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蘭
城市發展除依靠良好的地理條件,自然資源,工業基礎和政策條件外,還可以依托于港口的發展。 宜賓臨港經開區正是由宜賓港的發展帶動起來的新興內陸港口城市。港口為城市提供了優越的區位條件,促進了港口物流韭的發展:吸引外商投資,促進產業發展,促進區域產業集群的形成:港口的形成和發展與城市和城市產業的發展密切相關。本文主要對宜賓臨港經開區發展定位、優勢、機遇及港口與產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最后對宜賓臨港經開區存在問題進行總結。
宜賓臨港經開區 定位
優勢 機遇 港口 產業發展現狀
宜賓臨港經開區發展定位
宜賓臨港經開區整體發展戰略定位是港口通江達海、產業升級創新、生態環境宜居的開放性、示范性新港城。臨港經開區最近的戰略定位是成為川滇黔結合部最重要的內河航運樞紐與產業創新示范區;中期的戰略定位是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引擎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基地;長期的戰略定位是中國與國際合作的重要節點。
宜賓臨港開發區發展優勢分析
(1)區位優勢。四川宜賓臨港經開發區位于長江零公里處,宜賓港已經成為川南地區最大內河樞紐港。從四川視野看,經開區在成渝經濟圈輻射范圍之內,川南城市群和川滇黔結合部;從中國和國際視野看,其擁有獨特的戰略區位,向西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是長江經濟帶,向南是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大湄公河次區域。
(2)產業基礎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已經初具雛形。現在飲料和食品,化工,機械制造,能源,輕工紡織,建材等六大產業鏈集群。
(3)交通優勢。四港互動綜合交通體系高速公路十二條;鐵路港有十一條客運鐵路;水運口岸是四川最大內河綜合樞紐港宜賓港;航空港有菜壩機場及即將建成的宜賓五糧液機場。成貴高鐵預計今年通車,將成為川南和黔西北的主要通道。成貴高鐵預計今年通車,將成為川南和黔西北的主要通道。成貴鐵路通車后,將形成出川快速通道。渝昆高鐵項目建成后,西部與湄公河流域的經貿往來將加強,形成西南出海通道。
(4)港口優勢。宜賓港擁有長江、金沙江、岷江天然水路資源295公里,集滾裝,集裝箱,散貨運輸于一體。出口配送服務,保稅倉儲等多功能,國內外貿易為一體的綜合性港口。
(5)資源優勢。宜賓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每年有數以萬計的農民工:宜賓能源資源特別豐富,是煤炭,天然氣等主要能源密集型配送區,煤炭儲量達53億噸。占全省總儲量的39.3%,天然氣儲量約600億立方米。宜賓水能資源豐富,向家壩,烏東德,溪洛渡,門鶴灘等大型水電站已建成投產。
宜賓臨港經開區發展機遇分析
(1)從四川視野看,宜賓是成渝經濟區的第三極。宜賓在川南經濟區的經濟總量中位居第一,經濟增長速度處于川南經濟區中低位,在四川西南經濟板塊中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平均國內生產總值處于中等水平。通過合理的產業引領、分工及錯位發展宜賓有望成為川南經濟板塊發展龍頭。
(2)從中國視野看,宜賓是上海港戰略合作伙伴川滇黔出口型經濟門戶和重要的加工出口制造基地,上海連接東部,爭取港口戰略合作,實現江海聯運。成都,重慶,昆明和貴陽四個承載城市將物流和要素流動無縫連接起來。宜賓應該選擇性承接成都和重慶的產業轉移,多吸納優秀人才,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分享四川省加工制造業的部分職能,協助拓寬四川工業品出口市場,促進產業轉移和產業擴散。吸引云南和貴州資源產品進入宜賓加工出口,作為西南地區通江達海的重要門戶。超越瀘州,成為“樂山一宜賓一瀘州港口群”的龍頭港口。發揮運輸系統的優勢,爭取四川省和云南,貴州貨運,成為西南地區的龍頭水運門戶。
(3)從國際視野看,宜賓是中國與東南亞貿易的門戶,也是東盟原材料,農產品和工業品進入中國市場最便捷的樞紐城市。中國西南和長江中上游出口東盟產品集散地:中國與中東能源合作的重要支點,宜賓可能成為西南地區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進行石油原料冶煉,化工原料提煉加工及精細化工產品制造。
宜賓臨港經開區發展面臨的挑戰分析
(1)與其他港口的同質競爭。宜賓港、重慶港、瀘州港、水富港共同承擔西南地區港口貨物運輸。其中瀘州港成為宜賓港最直接的競爭港口,瀘州港開發較早,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宜賓港發展較落后,基礎設施建設仍在不斷完善中。重慶港則是宜賓港的間接競爭港口,使宜賓港局限于川內貨源。
(2)產業轉型升級困難。主導產業不明顯,就目前同區引進企業,缺乏大型龍頭企業,宜賓臨港經開區應該抓住時機,突破內向型發展,站在更高的視野發展高新產業,加強對研究性、開發性、技術性相關產業的引進,重視品牌效應,加快同區產業集群的形成。
