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丹
一個國家如果想要得到長久的、有深厚底蘊發展的未來,就必須從教育開始重視,兩教育公平則能夠衡量教育的廣度與寬度,本文將從我國教育公平的現狀出發,來分析我國在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待對于我國的教育公平發展提供些許助力。
教育公平現狀
存在問題 解決措施
我國教育公平現狀分析
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共同綱領》便確立了我國的教育方針,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其中“大眾的”教育方針即充分展現了我國從建國初便重視教育公平的初心,但經過近70年來的發展,我國依舊存在教育不公平的現狀,由于社會階段發展的不同也呈現出相應不同的不公平現狀,甚至更加的不公平。
《變形計》是一檔城市與農村孩子互換變形的欄目,在近幾年的時間里引起了火熱的討論,同時也引發了很多人對于城鄉教育公平的熱討。農村與貧困家庭的孩子所享受的師資、教學設備與資源是相較于落后的,而相應的所在地區也會更加的貧困。“寒門出貴子”已成為了“寒門難出貴子”,不僅是因為學習環境不好,同時也與地區的高考政策有很大的關系,各高校對于不同省份地區的招生高考分數不同,城市優質學校所享受的各高校報送名額、優惠政策不同,這些都是農村學子所望塵莫及的。
雖然近些年來關于教育不公平的現狀有所改善,但教育不公的現象仍然大面積的存在,這不僅影響我國學生的個人發展,也影響我國長久、穩定的發展。
我國教育公平存在的問題分析
我國在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的不公平主要體現在城鄉的不公平上,而城鄉不公平主要便體現在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公平上。
(1)城鄉師資配置不均衡
在師資問題上,城鄉教師的學歷、能力、閱歷等方面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這就直接導致了學生的整體素質與水平。雖說現在的“特崗教師制度”逐漸完善落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村教師的水平,但依舊存在“老教師能力低、新教師留不住”的現象。在此問題上,像美術、音樂、體育、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的教師仍然嚴重缺失,也加劇了在德智體美綜合素質上的嚴重失衡與不公平。
(2)教育硬件設施配置不均衡
我國隨著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各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碩果,而這碩果也體現在了教育的諸多方面。在城市里,一所所漂亮的、明亮的、巨大的、恢宏的學校林立而起,里面的設施既全面又新潮,各學校順應時代發展而緊跟時代腳步,而在農村教育中,由于教育經費投入較少,孩子們的校同通常非常小,所使用的桌椅是被城市學校所淘汰的、破舊的,學校圖書館缺失,運動場地及設施缺失,更是跟不上教育新潮的發展,這些硬件的缺失更是加劇了教育的不公平并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3)在高考制度上的不公平
經歷過高考的人通常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在北京、上海等地區的考生分數如果與其他偏遠地區省份的考生分數一樣,那么北京、上海等地區的考生考上的幾率要明顯高于其他偏遠地區,這是由于北京等地區的名校較多,地區傾斜名額招生,導致了其他偏遠地區學子同樣的高考分數卻不能同樣的公平。大學的學費、難考的高分、部分家長的錯誤觀念也導致了農村學子邁向大學的腳步更加沉重,同時,大學的特招制度也為大部分農村學子關上了一道門,導致了“寒門難出貴子”,也更加劇了教育的不公平以及地區的貧困。
關于我國教育公平問題提出的幾點建議
(1)加大農村地區的教育經費投入
我國政府應逐步加大對教育經費的投入,堅持補償性原則,在農村教育上要有更大的傾斜力度,為弱勢群體提供資金保障,提高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與教育質量,力求與城市學校達到同比例水平,同時也應深化特崗教師改革制度,提高特崗教師福利待遇,讓特崗教師有保障、有助力,才能更大程度上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政府也應建立公共教育準入條件,真正實現城鄉教育資源的合理化配置,推動教育公平。
(2)深化改革高校招生制度
我國現有的高考制度是較為公平的,但深其究竟,也只是表面形式的一種公平,努力、分數高即好學校,但事實也是有差距的,因為各省錄取學生時并不是按學生數量平均分布,而是優先照顧城市考生,優先照顧北京、上海等地區考生,這也加劇了教育的不公平,應改革現行的高考招生實行分省市定額劃線錄取的方法,推動高校自主招生,選拔錄取、不分省市、機會均等,保障教育公平。
(3)建立教育評價監督機制
建立相關完善的教育評價監督機制,形成一種政府、社會、學校與受教育者之間相互監督、相互評價的機制,可有效促進與保障教育公平。一方面是對教育公平的評價機制。首先,要建立對各級政府教育均衡化水平的評價體系,構建教育機構、受教育者對各級政府實現教育公平進行評價的平臺,并將評價與各級政府的績效掛鉤。其次,要建立受教育者對教育機構教育公平的評價體系,摒棄將升學率和各類統考、競賽指標作為教育公平評價指標的觀念和做法,關注教師的從教素質與教育過程,以及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建立對教育腐敗的監督機制。實現學校招生公平、透明、公開,規范收費標準與項目,堅決制止學校及教師亂收費,禁止教師亂補課,并加大監督力度,以促進教育公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一中全會后,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把“更好的教育”列為人民的期盼之一,并在教育公平層面發表了重要論述,我國對教育公平的重視可見一斑,促進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保障,讓每個孩子都有出彩的機會,也有助于建設我國成為真正的人才強國。
[1]周谷平,余源晶.近30年來政策話語對教育公平的關注——基于《教育部工作要點》的實證研究[J].教育研究,2012.33(02):35-40+52.
[2]胡洪彬.我國教育公平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基于2002-2012年CNKI期刊數據的分析[J].教育研究,2014, 35( 01):54-59.
[3]張旺.城鄉教育一體化:教育公平的時代訴求[J].教育研究,2012,33( 08):13 -18.
[4]薛二勇.論教育公平發展的三個基本問題[J].教育研究,2010,31( 10):24-32.
[5]王美,徐光濤,任友群.信息技術促進教育公平:一劑良藥抑或一把雙刃劍[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 02):39-49.
[6]尚靖君,王小溪.教育公平實現的困境與出路[J].外國教育研究,2012, 39( 0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