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自翔
[摘 要]本文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選取了三個評價指標: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碳強度和可再生能源消耗量占總能耗的百分比,建立數學模型,對城市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情況進行客觀評價。并對模型進行穩定性檢驗,結果表明該評價模型穩定性良好,評價結果準確可靠。
[關鍵詞]模糊綜合評價法;熵權法;能源使用效率;碳強度
[中圖分類號]F426.2 [文獻標識碼]A
1 綜合評價模型
為了評價美國各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情況,本文建立了一個綜合評價模型。首先,本文考慮環境、能源、經濟等方面,選取了三個評價指標。評價指標互相獨立,沒有相關性,都對最終評價結果有直接的影響。
1.1 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
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利用的可再生能源量占實際消耗能源量的比例。它反映了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水平和利用效果。
1.2 碳強度
碳強度是產生單位GDP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通常情況下,碳強度隨著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而減少。
1.3 可再生能源消耗量占總能耗的百分比
首先,根據所提供的數據,本文分別計算了2015年加利福尼亞州、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德克薩斯州這三個指標的數值。然后,處理統計結果,以確保評估指標和評估結果具有一致的相關性。接下來,使用MATLAB對數據進行規一化處理使其無量綱。
其次,為了客觀反映各評價指標對評價結果的影響,本文采用熵權法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結果如表1所示。
此外,查閱了相關文獻,證明所劃分指標的權重是正確合理的。
最后,用每個州的綜合得分直觀地表示每個州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情況。結果如表2所示。
加州的綜合得分最小。這表明加利福尼亞州在2015年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效果最佳。
2 穩定性檢驗
本文檢驗該綜合評估模型的穩定性。穩定性檢驗可以避免某一個評估指標決定了最終結果的極端情況。
2.1 檢驗“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指標對評價結果的影響
首先,剔除“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指標,保留剩下兩個評價指標——“碳強度”和“可再生能源消耗量占總能耗的百分比”。檢驗評價結果是否會改變。
將“碳強度”和“可再生能源消耗量占總能耗的百分比”這兩個指標重新歸一化。然后使用熵權法確定其權重。結果分別為0.4157和0.5843。計算出各州的綜合得分,結果如表3所示,加利福利亞州的得分依然最低。結果表明,剔除“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指標對評估結果沒有影響。
2.2 檢驗“碳強度”指標對評價結果的影響
剔除“碳強度”,保留“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消耗量占總能耗的百分比”這兩個指標。檢驗“碳強度”對評估結果的影響。
將“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消耗量占總能耗的百分比”再次歸一化。然后確定其權重,結果分別為0.5588和0.4412。最后計算各州的綜合得分,結果如表4所示,加利福尼亞州的得分還是最低。檢驗結果表明,剔除“碳強度”指標對評估結果沒有影響。
2.3 檢驗“可再生能源消耗量占總能耗的百分比”指標對評價結果的影響
剔除“可再生能源消耗量占總能耗的百分比”指標,保留“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和“碳強度”這兩個指標。檢驗評價結果是否會改變。
重新歸一化“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和“碳強度”這兩個指標。然后使用熵權法確定權重,結果分別為0.6403和0.3597。計算各州的綜合得分,結果如表5所示,加利福尼亞州的得分最低。這一結果表明,剔除“可再生能源消耗量占總能耗的百分比”指標對評估結果沒有影響。
綜上所述,該綜合評價模型穩定性良好,評價結果不會受個別評價指標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司守奎,孫兆亮,孫璽菁.數學建模算法與應用[M].國防工業出版社,2015.
[2] 姜啟源,謝金星,葉俊.數學模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黃仁東,張海彬,楊志輝,等.基于多準則的組合預測模型權重研究及其應用[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5).
[4] 彭志龍,吳優,武央,等.能源消費與GDP增長關系研究[J].統計研究,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