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良



摘 要:本文用1978年~2015 年的西藏金融相關率和產業結構優化率這兩個指標來對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顯示西藏金融的發展會引起其產業結構的優化,但產業結構的優化對西藏金融發展的影響不明顯。
關鍵詞:金融發展;產業結構;西藏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4-0131-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224;F127;F832.7 文獻標志碼:A
西藏的金融事業起步于1965年,當時建立了以人民銀行為主體、信用社為基礎的金融體系。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先后召開了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西藏的三大產業和金融發展得到不斷提升和優化,西藏地區的經濟實力得到大幅提升。已有研究表明,金融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之間是相互影響的關系。但是,西藏地區關于這二者之間關系是怎樣的,目前還缺乏相關研究。
1 指標選擇
1.1 金融發展指標
由于西藏自治區資料缺乏,本文用西藏地區的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表示西藏地區的金融資產總量,用西藏金融相關比率(FIR)代表西藏金融發展水平,所以西藏FIR為西藏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與西藏地區GDP的比值。
1.2 產業結構優化指標
用產業結構優化率指標(ISR)來代表產業結構的優化程度,ISR為第二、三產業增加值之和與當年國內生產總值之比。
2 實證分析
2.1 ADF單位根檢驗
根據西藏統計年鑒,對上述指標進行數據整理后,使用eviews8.0軟件對這兩個變量取自然對數,即用LFIR、LISR分別表示FIR和ISR,再用ADF檢驗方法檢驗兩個變量,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在1%顯著性水平下ΔLFIR和ΔLISR都是平穩的。
2.2 協整性檢驗
LISR=-1.420844+1.016962LFIR
T: (-15.46819)(3.977090)
R-squared:0.305251 D.W。:1.359053
對殘差進行ADF檢驗
通過表2結果可以判定能夠通過置信度為99%的平穩性檢驗。表明這兩個變量之間有著長期的協整關系,產業結構與金融發展存在長期的動態均衡關系。
2.3 格蘭杰檢驗
通過表3可以看出在1%顯著性水平下,拒絕“LFI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ISR”的假設,即LISR的變化是由LFIR的變化引起的,說明在西藏產業結構優化的過程中會受到西藏金融發展的影響。而接受“LIS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FIR”的假設,即LFIR的變化不是由LISR的變化引起的,這說明在西藏金融發展的過程中受到西藏產業結構優化的影響是不明顯的。
3 結論與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西藏金融的發展會引起其產業結構的優化,但產業結構的優化對西藏金融發展的影響不明顯。綜合考慮后,發現這是由于西藏自治區金融發展水平相對較低,與產業發展水平不一致造成的。針對西藏金融發展方面,要加快西藏金融市場化步伐,積極推動金融結構多元化均衡發展。針對西藏產業發展方面,大力推動高新技術行業在本地的落戶和發展,增強產業發展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