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霄
大數據時代的戰略財務管理的各項工作都會受載新技術的影響。而全面預算管理這種企業管理方法,可以更為優億地配置企業的資源。本文以大數據時代集團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為切入點展開,在預算的預測、編制以及執行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旨在優化集團企業的內部管理,促進集團企業的發展。
大數據 集團企業 預算管理
大數據對于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影響
在集團企業的經營計劃、預算編制過程中,智能化技術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大數據分析能夠驗證業務部門在資源投向上所講故事的真實性,展開更清晰的資源投向和業績達成的相關性分析。此外,基于大數據等方法構建更為復雜和完善的預測模型,展開大量復雜條件下的敏感性分析。大數據可為企業開展全面預算管理提供堅實且可靠的基礎。集團企業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時,應該在全面考慮企業當前資源和經營目標的前提之下,構建與企業經營活動相關的預算目標,實現全面性的管控,并及時調整集團企業中部門之間的日常經營活動,使集團企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1)預算編制水平的強化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企業可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來完成信息集成和共享,應用分層結合的預算制定策略,通過構建互聯網平臺來協助企業實現財務預算目標,同時與大量數據相融合,確定卅所需參照的政策。企業各部門也可通過信息平臺,獲得符合實際的多樣化的預算政策,結合自身實際需求來制定企業的預算,從而降低預算時間耗費,提升編制預算的水平和效率。
(2)集團企業預算流程的優化
傳統的預算缺少有效的信息化互通平臺,極易在審批進程中出現各種問題,產生在預算流程中在控制上的偏差。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集團企業能夠全面利用內外部環境的多層次的數據,構建具有分析能力的模型并且不斷完善預算管理流程。
(3)構建預算數據中心
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構建集團企業的預算管理數據中心,一是實現企業數據的區域性共享和多層次分析,二是充分整合企業中的現有數據和縱向歷史數據,保障企業的預算管理能力切實企業的實際經營活動。
大數據時代的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框架模型構建
(1)預算管理工具
企業應當在現有的電算化基礎上建立全面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以體現大數據對全面預算管理的促進作用。比如ERP系統可在企業中形成閉環形式的管理系統,在全面結合企業經營活動各個方面的基礎之上,同時進行實時反饋和協調。
(2)預算編制
能夠驅動業務部門在預算編制之前先進行經營計劃編制,對經營計劃進行審視和評價,并推動業務部門進行經營計劃的優化和改善。在經營計劃管理基礎之上,聯同財務業務部門共同進行預算編制,能夠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預算編制方法和預算編制周期,支持多維度的預算編制,提供系統化的支持與靈活高效的預算調整。能夠對未來的經營情況進行預測和模擬,基于擬配置的預算資源,對未來的資產負債和損益情況進行預測,并能夠基于不同的資源配置進行敏感性分析。并支持對管理口徑以及法人口徑的預算預測。
(3)預算執行
1.預算審核
集團企業在進行預算審核時,要對各個風險節點實施嚴格的控制和監管,進行責任界限的明確劃分,另外還應特別注意越權審批等情況。在審批環節的動態管理中,對于可能會出現的意外狀況,通過審核權限的轉移來及時應對。
2.預算控制與分析
能夠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有效的過程管理,針對不同的預算維度實施執行控制,將預算執行結果及時反饋給預算賬戶的管理人,并進行及時的預算過程執行分析。針對特定類型的預算,如項目預算等,能夠提供更為復雜的執行和控制管理,比如預算動支和兌現等。能夠進行多層次的分析,預算分析能夠覆蓋多維度,多時間周期。能夠針對不同周期,提供事后分析和實時分析的支持,形成預算分析報告,并對其中的異常事項展開專項分析。
3.調整管理
能夠建立健全預算管理組織預算組織應該涵蓋管理層與執行層,財務與業務,預算組織應當根據實際需要靈活地構建實體組織與虛擬組織。能夠有完善的預算組織機制,涵蓋職責、管控關系、架構和崗位、運作機制等。能夠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流程,在預算管理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針對各項預算的相關工作建立標準業務流程,推動流程有效執行,并實施監控。能夠建立有效支持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控制、預算分析等預算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統,實現預算編制所需要的參考數據的對接,實現預算執行數據的有效對接。能夠建立完善且有效的預算系統管理和維護機制。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給集團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提供了新的機遇,集團企業在制定長期發展戰略規劃時,可以通過大數據結合全面預算管理的途徑,整合企業可利用的資源并進行有效地分配,使企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1]趙石梅.新時期集團企業施行全面預算管理的難點及應對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4,( 23):265.
[2]李音.淺議大數據時代基于云會計的集團企業期間費用管理[J].財會學習,2015.(9):35-36.
[3]王尚,鄧波.淺談國有大中型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12,( 1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