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俊明
摘 要:隨著科技東莞、機器換人等工程的實施和穩步推進,東莞市在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上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部分傳統企業仍在轉型與創新的出路選擇上徘徊。本文分析了東莞市技術創新發展現狀及其主要問題,對東莞市技術創新驅動發展政策提出了相關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技術創新主體;研發投入;成果轉化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5-0128-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273.1 文獻標志碼:A
東莞市自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高新技術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果。本文從技術創新主體、技術創新研發投入及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三個層面分析其技術創新發展現狀,總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 東莞市技術創新主體發展現狀
企業是參與技術創新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東莞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推動下,大多數高新企業成長快速,實施“創新主體培育”工程是東莞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點措施,政府部門通過政策引導,大力支持創新創業型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市場主體的建設和發展,推動了創新型企業及其它創新隊伍的不斷成長與壯大。
2016年東莞市高新企業由2014年的755家快速增長到2 028家,引領和支撐了市場主體的創新發展,作為參與創新的重要成分,東莞市已具備了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良好載體,大量企業在創新征程上蓄勢待發。
2 東莞市技術創新研發投入現狀
全社會研發投入經費占GDP比重是衡量城市創新投入的重要依據,國際上通常用這一指標來衡量一個地區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本文選取全社會研發投入經費占GDP的比重作為技術創新活動考量指標,對技術創新活動領域發展現狀進行考察。
東莞市技術創新投入不斷增加,自2011年社會研發投入經費占GDP的比重逐年遞增,2016年較2011年增加0.9個百分點。說明,東莞市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在逐步增強,但是占比增幅不足1%,說明東莞市對科研投入仍然較少,對技術創新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
3 東莞市技術創新轉化情況
3.1 技術創新產業產值分布
從東莞市2015年五大支柱產業產值來看,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占比近55%,占據了大半江山,除電氣機械及設備企業占比為22%以外,其余四個支柱產業占比從5%~10%不等。說明產業發展不均衡,從側面說明技術創新在各行業的資源投入和經濟效益不均衡。
此外,根據《2016年東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工業五大支柱產業實現增加值1 952.24億元,而占比最大的電子信息企業實現增加值974.28億元,占比達49.9%,增長率幾乎全由電子信息企業帶動。可見,以上五大支柱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增速存在發展失衡的情況,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五大支柱產業已經不滿足經濟規模大、產業關聯度高、支撐作用強、市場擴張能力強、經濟效益相對顯著等作為支柱產業的特征要求。
4 技術創新發展對策分析
4.1 科研資金投入
加大科研資金投入,能更加有效的吸引聚集高端人才,防止人才流失,知識隨之遷移外流,促進本區域知識存量的增加,引發促進量變積累向質變飛躍的過程。有吸引力的科研資金投入政策,能有效的提高R&D人員參與技術創新活動的積極性,增強更好的為本區域服務的意愿,進而逐步提高本區域的技術創新能力。
4.2 資源配置
通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技術創新在各方面的均衡發展,包括地域均衡、人才均衡、產業均衡和技術均衡等。通過區域與人才均衡政策、產業均衡政策與技術均衡政策的制定與實施,能有效優化資源配置,逐步改變東莞市產業發展不均衡的現狀。
4.3 創新激勵政策
東莞市政府和行業組織要出臺相應措施鼓勵創新主體主動承擔人才培養的義務,同時,政府要推出針對技術創新的考核制度和職業認證制度等。制定、健全和落實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提供專利授權綠色通道等相關政策,保護愿意參與技術創新活動的R&D人員的切身利益,并通過政策刺激創新人才和創新主體更好的為技術創新服務。此外,政府應通過設立科研成果獎等激勵措施,給予參與技術創新活動的R&D人員相應的獎勵,留住創新人才,激勵創新人才更積極的從事創新活動,促進了科技轉化。
參考文獻:
[1]W.W.Rostow.The Economics of Take-Off into Sustained Growth[M]. Macmillan;1963.
[2]Tiers Monde.A.O.Hirschman,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Ekonomisk Tidskrift.1958, 50(199):1331-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