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斐斐
摘 要:根據地表不同物質的光譜信息,高光譜遙感影像技術能夠有效提升遙感探測的能力,因此被廣泛的應用到農業生產、土地覆蓋監測等方面。作為遙感技術應用的重要方面之一,高光譜遙感技術為土地覆蓋分類監測提供了更加精確數據。因此如何借助高光譜遙感成像技術來實現對土地覆蓋的精度識別,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內容。
關鍵詞:高光譜;遙感技術;土地覆蓋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5-0122-01 中國圖書分類號:P237 文獻標志碼:A
在農業生產中土地是最為核心的因素,無論對于農業生產還是生態保護,土地覆蓋情況監測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傳統遙感技術無法實現對土地覆蓋的宏觀與動態監測。而高光譜遙感技術具有波段多、波寬窄、波段之間近似連續的特點,能夠為土地覆蓋提供更詳實的信息。因此在土地覆蓋監測中,能夠有效避免出現“異物同譜”或者“同物異譜”的現象,提升土地覆蓋監測質量。
1 土地覆蓋高光譜遙感影像技術實驗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土地覆蓋調查中選擇甘南地區,調查時間在2016年9月。在高光譜所覆蓋的區域內,選擇了26個0.5m×0.5m大小的地面作為監測點。對目標區域的地表覆蓋類型、植被情況等進行檢測。其中樣方中有草地覆蓋20個,裸露土地樣方為6個,水表樣方1個。通過不同地表物光譜特點對土地覆蓋情況進行分析。
1.2 地物標準波譜曲線獲取
在初步獲取的HSI數據中,由于受到大氣環境的影響較大,因此數據的精確度較差。因此為了消除這一影響,研究中借助ENVI軟件,對所獲取的高光譜數據進行大氣校正等技術處理。首先是借助ENVI軟件下的HJ的補丁直接讀取HDF5數據,獲取經過校正的數據。然后運用ENVI中Registration對各地表物光譜反射數據進行修正,減少遙感變形對數據的影響。例如在減少大氣影響的軟件處理中,是在ENVI中的FLAASH模塊下進行,有效的補償了數據中由于大氣影響而產生的誤差。在借助ENVI軟件的數據校正處理后,能夠更加精確的認知地表物質的光譜反射情況。進而結合LANDSAT TM-5影像和實測數據,對樣方內的高光譜圖像進行解讀,分析出植被覆蓋、水域以及裸露土地三類土地覆蓋類型。最后在樣方內隨機選取20個,獲得樣方內的反射率并計算各個樣方內的平均反射率,最終繪制出地表覆蓋物質的標準光譜曲線。
在數據分析中為了提高光譜分析的精確度,更加真實的了解地表物的光譜特征,因此在數據處理中要將曲線中的包絡線給予去除,然后歸集到同一光譜背景上。對光譜數據進行量化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吸收位置。二是吸收深度。三是吸收寬度。四是吸收對稱性。
2 數據分析與結果
2.1 不同覆蓋物的光譜特征
首先在植被覆蓋物的光譜特征中,植被覆蓋樣方的波譜曲線反射率在綠光范圍內是緩慢上升的走勢;而在波譜曲線平坦的區域,反射率則出現下降。在波譜曲線進入紅邊區域后,反射率則由11.77%上升至28.86%。近紅外波段是相對平坦的高反射率區域。綜合來看所選擇的樣方中由于植被覆蓋以草甸為主,因此對可見光波段的吸收能力較強,吸收位置678nm,吸收深度0.414,吸收寬度為162nm。
其次在水域覆蓋的光譜特征分析中,在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地表水吸收了幾乎所有的波段,吸收谷在所調查的樣方中也是最多的。例如在可見波光段,水面覆蓋有6個吸收谷。水面覆蓋的吸收主要在678nm,吸收深度為0.094,吸收寬度是178nm。這與其他學者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差異,經過分析后發現水份的反射率一般在6.0%以下,但是由于所調查樣方的水域中存在一些雜物,因此反射率達到了10%左右。
第三是在裸露地表的光譜特征分析中,發現無覆蓋物的裸露土地反射率在20%左右,具體來說在綠光波段反射率逐漸上升,一直到紅光波段出現穩定。裸露土地的光譜曲線在可見光波段共有5個吸收谷點,在近紅外波段有3個吸收谷點。吸收深度與吸收寬度在711nm達到最大分別為0.054和94nm。
結束語
經過數據的分析和對比發現,所調查的樣方內綠植覆蓋與裸露土地、水域覆蓋的光譜曲線具有明顯的差異。因此高光譜遙感技術在土地覆蓋監測中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但是在研究中也發現,對不同品種綠植覆蓋由于分辨率的影響,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未來研究中不斷深入。
參考文獻:
[1]李娟,陳超,王昭.基于不同變換形式的干旱區土壤鹽分高光譜特征反演[J].水土保持研究,2018,25(01):197-201.
[2]楊雪飛,吉春容,高淑敏,郭燕云,王雪姣,王森.高光譜遙感在草地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北方農業學報,2017,45(05):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