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向波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生產力水平也在不斷升高,這使得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如何保障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話題。文章就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性及我國經濟管理現狀進行簡要概述,希望給相關人員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現代化建設 經濟管理問題 對策
現代化建設及經濟管理現狀
(1)現代化建設的提出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多,并且人口數量龐大,近年來,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以及人均可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現階段我國發展面臨巨大的難題。在這種情況下,黨的十八大就指出了現代建設的理念,將發展經濟及增加收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并且還將大力推進現代化建設作為21世紀上半葉經濟建設及改革的重點任務。現代化建設主要在生產的過程中,應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以及先進的管理方法,其中包含了科技的引入、先進管理方法的使用、市場化機制的引進、應用現代化技術改造與升級傳統的生產方式等。在現代化建設中,經濟管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指導并且引導經濟的穩定運作及發展,作用顯著。
(2)現代化建設中的經濟管理現狀
現代化建設中,經濟管理提供堅實的保障,發揮著重要的指導及引導作用。隨著當前我國現代化建設速度不斷加快以及建設程度的不斷加深,針對現代化建設中的經濟管理研究力度及深度也在持續加大。從概念上分析,經濟管理主要指的是借助可持續發展的手段,針對現代化建設中生產設計到的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的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組織和實施,繼而推進現代化的高效發展。現代化建設過程,經濟管理有非常突出的作用,這為現代化實施提供顯著的引導及整合價值。
現代化建設過程的經濟管理問題
(1)經濟管理體系不健全
當前,我國全面實行社會注意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體制同傳統計劃經濟的差異顯著。但然而從現行經濟管理體制上來看,卻依舊抱有非常顯著的計劃經濟特征,從十多年的經濟工作情況來看,工作成效不突出,這樣與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差異巨大,進而使得現行的經濟管理模式無法滿足我國發展的需求,同時不合理的經濟管理也嚴重制約著當前我國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
(2)經濟管理理念陳舊
雖說我國很早就已經提出了經濟管理相關概念,同時在之后的現代化建設中也大力進行推廣并取得了一些突出的實踐成效。然而從實際的統計及分析情況上來看,現階段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中的經濟管理方法仍舊引用傳統老舊的模式,信息管理水平在現代化建設中仍舊處于落后水平。分析原因,主要是很多的經濟管理工作人員普遍存在落后的經濟管理理念,不能充分意識到經濟管理對于現代化建設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部分管理人員常常會受制于自己落后及不完善的經濟管理理念的制約,這樣使得實際的工作中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對經濟的持續發展非常不利。為此,積極轉變經濟相關管理人員傳統的管理觀念是當前我國現代化建設過程必須要解決的難題。
(3)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當前,我國已經步人到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也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人們生活舒適度以及工作效率,并且還很大程度上的降低了人們的工作量。現代化發展過程,信息技術在現代化中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廣泛應用,可使經濟管理朝信息化方向發展,進而提高管理水平,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從發達國家經濟管理就可以看出信息技術在管理中應用的效果,比如在美國經濟管理中就普及了通信技術及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的使用,使得美國呈現穩步發展的態勢,這縮小了美國的城鄉差距。因此,在我國經濟管理中,就需要進一步強化管理信息化的建設,以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
解決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經濟管理問題的策略
(1)建立健全經濟管理體制
為了保證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良好發展,推動經濟的穩步增長,就需要進一步發揮經濟管理的作用。而經濟管理作用的發揮,就需強調健全經濟管理體制建設的重要性,以推進現代化的發展與進步。建立健全經濟管理體制的方法上,首先需要做的是積極轉變經濟管理的模式,轉變傳統計劃經濟時代下以為追求產品產量的管理模式,從“重量輕質”轉變到“重量重質”,努力轉型成綠色、低碳、環保且可循環發展的現代管理模式,以為經濟的持續增長奠定堅實基礎。其次是需要進一步加快創新力度,結合市場需求,構建出多元化、多層次及多方向的產業鏈結構體系。最后是需要不斷提升生產的科技水平,積極創新新型的科技,以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及競爭水平。科學作為第一生產力,需要將科學融入到經濟管理體制中,以提高管理體制的科學性及合理性,進而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
(2)強化信息化建設
隨著社會經濟及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前傳統的也逐漸朝著信息化的方向變化。在經濟管理中,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管理,可對生產過程中的諸多要素進行智能化、精確化及科學化的控制,以顯著提高的收益。為此,在經濟管理過程,一定要強化信息化建設,以促進經濟管理。
信息化建設的具體實施上,第一是要轉變經濟管理人員的理念,提高相關人員的信息化管理的認識度,以為信息化建設提供良好幫助。理念轉變及認識提升方法上,可采取舉辦各種形式培訓班的方式來提高經濟管理人員對信息化管理的認識及接受度;第二是應加大自己的投入,為信息化建設提供經濟保障,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化屬高投入的建設內容,在前期建設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信息化基礎項目的建設,因而需要相關地區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來極大社會自己的募集,以為信息化建設提供保障。
(3)增加現代化建設的科技投入
現代化的建設,需要先進科學技術作為支撐,通過對傳統進行升級與改造,使得傳統逐漸朝現代轉變,同時加快現代化的建設速度。在經濟管理中,應用科學技術手段也可以起到促進產量質量提升的目的,這樣為現代化的實現提供巨大的幫助。針對現代化建設中的科技投入,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第一,需要進一步加快經濟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使得現代化及社會及管理人才的科技素養提高,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在提高產量與質量中的作用,進而促進經濟持續增長。第二,經濟的管理過程,需要加大科學技術的研發力度,做到產學研結合,強化理論與實踐,并且借助新技術、新理論與新產品的培育及推廣,為現代化的實現與發展提供巨大幫助。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過程,經濟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現代化建設中,需要將信息技術、科學技術融人到經濟管理中,以更好的發揮經濟管理的作用,提高生產效率,進而推動經濟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1]崔玉蕾,現代化建設中的經濟管理問題與對策思考[J],經濟,2016, 14 (6):6-8.
[2]曹俊杰,劉麗娟,新型城鎮化與現代化協調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濟縱橫,2014,6(10):12-15.
[3]林小莉,鄧雪霜,駱東奇,等,重慶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實困境與對策[J],現代化研究,2016, 37 (2):360-366.
[4]王學峰,基于現代化建設的農村經濟管理人才開發與培養[J],經濟,2015,8(12):120-121.
[5]王博,韓靜,臧笑磊,信息化在推廣中的問題與對策淺析[J],經濟,2016, 23 (4):19-20.
[6]張友華,現代化建設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措施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6,5 (16):89-90.
[7]周緒全,我國現代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南方,2017, 11(5):69-69.
[8]周小花,試論現代化建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J],財會學習,2017,7( 13):223-223.
[9]曹彥萍,賀蘭縣農村集體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J],中國信息,2017,6( 11):33-34.
[10]李艷嬌,李文輝,李忐興,等,基于我國科技創新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經濟管理:全文版,2016, 22( 7):00108-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