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緒冬
摘 要:在我國目前的社會經濟背景下,房產稅改革勢在必行:它不僅是完善我國稅制結構和優化地方財政收入結構的需要;也是縮小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的需要,更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需要。本文對房產稅改革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探討與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個人的看法。
關鍵詞:房產稅;征稅范圍;稅制結構;稅率設置;制度完善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3-0100-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志碼:A
1 社會背景
自從2011年1月28日,重慶和上海兩地開始房產稅改革試點之后,此舉引發了激烈的討論,大多數人都更加關注房產稅的開征能否抑制日益上漲的房價。本文旨在通過綜合分析許多學者的研究成果,嘗試找出問題所在,然后總結出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以此來完善現在的房產稅制度。
2 房產稅的定義及意義
我國從1986年開征房產稅,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征稅時只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方式即可。征收房產稅的最終目標能夠歸納為兩點:一點是抑制房價,穩定當今的房產市場,有效地遏制投機炒房行為,從而促使社會財富的公平分配;另一點是提供相對穩定的地方財政收入,使地方政府擁有足夠資金來開展社會工作和建設公共設施。
3 房產稅改革的困境
3.1 征稅范圍過窄
從征稅范圍分析,房產稅主要針對高檔住宅和部分第二套住房征收。但是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的征稅范圍都是包含了所有的個人住宅,并不會只針對高檔住房或是低端住房中的單獨一個種類。
3.2 計稅依據不合理
房產的價格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其是動態變化的,比如住房所處地段差別,附近配套設施的完備程度不同等。怎樣準確的擬定評估房產價值,對所有房產進行價值評估也是相當大的工作量,以及同時帶來的資金投入、實際運行時是否還能貫徹公平原則等都是當前急需走出的困境。怎樣區別存量房和增量房的征稅標準?家庭住宅的免征范圍根據什么標準設定?這些問題都有待解決。
3.3 房產稅稅費復雜
我國目前與房地產相關的稅種繁雜,重復征稅和稅率不合理問題都是當前面臨的困境。其一在房產開發環節,因為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建立在房產稅之前,企業在支付土地出讓金獲得土地使用權之后,還要交納相當于租金的城鎮土地使用稅,重復征稅很明顯。其二在房產交易環節,購買房產年以內的賣方,如果再次進行交易,還得按交易總額繳納5.5%的營業稅。其三在房產保有環節,現行的房產稅難以得到大眾的認可,租房方面也有一些原因,所以增加稅收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4 房產稅改革的建議
4.1 擴大征稅范圍
根據房產稅改革試點之后發現的問題,擴大征稅范圍是很重要的,對存量房與增量房在同一時間征收房產稅有許多好處:第一,同一時間對增量房和存量房征稅,才能公平地維護每個納稅人的權益。第二,有效的增加二手房市場的供給。第三,對存量房和增量房都征稅,如此全面的征稅范圍可以避免改革政策對房地產市場造成的沖擊。第四,只有征稅范圍足夠大,才能更全面的覆蓋納稅人,減少偷稅漏稅的可能性。
4.2 合理實行差別稅率
應該學習國外的經驗,實行浮動稅率,期間性的設置新稅率來征收房產稅,盡量讓投資者無從下手。。當然房產稅的改革還是更加依靠國內中等收入群體的支持。中等收入群體是國家稅收收入穩定的保證,因此在設置差別稅率時,應該更多地結合中等收入群體的實際情況。
4.3 建立和完善稅收征管配套制度
從前面借鑒的國外經驗可以得知,一般房產稅都是以房產評估價值作為計稅依據的。評估價值更具有權威性,主要還是因為相較于交易價格而言,評估值會參照更多的客觀條件,考慮多方面因素。不過,要想評估價值更具有參考價值,那么就必須得定期做出新的評估,房產稅才能順利地以評估價值為計稅依據開始征收。
結束語
雖然本文提出了房產稅改革所面臨的困境和相關的解決辦法,但是總的來說,房產稅改革還是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理,畢竟在改革的道路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克服,不但要整頓出符合國情的更為簡化的房產稅稅收體系,還得完善房產稅相關的配套征管制度。綜合來說,房產稅改革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關系著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問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來不停完善。未來的房產稅改革應該考慮更多問題,不斷改善,才能真正發揮稅收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實現建立穩定、公開公共財政愿景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