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愷愷
政府雇員制度對于完善公務員制度,提升公共部門效率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濟南市食品安全協管員在一定程度上屬于政府雇員的范疇,在基層食品安全監管等方面發揮出了積極作用。但是應當注意到政府雇員制度在中國起源發展不過十多年的時間,未能完善,同時考慮載食品安全協管員在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及政府雇員的特殊性,需要對政府雇員進行合理的績效管理,以充分發揮其作用,提舟對于公共部門績效。
政府雇員
食品安全協管員 績效管理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我國政府雇員開始出現于21世紀初期,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政府行政面臨一系列考驗,以及受到西方發達國家實行政府雇員制度示范作用下的啟示,利用社會資源來提升公務員隊伍的工作效率。尤其是在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現階段,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過程中,對這一制度的研究不僅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對于彌補政府行政力量,提升政府行政效率有一定的理論意義。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中食品安全協管員就是政府雇員運用的一個典型實例。如何對食品安全協管員這一政府雇員進行績效考核和績效管理,使其充分發揮作用,做到政府雇員投入產出比最大化,目前還研究甚少。
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始于2014年,2017年6月28日,濟南市成為首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之一。在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創建過程中,食品安全協管員作為編制外政府雇員,占用政府財政及一定的公益崗名額,是政府隊伍建設及社會共治中的重要一環。但是在對食品安全協管員研究中不難發現,其作用的發揮程度水平不一。因此,建立完善合理的政府雇員績效管理體系,促進政府雇員績效管理體系及內容的科學、合理化對與發揮食品安全協管員職責有著重要意義。
政府雇員的實行最早開始于西方發達國家。德國最早于20世紀50年代已經開始實行政府雇員制,之后英國和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也都廣泛推行。我國雇員制度發展較晚,2002年6月《吉林省人民政府雇員管理試行辦法》的jLIJ臺意味著我國政府雇員制度的開始。對于政府雇員制的研究中,彭菊生( 2004)認為政府雇員制是特定時期內政府從社會上雇傭旨在從事政府專業性工作的專業人才的一種用人制度;郗永勤( 2009)認為政府雇員制是為了特定目標,在一定時期內實行的,以臨時雇傭和合同聘用形式從社會招聘具有專業人才以解決公務員隊伍難以解決的特殊性問題。
當前政府雇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人民協管員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中,是一種新型的社會管理監督體制,面對監管執法的一些現實困難,食品安全靠單一監管執法部門,很難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越是基層,監管越是盲區,也越需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正是這樣,食品安全協管員也是對監管方式的創新和完善。在食品安全先示范縣的創建過程中,不同區縣政府的食品安全協管員設置不盡相同,主要形式有村干部兼任和合同聘任。對于發揮食品安全的基層監管作用,維護社會穩定,提升政府工作有一定積極作用。但是不能忽視政府雇員作為一種編外人群存在其特定的問題。
首先,容易造成正式編制人員的職責缺失。當協管員參與到農村食品安全監督治理中時,一些正式執法人員容易遠離基層,遠離一線,“隱居”起來,把最前端的工作統統交給協管員,正式人員充當起指揮官。這種情況不僅加劇了官本位情況,與構建服務型政府的理念背道而馳,同時也違背了協管員協助正式執法人員進行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的初衷。在這樣的情況下,協管員處在農村基層執法的最前線,但是工資待遇卻不能和他們的工作狀況相對應,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容易造成真正付出工作的食品安全協管員的流失。
其次是協管員的待遇水平較低。食品安全協管員主要有村干部兼任和合同聘任兩種方式。村干部兼任的情況,即食品安全協管員就是該行政村、社區的村委干部,在其村委的職責和日常工作要求中增加食品安全協管員對于食品監管及基層執法的工作要求,對于該群體作為食品安全協管員的待遇支付最主要的方式是在其原本工作工資基礎上加一百到三百不等。較低的待遇水平和支付方式也難以起到薪酬的激勵作用。合同聘任食品安全在濟南各區縣中采用的比較少,但其待遇水平遠遠低于政府正式人員。這容易造成協管員工作付出與回報的心理不平衡,不利調動低收入食品安全協管員群體的工作積極性。
對政府雇員績效管理的意義
