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
企業作為經濟社會的基本單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企業制度由私營企業向合伙制企業再到現在的公司制企業進行演變,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促進國家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而公司制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決定著公司的生存發展。
現代公司 法人治理 結構
公司治理結構的模式
當代法人治理結構的理論能追溯到的最早的文獻是1930年美國的律師阿道傅。伯利以及經濟學家加德娜。米恩斯的《現代公司與私有財產》一書,該書開創性的提出了新時期企業經營與管理中所有權和控制權進行分離的理論,他們將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解釋為合同關系,極大的促進了委托代理理論的探索和運用,委托代理關系對所有權與控制權進行分離后地公司管理有很強的解釋力。經過半個多世紀,在全球經濟飛速發展中公司治理理論得到不斷的豐富。傳統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由出資人選舉產生的董事會作為股東會直接管轄的機構對所有出資人負責,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出資人為中心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逐漸表現出不能完全滿足企業實際生產經營的特征,企業的控制權力向以董事會做為中心機構轉移可以更好地滿足公司規模和發展資本市場的專業和高效需求。如何有效地制約經營人員己成為內部管理的核心問題。員工參與制度越來越受到認可和關注,企業職工做為監督人員參與到企業的治理結構中來是必然的發展趨勢。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結構中的作用越來越強化,通過投資或貸款給公司成為公司的股東或債權人,通過外部控制和監督機制保證自己的利益。
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研究現狀
我國采取公司制的企業形式已經有非常豐富的實踐和經驗,因此學術界對于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研究比較多,既有宏觀的完善措施介紹,也有具體到某些類型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分析。具體來說,已有的關于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特定類型行業或者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研究。杜軍燕,張偉等聚焦于國有企業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他們認為國有企業是我國計劃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環境下的特殊企業形式,也是目前我國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認為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實行的法人治理結構缺乏制衡和監督、效率低下,這源于國有企業股東的特殊身份,這是破解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必須突破的重點和難點。第二是宏觀上來闡述我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問題與完善對策。這一類研究非常多,樊長遠等在分析現代治理結構模式的前提下,強調了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制衡和監督的重要性,并提出我國國有企業改革要敢于突破舊體制并兼顧國情。第三是研究企業法人治理的歷史和演進。葉敏,周俊鵬等研究了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從從股東會中心主義到董事會中心主義地過渡,認為這是資本市場發展專業化和效率化的必然趨勢。朱伯玉等從企業發展的歷史來總體歸納和介紹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歷史演進。
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有效措施
(1)投資主體多元化
在現代的國有企業改革中,要對產權制度進行有效的改革,促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從而形成一種多層次、多形式的投資產權市場,使得國有企業也可以更加快速的上市,提高國有企業資產的資本化和證券化,使得國有企業更加適應現代這個市場競爭機制,發展自己的戰略合作伙伴,積極的吸引民間資本,使得股權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并且建立起權、責、利協調統一發展的機制,保證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可以得到有效的建立。
(2)完善法人治理機構制度
在國有企業的發展中,首先要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制度,明確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彼此的權責,促使其可以做到協調運作、權力制衡。充分的發揮出董事會在重大事務面前的決策作用、監事會對企業中的各種行為起到監督作用、而經營層可以做到有效的執行。加強董事會的建設,并且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從而盡量的削弱出現內部控制或者大股東控制公司的情況,提升監事會在公司中的地位,監事會只對股東大會負責,對董事會和經理層的人員其都有監督的權力。另外,也要對監事會進行改革,加強其職能,并且可以引入外部監事,改善其內部成員的構成,確保真正的對董事會和經理層等起到有效的監督作用。
(3)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
在企業改革中,要建立起健全的激勵約束機制,避免企業中出現“人員能上能下”等一些不良的情況,同時建立起有效的人才選拔機制。特別是對經理層人才的選拔,要拓寬人才選拔的渠道,真正的做到任人唯賢。并且要形成規范的考評機制和競爭機制,確??梢宰屇苷呔又?。另外,要把經理層的報酬和公司的經營情況掛鉤,實行股權激勵的政策,從而促進經理層積極、努力的工作。
(4)充實監事會的力量,健全監事的任免機制
監事的任免機制是監事會制度的重要環節,它從組織程序上保證將合格的人員選派并留在監事職位上,而避免讓那些主體資格不合格、以及可能存在妨礙公正、高效行使監督權的人進入監事會,防止監事會監督權旁落,形成“虛設”。筆者建議應當進一步充實《公司法》在監事會任免機制上的規定:在監事會的先任上采用累積投票制,使代表小股東利益的人員能夠入選監事會,保障小股東在監督公司董事會和經理層上的發言權:對職工監事代表,應由職工代表大會直接選舉產生,并可引進競爭機制,讓有真才實學的人擔當監督大任,且應適當增加監事會的人數,保證監事會工作的經常性。
總之,在企業的改革中,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而且也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相關的工作人員任重而道遠。只有做到權責分明和有效的制衡,形成完善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才能有效的提高企業的實力和在整個市場上的控制力以及抗風險的能力,從而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1]杜軍燕,張偉,朱伯玉.國有企業改革與公司法人治理結構[J].商業研究,2009(08):87-90.
[2]樊長遠.論中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缺陷及其完善[J].經濟研究導刊,2009(1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