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紅玲
摘 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改變農業生產模式,促進農業生產力不斷提升的重要途徑,傳統的經營模式、經營體制以及現實條件對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有一定的限制。本文對農業新型主體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提高農業生產水平。
關鍵詞: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農業新型主體;培育措施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5-0056-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A
1 農業新型主體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農業新型主體是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主要載體,數量多,發展勢頭強勁,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依舊面臨較多問題,嚴重制約了現代農業發展。具體來講,農業新型主體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農業新型主體發展程度不高
農業新型主體中最常見的形式是農民專業合作社,但是當前很多農村地區由于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影響,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程度不高,影響力不大,在建設過程中雖然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速度很快,但是合作社的規模較小,一般以小型合作社為主。而且合作社還主要集中在養殖業、種植業等產業上,其他加工產業、附加價值較高的產業較少,所以對農村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1.2 農業新型主體建設過程中資金支持不夠
充足的資金是農業新型主體建設與發展的保障,就當前情況來看,農業新型主體建設過程中的資金不夠充足,融資渠道也比較窄,尤其是一些規模較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國家制定的優惠扶持政策力度不大,在融資過程中面臨的瓶頸較多,很難從金融機構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極大地影響了農業新型主體的進一步發展。
1.3 缺乏社會化服務機制
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過程中,應該要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對農業新型主體的全面服務,為農業新型主體的發展提供支持與幫助。但是當前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過程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不夠完善,對于農業新型主體的扶持力度也不夠大,對農業新型主體的建設與發展帶來極大影響。
1.4 缺乏高素質人才
農業新型主體與傳統的農業生產組織不同,為了真正發揮農業新型主體的作用,必須要組建一支高素質管理隊伍,對農村的各種資源進行整合利用,提高經濟效益。但是當前農業新型主體缺乏高素質人才隊伍,不利于農業新型主體的進一步發展。
2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策略
2.1 進一步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水平
第一,加強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的重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農業實現現代化、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的關鍵,在新時期必須要積極加強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的重視,進一步強化相關人員的認知,在全社會范圍內可以加強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的意義、作用的宣傳,讓更多農戶能夠了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作用,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建設提供良好的輿論環境。
第二,加強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過程中,應該要進一步完善激勵政策,著力培育聯戶經營、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制定出更多新型的獎勵辦法,對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給予獎勵、補助,加大對農民合作社、專業服務公司、專業技術協會、農民經紀人等到多種組織的扶持力度,積極探索農業社會化服務路徑。
第三,加強合作發展,壯大新型農業主體。只有不斷積聚力量,將各個單一的農業主體結合起來,加強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相互合作、相互補充,才能發揮集體效應,提高新型農業主體的整體發展水平。在合作發展過程中,第一種是全過程合作,指的是農民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實現全方位合作,在農業生產的所有環節中都應該要加強合作,另外,對于農產品加工、營銷等過程,農民也應該要不斷發力,加強品牌建設、農產品加工。第二種合作是農民的全要素合作。由于農業生產涉及多方面的要素,比如勞動力、土地、資金、技術、管理信息等,在新型生產模式中,農民應該要學會對這些因素進行利用,將各種生產要素整合起來,實現農業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從而促進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之間的有效配合。第三種是合作社之間的合作。合作社是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組織,合作社之間的合作應該是建立在資源、平等、公平的基本原則之上的,可以加強各個合作社之間的聯合,整合各個合作社的優勢,讓各種生產要素發揮更大的作用。
2.2 加強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的投入與支持力度
一方面要加強政府的引導和支持,比如政府可以在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等方面加強對農業新型主體的支持,加大扶持力度和扶持方式,使得更多的專業化的畜牧合作社可以成立,并且通過政策上的優惠,促進農業新型主體的發展。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社會化資源的利用,例如完善融資制度,加強金融機構對農業新型主體的融資力度,為農業新型主體的壯大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第三,加強指導示范。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過程中,應該要建立一批示范鄉鎮,進行試點運行,在示范鄉鎮,要協調好各類農業新型主體,使其不斷健全自身管理制度,發展具有牢固產業基礎、大規模、高品牌效益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同時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過程中要做好對各種經營主體的評估,根據評估的結果給予相應的扶持。
2.3 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
農業社會化服務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支撐,也是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尤其是隨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蓬勃發展,對社會化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所以未來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過程中要加強社會化服務的完善。
2.4 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建設依賴于綜合型管理人才和高素質技術人才,尤其是在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無論是農業技術還是農機技術的推廣,都需要專業化的技術人才。當前很多新型農業經營的人才隊伍結構不完善,缺乏人才。對此,要積極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一方面,要招聘更多專業化、復合型人才,尤其是一些懂經營善管理,又懂專業技術的人員,吸引他們到農業新型主體中,比如在農機專業合作社建立過程中,就必須要招聘更多的技術人才,充實農機推廣隊伍,深入到基層為群眾進行講解,讓更多群眾了解農機使用技巧,農機使用方法,減少農機使用過程中的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教育,技術人才作為農民培訓教育的主體力量,要從思想意識、技能水平等方面著手,對農民進行培訓教育,真正改變農民的思想觀念,培養更多新型職業農民,促進現代農業不斷發展。
結束語
隨著農業不斷發展,農業生產規模越來越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主要載體。在新時期必須要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建設,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營造良好的氛圍與條件,完善管理機制,促進農業新型主體不斷壯大。
參考文獻:
[1]張曉山.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J].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2017(11).
[2]吳沛良.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J].江蘇農村經濟,2014(09).
[3]李琳.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J].農業工程技術,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