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霞 郭紅亮 牛卓 宋艷芳 李嬌嬌 王建梅
摘 要:玉米種子的發芽與苗期生長與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例如:溫度、水分以及土壤養料等對玉米種子的生長周期、以及成長形態都具有一定的影響。所以,本文將針對影響玉米種子的發芽與苗期生長的因素展開詳細論述,科學改變玉米種子的自然生長環境,從而縮短玉米種子的發芽及苗期生產周期,從而實現高產量種植。
關鍵詞:玉米種子;發芽;苗期;生長因素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4-0065-02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3 文獻標志碼:A
1 玉米種子的發芽及苗期過程
按照玉米種子的生長周期以及形態進行劃分,將其分為四個階段,一是吸水膨脹階段,玉米種子中所有細胞體積增大,細胞壁外部趨于軟化,種子呈現飽滿狀態。二是種子萌發階段,玉米種子中所有細胞生物大分子、細胞器自我修復,種胚細胞恢復生長。種胚細胞體積擴大伸展到一定程度,胚根尖端突破細胞壁,像種皮外延伸,通常稱這種現象為玉米種子的萌動。三是玉米種子發芽階段,種胚細胞快速發育,細胞進行分裂與分化,胚根與胚芽在種皮外逐漸發育成熟,這一過程稱為玉米種子的發芽過程。四是玉米種子的苗期階段,指的是在發芽階段的基礎上,胚芽伸入地面,形成幼苗,種胚與種皮分離,子葉快速生長,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本文主要論述玉米種子發芽與苗期這兩階段。處在這兩階段的玉米種子發育是需要釋放能量,用于促進幼芽突出種皮,幼苗出土,而剩下的能量則是流向土壤,作為生長的養分,能量的產生則是受自然環境影響,一旦能量缺失,則會導致幼苗無法突出地面,最后缺氧而死,本文將根據自然條件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從而縮短發芽與苗期的生長周期,減少惡劣環境的影響,促進玉米種子的健康成長。
2 影響玉米種子的發芽及苗期生長的因素
2.1 溫度與光照
溫度作為玉米種子整個生長過程中總要的條件之一,根據研究顯示,對于玉米作物而言,其喜溫,一般在10℃時即可發芽,但是最佳溫度條件為25℃~35℃,發芽速度快,發芽率較高,一旦超過40℃時,幼芽則會停止生長。而成苗期的最佳溫度在28℃~35℃,一旦進入苗期,溫度則會下降到20℃~24℃,一旦溫度過高,則會破壞幼苗中細胞,是得細胞失活,影響玉米種子的發育。我國玉米種植多集中在北方地區,一般的耕種期在清明節之后,土壤表層的溫度還不穩定,由于氣候的影響,溫度與玉米的最佳生長溫度相對比較低。所以,在發芽與成苗時期,可以適當的采取保溫措施,從而提高玉米的發芽率與成苗率。
在我國對于發芽的定義是:可具備發育成正常形態且具備主要構造的玉米種子才可以稱作發芽。在此過程中,幼苗需要能量來沖出種皮,當溫度過低時,幼苗的新陳代謝下降,體內氮、磷等元素無法進行合成與轉化,營養不足,生長發育的速度降低,而玉米植株與正常相比,呈現短小或者瘦高,果實不飽滿。而苗期,對于溫度的要求略低,幼苗在此刻對于寒冷具有一定的抵抗性,對于玉米種子的生長發育及后期產量不會較多影響,但是,長時間低溫,也會造成玉米幼苗凍傷,光和作用減緩,淀粉酶的活性降低,無法正常發育。
玉米是一種喜光,短日照作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光和作用,將體內的物質轉化為養分,提供玉米生長的所需能量。而光照的作用主要是體現在玉米種子的苗期,幼苗剛剛突破土壤層,子葉未全部打開,需要光照進行光合作用,來獲取能量,所以在一般的種植過程中,需要對玉米種子之間的間距進行科學調整,避免植株之間過密,導致光照不均勻,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發育。
2.2 水分與濕度
