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千文 詹玥 封波 吉克加加
摘 要:由共享經濟滋生的共享單車行業近兩年來蓬勃發展,目前已有數十家共享單車公司占據市場,顏色混戰背后各種問題頻頻出現。本文以國內首家共享單車公司——ofo單車在上海發展為例,分析目前共享單車行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共享經濟;共享單車;ofo小黃車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2-0136-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572 文獻標志碼:A
1 共享單車發展情況
共享單車從2007年引進國內至2010年,主要是以政府為主導,由城市管理且其中大部分為有樁單車。而從2010~2014年,市場開始出現專門經營共享單車的企業。2014年至今,由大學生創業項目開啟的ofo共享單車首創無樁共享單車模式。ofo共享單車初期針對大學生校內出行這一痛點,秉承“以共享經濟+智能硬件,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問題”的理念,于2014年創立國內首家基于平臺共享方式運營校園自行車業務的新型互聯網科技公司。2016年,ofo小黃車完成C輪融資后,正式宣布走出校園,向上海、北京、深圳的用戶提供共享單車服務。
根據上海自行車行業協會的統計,上海共享單車的容量為60萬輛,即平均每50名上海居民使用一輛自行車。但是根據2017年8月共享單車數據統計,上海市共享單車企業共12家,單車投放總量超過150萬量,其中僅ofo一家在上海投放量便已達70萬輛,遠遠超過上海共享單車的容納量及需求量,居民對于共享單車也由最初的喜愛到如今的又愛又恨,過多的單車即影響了自己的出行,也不利于城市的美觀。2017年8月,上海市交通委正式要求停止各共享單車在上海新增投放車輛,表明共享單車的競爭應集中在高新技術運用與智能化運營方面。目前,上海市交通委正通過搭建信息平臺與共享單車企業數據對接從而加強監管力度,同時虹口區也通過采取“規模化分色塊停放”管理措施來禁止單車亂停亂放,加強城市管理。
在產品設備方面,上海用戶表明相比于摩拜單車,ofo單車質量不過關,存在大量壞車未清理,開10輛ofo單車有8輛不能使用且存在車輛結構不牢固、車鏈易掉、車鎖簡陋等問題。根據上海質監局《共享自行車服務規范》等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稿,其中要求車輛應裝GPS設施,具備定位功能,方便用戶查找以及防盜追蹤。因此,小黃車的簡陋設備將不再適應城市管理,應當加強自身設備建設。
根據上海市ofo小黃車運營情況,共享單車在初期確實以其便捷、環保,健康的優勢迅速占據交通領域的部分市場,有效的緩解了居民生活中“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難題,吸引居民的喜愛,但隨著各個單車品牌的進入,大量單車在市內投放且單車質量不過關,對居民生活以及城市管理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2 共享單車發展的優勢
2.1 投放精準,出行便利
首先,根據大數據顯示,我國駕車用戶在5km內的短距離出行占比較大,達到30%以上。在短距離行駛中,若選擇自駕則會面臨停車難、堵車等現實性問題,若選擇出租車則會產生高費用與距離不協調問題,共享單車的出現給與廣大群眾一個性價比更高的選擇。共享單車方便靈活,使得出行變得更加便利,有利于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并且在節約了金錢成本的同時大大縮短了時間成本。
其次,各品牌共享單車在各大城市投放精準,如在高校內部、出站口附近等存在短距離路程的區域進行了投放,方便人們尋找到共享單車,便利出行。
2.2 多方合作,用戶便利
面對競爭壓力,共享單車不再局限于自身的發展,與多方開展合作,在競爭中突出優勢,便利用戶。如ofo小黃車與芝麻信用聯合,主要措施是固定城市中芝麻信用達到一定數值的用戶可免去押金,使得用戶可以隨用隨付,避免因押金問題而導致用戶流失的問題同時也保證了使用ofo小黃車的用戶質量。2017年5月,摩拜單車開展“摩拜+”戰略,與中國聯通、招商銀行、百度地圖等品牌達成合作。小藍單車也于18年1月與滴滴達成單車業務托管合作滴滴用戶可通過滴滴APP免押金使用小藍單車。
3 共享單車發展的劣勢
3.1 同質單車惡意競爭
共享單車作為一個新興產業,不可避免的吸引了一批投資方的目光,目前市場上擁有摩拜、智享、騎唄、小鳴、優拜、永安行等20多家品牌,同質產品的混雜與惡意競爭對共享單車的運營產生不良影響。作為共享單車行業的領軍企業ofo與摩拜,在背后資本的加速推進下打響價格戰,相繼推出月卡模式,如ofo的1元包月卡、摩拜的5元90d月卡等,導致共享單車小企業接連倒閉,押金難退。而價格戰的打響對于企業而言,也無利潤可賺。
3.2 單車監管問題
