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昕蓉
創新農村金融服務是拓寬農業融資渠道的必然選擇,蒼溪縣作為農地經營農抵押貸款試點縣,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與金融扶貧、鄉村振興相結合,采取整體推進戰略,建立健全規范化價值評估體系、風險分擔機制等,努力打通農村融資梗阻。本文通過對蒼溪縣農地抵押貸款經驗的總結,為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的深入推進提供參考與借鑒。
蒼溪 農地經營權 貸款 經驗
眾所周知,“三農”問題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強,農村穩則社會安,助推“三農”發展,最有效的途徑是農村產業的發展,但農村金融供給卻無法有效滿足其需要,農業資金存在供給約束和效率瓶頸,金融供需不匹配的問題較為突出。拓寬農村產業資金融資渠道,金融是最具潛力的領域,這也是金融的責任。為促進農村資源、資產的資本化、支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加大對“三農”的有效投入,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其關鍵一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2016年出臺的《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標志著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正式進入貫徹落實階段;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這都為農地抵押貸款的有序開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
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作為一款新的農村金融產品,在實際開展中得到了政府、金融機構和農戶的積極支持,全國各試點區立足本地經濟發展水平和資源稟賦特征,積極探索農地抵押貸款運行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其既是緩解農村融資難題、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行農業政策的重要手段。四川省蒼溪縣緊抓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的契機,不斷解決問題、破除障礙,將農地抵押貸款同脫貧攻堅工作相聯結,在人多地少、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的西南地區探索出了較為可行的農地抵押貸款模式。
堅持整體推進戰略
農地抵押融資與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相連,蒼溪縣在貸款推進過程中堅持與現代農業產業同部署、共發展,確保兩者共同推進,相輔相成。一是同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相結合。緊密圍繞《蒼溪縣“十三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等部署,重點突出紅心獼猴桃、中藥材和畜牧養殖等特色優勢產業,鼓勵試點金融機構將農地抵押貸款同其他金融產品相結合,創新推出“獼果農貸”、“肉牛貸”、“樂業貸”、“農村創業貸”等,構建完備的農村金融配套產品體系。二是與鄉村旅游發展相結合。將鄉村旅游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積極支持鄉村農旅融合項目建設,努力實現“農業+生態+文化+旅游”四位一體的鄉村旅游業,推動供需雙向發展。三是同精準扶貧工作相結合。在農地抵押貸款推進過程中注重政策間的銜接,將“央行扶貧再貸款+經營權抵押貸款”機制與“經營權抵押貸款+扶貧小額信貸”機制有機結合,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踐行社會責任,以吸納就業、入股分紅等方式帶動貧困戶就業,讓金融政策更好地服務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貧困群眾。
健全規范化價值評估體系
一是建立農地價值評估專家庫。成立由農技人員、鄉鎮干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金融專家在內的多層級農地估價專家數據庫并實施動態管理,確保農用地價值評估的客觀性和真實性。當存在評估需求時,則分層次、按比例抽取專家組成評估小組來進行聯合評估,同時根據貸款申請額度的不同進行分類評估,以30萬元、50萬元申貸金額為界,采取不同價值評估模式,實現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另外,蒼溪縣還成立土地經營權抵押物評估中心,分鄉鎮建立金融服務綜合站,實現土地流轉價格的共通共享。截至2018年2月底,蒼溪縣累計實現農地抵押物估價189筆,涉及貸款金額3.33億元。
建立健全風險分擔機制
風險是影響金融機構展業營銷的關鍵,蒼溪縣積極推動政銀險多方發力,立足供需雙方,在供給側為金融機構分擔風險,從需求側為借貸主體增信,不斷提升經營主體的信貸需求和金融機構展業主動性。一是,強化政銀分險機制??h財政與銀行動態匹配投入4500萬元建立風險保障資金池,分別按7:3的比例分擔貸款損失,同時對貸款實行全鏈條的聯合審查與管理,確保貸款質量和效率。二是,強化保險擔保機制。一方面依托政策性擔保機構為農地抵押貸款借款人提供擔保增信,另一方面,鼓勵貸款人購買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政策性農業保險等,以放貸主體作為第一受益人,有效實現分散經營風險和貸款風險的目的。三是,完善資產處置機制。成立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托管中心,將具有流轉需求的土地集中起來實現再流轉,另通過托管業務交割經營權貸款再接續,提高不良資產處置效率。第四,建立財政補助貼息和資金匹配保障機制。實行放貸銀行對貸款全方位負責的防控機制,壓實銀行風控的內部責任,確保貸款項目健康發展。另外,依據放貸額度和保費分別給予試點銀行和保險機構2%。的一次性補貼,并對符合條件的貸款給予一定比例貼息,有效激發銀行放貸熱情。
截至2018年2月底,蒼溪縣累計發放農地抵押貸款2013筆,5.1億元,涉及流轉土地7.9億畝;建成“央行扶貧再貸款+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示范龍頭企業和示范基地各1個,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同時實現了精準扶貧,試點成效頗為顯著。當然,蒼溪縣在農地抵押貸款試點過程中也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貸款受益面窄;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線上功能尚未實現;農戶對貸款的了解程度偏低;農業保險分險功能不足等。為進一步擴大農地抵押貸款試點,首先,將農地抵押貸款同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結合,配套完善相關政策和措施,創新金融、保險產品,擴大產品的覆蓋率;其次,創新農地抵押貸款工作機制,推動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線上功能的建設和運行;最后,注重結合基層服務。利用微信、廣播、網絡等媒介,同時依托金融扶貧綜合服務示范站點,發放宣傳手冊、宣傳單,做好政策宣傳,提高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知曉度,確保群眾成為真正的知情者、參與者和受益者。
[1]段小燕,王靜,彭偉.供給約束下我國東西部農業資金的配置效率及影響因素分析[J].農村經濟,2014. ( 11):68-72.
[2]左曉慧,吳申玉.新型城鎮化下農地金融發展路徑探究[J].經濟問題,2016( 12):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