玉米種子在不同的發育周期對于水分的要求也不相同,在發芽期,保持幼苗所需水分即可,而在苗期,對于水分必須要有嚴格的掌控。通常來說,玉米種子處在發芽期時,其主要結構位于土層之下,耗水量為70%~80%,而苗期時,主要結構向土層之上轉移,耗水量60%~70%,豐富的水源環境將為玉米種子的生長提供活力。由于各地的降水量不同,對于干旱地區,降水量低,需要人工降水或者灌溉進行配合,才能夠保證玉米種子正常的需求。對于較為濕潤的地區,則要控制好水分,避免水分流失帶走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其次是保證玉米幼苗的根部不會再過多水分的浸潤下而腐爛。由此可見,玉米種子的發芽與苗期處于相對脆弱的階段,必須要通過水分的控制來提高其生長活性。在種植玉米期間,要根據往年的降水量進行統計,從而得出玉米種子的發芽與苗期所需要的最佳水分與濕度條件,從而可以做到有效的控制與合理灌溉,保證玉米種子的正常生長發育。
2.3 土壤與養分
土壤中一般含有鉀、鈣、鎂、氮等各種元素,為玉米種子的的生長發育提供了養料。土壤按照種植類型進行分類,一般分為黏土、砂土與壤土,黏土透氣性較好,便于玉米種子發芽時獲得足夠的氧氣,進行有氧呼吸,避免由于缺氧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導致幼苗在發芽期中毒而大面積死亡。玉米不適合在鹽堿含量較高的地區生長,一旦土壤含鹽量超過0.6%時,玉米種子則無法正常的發芽。種植玉米的土壤不易堅硬,在發芽時,幼苗無法沖破土層,最后無法進行正常發育。所以,對于玉米種子生產發育土壤的選擇必須有著嚴格的要求,才能夠因地制宜。同時,不同地區土壤,由于所含的元素也不相同,針對玉米在發芽與苗期所缺的元素,進行合理的施肥,來進行營養補充。
養分是玉米種子生長發育的必需物質,對其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些養分來自于土壤中的元素,如磷,鉀等,而在玉米種子的發芽與苗期,以磷元素為例。一旦在兩個階段缺少該元素,則會造成子葉呈現出暗綠色,如果不及時進行磷元素的補充,子葉的暗綠色會逐漸變成暗紅色,植株的生長發育周期增長,果實干癟,發育不良。但是,在該階段過分的施肥,也會導致發育不均勻,影響最終玉米的產量。所以,在玉米種子的發芽,尤其是苗期,要觀察子葉的顏色變化,從而判斷出玉米在生產發育中所確的元素,及時對其進行施肥補充,從而縮短玉米種子的發芽與苗期的周期。
2.4 除草劑與害蟲
在玉米種子的發芽與苗期階段,極容易收到害蟲與雜草的侵擾,是農作物生長的一大問題。害蟲會在發芽時期,吃掉幼芽,導致幼苗無法正常的生長。而雜草則是與玉米幼苗爭奪養分與水分,導致玉米缺少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所以,在玉米種子的發芽期與苗期時,要注意適當的采用除草劑與打蟲劑,避免在玉米種子初期就被破壞,使得玉米的產量大幅度的降低。
除草劑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可以預防玉米自身所攜帶的一些病毒所引發的疾病,能夠將疾病遏制在源頭,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結束語
玉米種子的生長與溫度、水分、養分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種植玉米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對玉米種子生長發育的影響,結合玉米種子對于自然環境的需求,科學合理地進行調整,確保玉米種子的發芽與苗期可以正常的進行生長發育。最后,要時刻根據玉米的自身習性與多年的研究經驗進行分析,才能夠真正的保證玉米降低自然環境的影響,提高玉米產量。
參考文獻:
[1]王洪剛,李丹,李揚.影響玉米種子的發芽及苗期生長的因素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08,14(14):40-40.
[2]徐文強,楊祁峰,牛俊義,熊春蓉,張永祥.溫度與土壤水分對玉米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特性的影響[J].玉米科學,2013,21(1):69-74.
[3]張海芝,王生軍,徐豐,史國敏,萬磊.周期種肥106對玉米種子萌發和苗期生長的影響[J].2014(12):83-84.
[4]張秋霞.生物活性水對玉米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影響[J].長江蔬菜,2014(20):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