宜賓臨港經開區港口與產業的發展概況
(1)宜賓臨港經開區港口發展概況
2013年宜賓港集裝箱吞吐量達60,400標準箱;到2014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2萬標準箱;2015年集裝箱吞吐量超過20萬標準箱;2016年,宜賓港的集裝箱吞吐量達到301,000箱,比2011年8055箱增加近40倍。外貿業績持續領先。中心共進出海關監管貨物6.9萬噸,貨值4億人民幣(另外單項統計4億元),貨物進出量和集裝箱量繼續位列成都海關關區四個保稅物流中心第一。目前,倉儲租賃突破目標,中心已完成倉儲出租面積32346平方米。
(2)宜賓臨港經開區產業發展現狀
1.裝備制造業。2017年1-9月,宜賓市制造業完成投資264.7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8.95億元,增長69.5%。大量智能終端企業落戶,大力推動了全市工業制造業的發展。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完成投資40.22億元,增幅達15988.4%。
2.新材料產業。絲麗雅、天原、驚雷科技等優勢骨干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全市集聚了一批行業領軍新材料企業。絲麗雅集團是全球最大粘膠長絲生產基地,中核建中是國內最大壓水堆核燃料元件制造基地,驚雷科技爆炸焊接生產金屬復合材料是行業最完善規模化生產基地,天原集團50多年專注于高分子合成樹脂合成新型化工材料,為全市新材料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總投資約40億元、年產10萬噸鋰電池的正極材料項目已開工建設,全部達產后年產值約100億元。目前,全市新材料重點生產企業16家,新材料產業實現總產值約155億元,在全省新材料產業發展方面占據重要地位。新材料產業正蓬勃興起。
3.現代物流業。宜賓港和上海港集團實現了信息,業務和管理的一體化,新聯物流,香港物流,重慶輪船等大批物流企業紛紛入駐。
4.現代商貿業。現代商貿業的發展相對較小,產業尚未聚集,未能形成真正的商業中心。目前,全國唯一的門酒現貨交易平臺一一四川聯合酒類交易所于2011年9月16日開業運營,初步建立了一套標準化質檢、評級體系和產品電子交易、結算體系。
5.食品飲料業。現已擁有白酒、茶葉和農產品深精加工等三大特色產業鏈,但食品飲料業發展的總體規模很小,進入的企業很少,產業集群的效益無法形成。
6.生物醫藥業。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基礎較差,整個產業的發展速度緩慢,在短時間內不能形成規模化的產業效益,對區域的經濟發展發展帶動作用不明顯。
宜賓臨港經開區發展存在問題分析
(1)基礎設施建設亟待進一步完善。宜賓臨港經開區2013年正式升級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開發區內城鎮化速度過快,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還處于規劃和完善過程中。
(2)管理體制不完善。宜賓臨港經開區成立不僅,需合理有效的管理體制以來支撐同區未來更好、更和諧發展,徹底搞好同區的服務業,提高工作人員素質,管理好同區內娛樂設施的濫收費、不文明現象,所以有必要形成現代行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3)生態脆弱。宜賓是國家珍稀特有魚類養護的核心區域,是上游飲水核心區;這也是長江上游的生態屏障。在臨港經濟開發區內,有兩個地質斷層帶,觀斗山斷裂帶和佛界山斷裂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開發。
(4)宜賓港通航等級較低、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每年大約有三個月2000噸級以上的大型船只無法進入四川,限制了長江運輸潛力。岷江航道的航槽寬度及水深已難以滿足目前大型船舶運輸的要求。在港口建設方面資金投入缺乏,港口建設與鐵路和公路建設相比,政府投入到航運航道及港口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相對較少。
(5)產業集群尚未形成。同區大量引進智能終端企業,主要是從事生產與制造,不足以形成產業集群。缺乏大型引領性企業和高端研究性企業,無法吸引人才,如今更大城市進行人才爭奪大戰,人才對于城市發展至關重要,宜賓臨港經開區應該突破現有發展現狀,與時俱進,有選擇性承接轉移產業。
[1] AECOM:四川宜賓臨港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戰略規劃
[2]何凱強.四川宜賓臨港經濟開發區發展定位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 (7)
[3]陶學周.宜賓臨港經濟開發區產業發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