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以及社會體制改革的深化,許多中小型企業應勢成立。在如此的大前提下,中小型企業由于其規模較小,為規避財務風險、加強企業管理、使企業得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取發展,如何提高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成為了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將從財務會計管理當中存在的問題出發,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問題;對策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8-0084-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275;F276.3 文獻標志碼:A
1 中小型企業在財務會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財務會計管理的監管機制不足
現行的財務會計監管主要由會計審計部門負責,而審計部門作為企業內部控制的形式之一,從屬于企業內部的監控部門。為加強企業對財務的管理,完善的內部審計機制的構建,將是企業對財務會計管理進行有效監控的必要手段。通常,健全且合理的審計機制,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更能夠促進企業的全面發展。
1.2 企業的財務預算的管理機制不足
受制于企業規模,中小型企業對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往往低于大型企業。在中小型企業中負責財務管理的人員在專業素質及專業技能上,與大型企業具有一定差距,而由于中小型企業規模和誠信度方面存在劣勢,信貸的程序更為繁瑣。因此,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與對預算的管理更為重要。中小型企業對于預算管理的缺乏,表現于對財務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偏低,缺乏對會計預算的約束,從而導致企業的預算與決算出現較大的偏差,進而影響企業的經營決策。
1.3 財務會計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不足
由于我國的中小型企業大多是家族式企業,管理者為了個人的私心,或是其他原因,通常將親屬委任以財務管理的崗位。然而,管理者的親屬幾乎不具有相關的專業能力。同時,專業素質在財務會計管理的工作中尤為重要,不僅要求從事者掌握財務會計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包括涉及財經法、管理學、會計專業、會計電算等方面的知識,更要求財務會計管理人員具有分析數據、與人溝通、書面寫作等能力。
1.4 對財務會計管理的風險意識不足
由于中小型企業自身發展底蘊不深,故而在經營決策過程中對財務管理的風險意識較低。盡管中小型企業的周轉資金有效,經營成本也遠低于大型企業,但是在綜合實力上仍遠弱于大型企業。
2 針對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2.1 學習財務管理的先進經驗
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借鑒成功的同類型或其他類型的大型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經驗,引入完善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同時,在借鑒的過程中,應注意通過合理的調整,采用更加現代化的科學的管理模式,契合企業本身的特點,取長補短,爭取構造出適用于自身企業發展的更加合理的財務會計管理體系。
2.2 健全企業財務管理制度
為了建立更加有效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中小型企業需要更加重視財務會計管理,正確的認識增加利潤的途徑。通過調查發現,中小企業通常僅在年終進行財務結算,財務人員年終工做負荷過高,容易引起各種財務中的問題。
2.3 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
由于財務會計工作對專業素質的要求較高,需要從事人員必須持有會計相關的從業資格證書。出于對工作內容涉及財經法、管理學、會計專業、會計電算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因此從業人員應熟練掌握財經法規,并能夠嚴格按照會計法規進行正確的會計核算,同時能夠熟悉工作內容的其他相關知識。為提高從事人員的素質,適應社會向互聯網+的轉變,可以通過定期培訓的方式,使財務會計管理人員,能夠擁有更高的專業能力,更好的掌握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進而更好的完成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提升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水平。
2.4 建立風險預警系統
企業風險必然存在,而礙于中小型企業規模不足,中小型企業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也較低。創立合理的風險預警系統,可以規避部分風險,在無法規避的風險中,也可以采用更加合理的預案,以降低企業的損失。而風險預警系統的建立與財務管理工作密切相關,通過財務會計的工作,可以更好的預測企業所面臨的風險,進而幫助企業進行決策。
結束語
中小企業在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著監管機制不足,重視程度不高,從業者水平較低,風險缺乏預案等諸多問題,對此,采取相應的舉措,可以有效的提高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效率,進而促進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童林初.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7,(24):116-117.
[2]譚艷霞.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9):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