型企業想要建立獨立自主的品牌并非易事,集中打造“浙江制造”更容易提高知名度,提高國際認可度。
(3)建立健全相關方面法律,建立輕紡業對外貿易中的互助預警機制
上述說到,外國尤其是歐盟對中國“非市場經濟”的歧視,使用替代國制度,使其有恃無恐。而有的國家對我國外貿企業以“國有”作為借口,普遍實行單一的反傾銷稅率。浙江省的輕紡歷史悠久,出口普遍以物美價廉為吸引點。2005年起,美國,歐盟取消對華紡織品配額取消后,國際紡織品和服裝市場可能會出現供大于求,供求失衡的局面,其他形式貿易保護主義必將強化,包括反傾銷。
企業應把控好出口的數據,把控比例,規范企業的出口行為,及時發現不正當競爭行為,對可能出現反傾銷的貨物做好應對措施,合理運用國際通行規則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積極應對反傾銷的調查和貿易壁壘。互幫互助。
結束語
輕紡業在浙江經濟中所占的地位舉足輕重,國際市場給浙江輕紡業帶來的挑戰也是對浙江經濟發起的挑戰。面對反傾銷對我們的造成的不利,我們更要將這壓力轉為動力加快輕紡工業的產業結構升級,全面帶動整體的發展,將浙江經濟推上新時代。
[1]張亮.美國對華反傾銷案例研究[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7.
[2]李志敏,楊鎖延.淺析國際貿易中的反傾銷現狀與我國的應對策略[J].產業紡織品,2002,(20):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