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興
摘 要:蔬菜在人們餐桌上隨處可見,作為重要的食材,人們非常重視其質量,尤其種植過程是否存在不合理問題,導致蔬菜有農藥殘留、或病蟲細菌等等問題。基于此,本文通過對蔬菜病蟲害的研究,分析了如何進行綠色防控。作為相關種植人員,更應該掌握綠色防控技術,以提高對于病蟲害的防治能力,進一步提高蔬菜種植效益,同時也為人們提供更加健康的綠色蔬菜。
關鍵詞: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5-0076-01 中國圖書分類號:S436.3 文獻標志碼:A
1 生物防治
所謂生物防治技術,是利用更為貼合自然的方法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確保其工作不對農作物有負面影響。
1.1 區別于殺蟲劑,目前我國農戶選擇昆蟲生長調節劑作為主要的病蟲害防治手段,能夠更好從源頭上抑制昆蟲的生長發育
例如,防止幼蟲向成蟲脫皮進化,可使用雙氧威。在昆蟲的蟲卵時期或幼蟲時期,可使用除蟲脲抑制幾丁質合成,從而阻止其生長發育成危害更大的成蟲。而為了防止蟲類進行交配,如棉鈴蟲,可利用棉鈴蟲性引誘劑。
1.2 眾所周知,每一種生物都有其天敵,因此可使用益蟲對抗對農作物的害蟲
例如,可保護七星瓢蟲、草蛉、小花蝽,可以對蚜蟲、紅蜘蛛等害蟲進行防治。為了防止暖棚中種植的蔬菜被小菜蛾、菜青蟲、棉鈴蟲危害,可放置其天敵赤眼蜂,只要釋放赤眼蜂2~3次,能夠確保殺蟲率達到了80%以上。
1.3 可使用一定的細菌做到防止害蟲的功用
例如,可以利用苦參堿、煙堿、蘇云金桿菌、天然除蟲菊素、阿維菌素和白僵菌等,做到防治夜蛾、斑潛蠅、葉螨和蚜蟲。而為了根除棉鈴蟲、斜紋夜蛾和菜青蟲,可適度使用病毒進行攻擊,如核型多角體病毒、顆粒體病毒。而在番茄等塊莖類農作物上,可采用抗毒劑1號;在瓜果類植物上,可采用農抗120防治。
2 農業防治
2.1 農戶可根據自身的地理情況,有針對性地種植一定抗性更強的植物,從而來對抗病蟲害的現象
只有充分了解植物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地區域的情況,才能做到高效生產。例如,黃瓜可選擇抗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和疫病品種種植。以土豆為例,可選擇有抗毒性品種進行種植。此外,由于品種有對環境自適應的能力,因此一旦農戶發現某種植物的抗性降低后,需要及時更換種植品種。
2.2 除了有針對性地開展種植以外,農戶還可以輪換種植蔬菜品種,從而更好應對病蟲害現象,克服農作物與病蟲之間的伴生關系
例如,為了有效地降低猝倒、青枯、枯萎、立枯、疫病和各種線蟲病等,茄子可伴隨芹菜、香菜、包菜等品種同時種植。
2.3 由于病蟲的活躍時間也會隨著季節發生變化,因此為了更好解決病蟲害問題,可適度調整農作物的種植時間
例如,為了更好避免馬鈴薯的晚疫病,可以早春種植,避開溫度過高的夏季。
3 物理防治
3.1 誘殺技術
3.1.1 頻振式殺蟲燈運用。可利用發射的黃光與釋放的氣味吸引害蟲,并利用燈泡的高溫將病蟲殺死,一臺設備可以供給2hm2區域使用。
3.1.2 性誘劑誘殺。生產上常用的有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和小菜蛾等。
3.1.3 色板誘殺。美洲斑潛葉蠅、溫室白粉虱、蚜蟲可以用黃板誘殺,薊馬可以用藍板誘殺。
3.2 針對部分捕殺難度較大的病蟲,可在暖棚中架設防蟲網,將病蟲驅趕在暖棚之外
該方法針對部分不適宜噴灑農藥的作物上,有著極為出色的表現和效果。
3.3 地膜覆蓋技術是目前農戶常用的一類病蟲防害技術手段
該技術不僅能保持土壤養分不流失,還能減少土地因過量降水而導致的濕度上升,防止病蟲害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生存。
結束語
綠色防控技術在蔬菜種植過程的采用,符合現代農業發展趨勢,能夠提高蔬菜的質量。作為相關技術人員,更應該深入實際,積極引導種植戶提高認識。并且有效采用更加合理的綠色防控技術,提高經濟收入。
參考文獻:
[1]吳軍,陸鳴,高曉東,夏倩.無錫市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推廣的實踐與思考[J].長江蔬菜,2016(24):79-81.
[2]趙克勤.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實踐與思考[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3,34(10):15-18.
[3]姚珍貴.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J].福建農業科技,2011(0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