面對當前食品安全協管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小見大,可以看出當前我國政府雇員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對其進行績效管理有重要意義。
(1)有利于調動政府雇員工作積極性
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對于公共部門和企業都是十分重要的。完善公正的管理體系、良好的工作氛圍、職位本身能否給雇員帶來成就感、職位發展潛力等都是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的方式。良好的績效管理能夠更充分理解工作崗位對雇員的能力要求,以及政府雇員對工作的訴求,更好的將合適的員工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以及通過各種反饋形式,使雇員在工作過程中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工作現狀、結果評價,進而得到與自己能力相匹配的薪酬,起到調動雇員積極性的作用。
(2)有利于提升政府雇員綜合素質
建立起完善的績效管理系統,可以在雇員的招聘過程中對人員素質進行把關,聘用具備專業知識的人才。另外一方面,政府雇員可以更加清楚了解崗位對自身的要求,并在進入隊伍之后的工作中不斷通過評價與反饋實現績效和自我的提升。以此達到提高政府雇員的整體素質,使政府雇員制的能夠取得更好的成效的目標。
(3)有利于進一步完善政府雇員制度
中國公共部門管理體系起步較晚,發展還不是很完善,政府雇員制出現在21世紀后,僅十多年的發展時間,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的公務員制度還處于初級階段。加之我國傳統思想中存在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識,都要求中國加快現代公共管理制度包括公務員制度的改革。探索一條適合于公務員制度的績效考核體系,將績效管理科學合理的運用在政府雇員制中有利于政府雇員制及公務員制度的完善和發展。
政府雇員績效管理特點
從大的層面上看政府雇員在業務、管理能力和溝通能力上都表現突出,同時在工作上態度積極,效率得到政府肯定,但是,在管理實踐尤其是績效管理方面有其特殊性。
主要表現在考核內容上,對政府雇員的考核不能僅局限于完成多少任務、創造多少利潤,還要增加對個人素質、發揮自身專業知識、提升效率、創新工作方法思路等的考核;評估方式上,政府雇員制度是政府內部和公務員制度下一種特殊的管理制度,政府雇員在選拔任用上有更大的靈活性,更能體現市場原則下的用人體制;管理上,對政府雇員進行績效管理和績效評估時,應更多考慮目標的合理性、政府相關環節的配合等管理因素。
對政府雇員績效管理的內容
食品安全協管員的績效管理內容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內容。
首先績效計劃階段政府部門應該規范協管員招聘程序。隨著時代的發展,管理方式的創新使得更強大的協管員隊伍參與政府的治理,因此也對協管員的專業素質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準入門檻,選聘具有專業知識與技能的人員加入到食品安全協管員隊伍中,引導協管員隊伍向高素質、專業化邁進。
其次績效實施階段,對于協管員繁雜的工作應當進行系統持續的了解和指導,使協管員能按照既定的目標進行工作,在工作中出現問題時及時和政府部門進行溝通解決,及時根據客觀任務及情況修正協管員的工作目標即職責。
在績效考核階段,由于食品安全協管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可以由村民代表對協管員的工作進行打分,設計合理的打分比重。在實際操作中,建立分級考評辦法,考核結果和協管員薪酬掛鉤。
在績效反饋階段,對協管員的日常工作監管中要及時清查協管員隊伍,聽取協管員的工作建議及反饋,幫助清查工作中的問題及原因,同時對目前協管員隊伍中的“毒瘤”進行清理,保證協管員隊伍的高效能。
最后在績效管理應用階段,對于食品安全協管員的績效考核不同結果也可以有不同的運用。食品安全協管員作為編制外人員,其自身的職業發展應當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績效管理的結果可以作為依據,對達到優秀的結果的雇員進行除薪酬獎勵之外的職位激勵。
[1]劉秋萍.淺談我國政府雇員的績效管理[J].中國科技信息,2007(5):171-172.
[2]彭菊生.我國政府雇員制的模式及其對策思考[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4 (6).
[3]郗永勤,洪娜.我國地方政府試行雇員制的若干問題探討[J].中國行政管理,2009( 5).
[4]畢爭,邢傳.公共部門績效評估一西方的發展趨勢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改革與戰略,2003( 12).
[5]張洪海.公共部門績效管理與評估研究[J].社會科學論壇,2014(1):213-217.
[6]付曉,陳曉燁,胡甬佳.論人民協管員在農村社會治理中的作用[J].法制與社會,2016(4):171-172.
[7]呂芳.中國地方政府的“影子雇員”與“同心圓”結構一一基于街道辦事處的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15( 10):10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