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敘事是指在講真實教育故事的基礎上,對故事進行感悟和反思,發掘或揭示內隱于事件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經驗,給人以啟迪。
相對于艱澀呆板的教育理論而言,教育敘事將道理隱含在故事里,在娓娓道來的同時浸潤教育理論,達到潤物無聲之效。
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開始運用這種方式進行教育教學研究,通過教育敘事來總結自己的育人經驗,反思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
事實證明,作為一種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教育敘事符合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實際。另外,其獨特的育人價值,也讓更多教育工作者青睞。教育敘事具有多重價值,如升華道德行為、生成教育智慧、加深教育理解、激發想象力、引領教育評價等。
我們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來闡述教育敘事研究的價值。
第一,通過教育敘事研究,教師能更清楚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育人狀態。敘事研究要對所發生的事進行回憶和收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重新進入事件發生的情景之中。如此,當時那些容易忽略但有研究意義的教育細節很可能會引起教師的重視和思考,從中發現一些之前沒發現的問題,萌生一些新的想法,從而進一步認清自己的育人真實狀態。
第二,優化教師的教育行為。教育敘事研究中,敘事主體對事件進行敘述并不是目的,只是研究方法,重點在于反思。通過反思、體驗,教育者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相應的調整、完善,使自己的教育更加奏效。這實際上也是通過教育敘事優化教育行為的過程。
第三,提高教師的寫作能力。由于教育生活的豐富性、復雜性,教師每天都要經歷很多瑣碎的事件,如果其中有價值的故事沒有通過物化形式保存下來,很容易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從他們的記憶中消失。如此,教師就失去了一個很寶貴的寫作資源寶庫。而教育敘事研究可以明顯改變這種狀況。
這是因為,教育敘事研究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便是敘事主體把發生在身邊的或親歷的轉瞬即逝的有意義的教育故事通過物質載體存留下來,成為永恒。在這個過程中,教育者要善于捕捉教育生活中富有意義的瞬間,把它們記載下來,作為寫作素材,同時,他們的觀察能力得到強化,從而在教育生活中發現更多有意義的事件。
從德育的角度看教育敘事研究,其優勢也相當突出。我們經常講,德育要避免說教,教育敘事作為一種“不講道理”的教育學,倡導為學生理解道德知識和各種規則提供一種人際的、情感的、想象的和講故事的方式。而這些發生在學生身邊的道德故事比那些遠離自己實際生活的歷史偉人或道德家的故事更容易使學生獲得親身的體會,并產生知、情、意、行等多方面的德育合力,激起道德共鳴。
所以,對于我們的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進行教育敘事研究尤其重要。
李鎮西在其主編的《新教師成長日記》叢書序中說:“如果硬要說我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樣的話,那就是我對體現教育的愛、執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進行了些思考,并把它們一點一滴地記載了下來,還寫成了書,僅此而已。”
如此,讓我們帶領學生,在教育故事中體驗一種完美而幸福的教育生活吧。
(作者單位:湖北長江報刊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