在監管方面,共享單車的所有權雖然是企業所有,但是作為公共物品,其在市場上投放后,必然會形成“公地悲劇”的局面。由于公共物品消費的非排他性、非競爭性,以及市場用戶良莠不齊,信譽與品質難以保證,從而導致共享單車運營不得當,則會難以監管。目前,單車投放區域均有出現私自上鎖、私自改車、破壞二維碼、破壞車輛等不道德的現象,用戶都試圖通過這些行為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就當前情況而言,公地悲劇這一痛點還難以解決,這也是共享單車行業目前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之一。
3.3 單車投放問題
如同上海共享單車投放問題一樣,各大城市均出現部分區域共享單車數量超標、部分區域共享單車數量匱乏的現象。根據摩拜負責人反映,由于車輛的流動性,當城鎮的共享單車流動到農村或郊區時,往往需要企業派遣車輛進行運輸,而由于單車分布散,運輸成本增加。因此,對于企業來說,向郊區投放過多車輛得不償失。
3.4 單車設備問題
在單車設備方面,部分共享單車未配備GPS等設備。設備的不齊全使得用戶不受約束而肆意停放,對政府管制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對居民出行非但不能解決最后一公里,還會加劇最后一公里的堵塞問題。以ofo為例,根據報告顯示,ofo共享單車相較于摩拜單車保修故障比例較高,這與ofo其自身單車的設計也存在一定的聯系,ofo單車目光多聚在擴大市場上,對于后續維護的關注度還較低,這使得路面上大量存在破車、壞車卻無人回收的狀況,而用戶多次使用到殘損車輛就會大大降低用戶使用感,從而導致用戶轉換為其他品牌共享單車的使用。共享單車尚且處于萌芽階段,其運營模式存在著一定的缺陷,需要不斷地進行完善以吸引更多用戶使用。
4 共享單車行業發展的建議
從上文對共享單車的優劣勢的探討,可以看出共享單車行業普遍的缺陷在于車輛投放后續工作的不足、管理監督不到位、硬件設施不完善、投放不合理,從上述幾項缺點提出以下三條完善建議:
4.1 優化服務,良性競爭
第一,在互聯網越發普及的時代,由于互聯網的信息開放性,大量同類產品的涌現,顧客對于單車有著越來越細致以及針對性的提問,這就要求企業工作人員對于單車的相關信息了解的更加全面細致,以滿足顧客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第二,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提高要求企業在提供服務時能夠根據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個性化方案。共享單車一旦投放入市場,不能置之不理,任其損壞,更應加強后續服務,才能保證用戶使用質量。建立和完善用戶反饋系統,培育責任感強、服務優的客服人員,及時處理用戶反饋信息,以獲得良好的信譽與口碑,避免“搶劫媒體”的沖擊。價格戰不應成為企業賺取高額利潤的主要方式,提高服務質量,滿足用戶需求,跟進投放后續工作,才能贏得用戶的信賴。
4.2 加強管理,合理投放
共享單車作為公共物品,由于其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導致共享單車在管理和維護上并未取得較好的效果,因而企業要在后期的管理和維護上投入大量的成本和精力,使得共享單車更好的服務于社會。
第一,在擺放問題上企業應當配合政府制定相關條例,對于亂停亂放的行為給予一定的懲罰措施,對于維護行為給予一定的獎勵。企業對于損壞的單車應當及時修理,有利于單車循環使用,也有利于塑造一個良好的社會形象。第二,企業應當根據自家品牌單車的區域使用頻次,在不影響城市交通管理的前提下,合力安排區域單車投放分布。第三,政府可通過減少運輸成本以促進企業將市中心車輛向郊區流動。
4.3 運用高新技術,改善設計缺陷
對于共享單車設計上的缺陷,根據各大城市單車管理要求,企業應盡快安裝GPS定位系統,改善車輛本身的定位缺陷。第一,GPS定位系統的安裝,不僅能夠幫助用戶快速的找尋周圍車輛,方便用戶,而且可約束私藏單車等行為,方便企業后期回收管理破舊單車。第二,安裝GPS系統,有利于減少企業運輸單車所費的人力成本,減少單車的浪費,有利于數據的搜集與建立,有利于政府進行有效監管。
結束語
從上海市ofo小黃車運營情況看,可以發現共享單車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發展的同時應當配合政府的管理,注重城市可容量,加強自身的服務以及推進技術更新,以高質量、高服務贏得用戶的信賴。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消費者的支持,如今各大媒體上用戶的控訴越來越多,應當引起企業的重視并針對缺陷加以改善。共享單車同時作為公共物品,企業應當擔負起維護社會安全的責任,完善監督管理制度。
參考文獻:
[1]段婷婷.“ofo共享單車”行業競爭五力模型分析[J].中國市場,2017(21):167-168.
[2]陶愷言,孟春燕.共享單車的社會價值發展困境及對策研究——以ofo單車為例[J].中國商論,2017(23):142-143.
[3]陳卓君.淺析共享單車的共享經濟模式——以ofo共享單車為例[J].經濟師,2017(09):5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