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嬌嬌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資本流動日益頻繁,各地為獲得資本的“青睞”,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西部大開發”為我國西部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新疆作為全國面積最大的省份,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伴隨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建設,新疆對優化本地投資環境越來越重視。吉木乃縣作為新疆五類地區、國家級貧困縣,受到資金、人才、技術和管理水平的諸多限制,如何搶抓機遇,優化自身引資環境,提升引資能力,是吉木乃縣面臨的嚴峻問題。
關鍵詞:招商引資;投資環境;貧困縣;評價;優化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4-0112-01 中國圖書分類號:X703 文獻標志碼:A
1 吉木乃縣招商引資現狀
吉木乃縣是新疆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面臨著人才、資金、信息、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限制,招商引資工作存在一定難度和局限性。但因地處中哈邊境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東來西去、東聯西出”的貿易大通道,同時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采取“資源換產業”“投資拉動項目帶動政策驅動”等多種引資方式,成功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具體表現在:第一,招商引資發展迅速。2005年至今吉木乃縣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連續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第二,區外資金占招商引資到位資金比例穩定。2010年以來吉木乃縣區外資金占招商引資到位資金比例均在60%以上;第三,招商引資方向及定位進一步明確。吉木乃縣確定了綠色有機食品加工產業、清潔能源產業鏈、礦產資源深加工、裝備制造產業、現代服務業五大招商發展方向;第四,援疆、援吉工程拉動力強勁。作為吉木乃縣對口援建省市的吉林省,五年累計投入援疆資金1.74億元,實施援疆項目141個,極大推進了吉木乃縣社會經濟發展[1]。
2 吉木乃縣招商引資投資環境存在的問題
從吉木乃縣的自然環境、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五個方面研究分析,得出吉木乃縣整體招商引資投資環境較差,具體表現為:一是城鎮生態環境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政府職能轉變緩慢;二是政策環境優勢發揮不足,政策法規運行體制不健全;三是經濟環境體量小,發展遲緩,產業發展動力不足,經濟發展類型單一,經濟質量未有效提升。
3 吉木乃縣招商引資投資環境優化對策建議
基于吉木乃縣招商引資投資環境存在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優化改善。
3.1 強補城鎮生態環境短板
3.1.1 優化基礎設施。一是擴寬縣域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來源。解決資金渠道的單一局限性,尋找多元化資金渠道,加強吉木乃縣的基礎設施建設;二是科學合理規劃基礎設施布局。注重基礎設施科學規劃設計,精準定位基礎設施功能,同時做好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實現區域規劃的科學性與功能完善性。
3.1.2 改善政務能力。一是明確職能和責任。理清政府與市場、企業、社會的關系,明確政府在經濟活動中職責;二是優化政務環境,提升服務質量。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強化政府內部管理,形成工作合力。打造全面高效的信息共享平臺,使企業和市場、消費者實現信息互通,深化吉木乃縣對外開放格局。
3.2 放大政策優勢
3.2.1 用活國家地方優惠政策。一是用好用活各項優惠政策。深入學習研究政策,深刻領會政策實質,熟悉操作規范。二是結合實際用好政策。認真分析梳理吉木乃縣相關產業與政策結合度,形成切實可行的項目進行宣傳推介和引入,將政策優勢最大化。
3.2.2 創新招商方式。一是轉變思維,打破常規招商引資將引資作為重點的思維和模式,將“引資、引智、引技”三項并舉;二是創建多層次、廣渠道、全方位的招商網,借助專業機構和大數據,建立全國范圍內的招商網。
3.2.3 強化政策宣傳。一是盡快出臺對應的操作規范,及時向社會及公眾進行公開宣傳;二是加大對政策宣傳力度,特別是對符合條件企業應不折不扣予以兌現,樹立政府良好的誠信形象。
3.3 提升經濟環境質量
3.3.1 注重產業發展質量。針對一產發掘自身農牧產品獨特優勢,與先進的工業技術相結合,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二產依托本地風、光、熱資源開展綠色工業開發;三產旅游服務產業以重點項目為牽引,引導產業向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方向發展。
3.3.2 擴大對外開放水平。一是立足區位優勢,強化交通物流設施建設,推動公路、鐵路、航空及倉儲物流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吉木乃口岸物流承載力;二是搭建發展平臺。積極爭取積極“旅游扶貧實驗區”、雙邊溝通會晤機制等政策平臺支持;三是深化雙邊合作。進一步與哈薩克斯坦國東哈州、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地區加強合作,舉辦各類展銷會、貿易洽談會及招商推介活動[2]。
參考文獻:
[1]張榮娜.山西省招商引資投資環境評價研究[J].山西:中北大學,2014:05.
[2]丁杰.淺談我國招商引資的環境優化[J].時代金融. 2012,8(1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