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湛洋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諸多方面的改變,消費的不斷升級,也吸引了更多人對投資理財的重視。高中生雖然并未正式步入社會,但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有必要在此階段養成合理的理財觀和消費觀,受制于社會經驗和心智發展程度,很多高中生并不具備理財的觀念和正確方法,存在一定認識上的誤區。筆者認為,對高中生進行理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將以高中生理財和消費觀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幫助高中生樹立正確理財觀和消費觀的合理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高中生;理財觀;消費觀;問題解決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3-0101-02 中國圖書分類號:G635.5 文獻標志碼:A
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人們從以往的傳統消費觀已經過度到當下的超前消費習慣中,消費人群也開始越來越年輕化,很多高中生作為九零后、零零后也受到了當下消費觀的影響[1]。由于高中生缺少社會經驗、心智發展還未成熟,消費觀和理財觀也非常容易出現偏差,當下我國的教育仍然是以應試教育為主,缺少對學生的“財商”教育,這一點西方國家非常重視對學生的財商教育,從小就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觀。筆者認為,對高中生進行消費觀至關重要,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在對高中生進行理財教育時,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也要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促進高中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
1 當下高中生消費現狀分析
1.1 高中生消費自主性分型
當下的零零后高中生多為家中獨生子女,消費觀念也與上一代人完全不同,從數據調查中可以看出,有過半的高中生認為自己可以較好地支配零用錢,并且認為自己的零用錢很可觀,有35%的高中生認為自己基本能夠實現對零用錢的支配,只有9%的高中生認為自己目前尚不具備支配好零用錢的能力。從過半的人數上看,當下的高中生在零用錢支配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并且對自己的支配能力較為自信。
1.2 高中生消費水平分析
在沒有進入社會之前,高中生并不具備獲得經濟收入的能力,大部分零用錢來源均為父母所給或者是壓歲錢,因為缺少經濟收入,所以很多高中生都并沒有樹立起合理的消費理念,經常會出現高消費的情況[2]。從高中生消費的產品上可以看出,有過半的高中生用自己的零用錢購買手機,并且手機的品牌均為蘋果、三星之類的一線品牌,調查中顯示,只有14.5%的高中生認為手機是沒有必要的,可見手機已經成為高中生零用錢支配中的主要消費品。
2 當下高中生理財現狀分析
由于高中生還沒有穩定正式的消費來源,所以在理財方面,基本上大部分的高中生都沒有固定的存款,從2014年的一項對高中生理財方式的調查上可以看出,只有16%的高中生有5 000元左右的年存款,62%的高中生有1 000元左右存款,平均高中生的存款數額為2 700元左右[3]。這些存款一般都是通過節省零花錢、壓歲錢的方式獲得,還有部分高中生將兼職收入作為儲蓄進行保管,但也可以看出,大部分高中生已經對理財有了一定認識,并且具備了最基本的理財能力,將理財作為資金規劃的一種。
在高中生理財方式上也可以看出,高中生群體普遍為穩健性理財,半數以上的高中生選擇親自保管現金,只有34%的高中生將存下來的錢放置在銀行中,高中生群體中也有10%將存下的零花錢作為投資使用[4]。從這點上可以看出,高中生更傾向于將資金進行保守式監管,將資金作為投資的高中生仍屬少數,理財的觀念在高中生群體中仍不是主流,大部分還是較為落后的理財觀念。
3 高中生理財和消費觀念問題分析
3.1 高中生消費觀念問題分析
消費過高、消費心理缺乏引導是高中生消費現象中的主要癥結。在消費過高的問題上,大部分高中生缺少對資金的規劃,除了像手機這種大額消費之外,日常持續的開銷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例如很多高中生喜歡買零食,每天消費10元,月花費就是300元左右。
消費心理的不成熟和學生的年齡段特征有關,青春期的學生處于叛逆期,具有消費從眾、攀比等不良消費心理,而且因為缺少社會經驗和經濟收入,很多高中生盲目追求品牌和時髦,忽略產品的真實效用,相信夸大其詞的廣告宣傳,這一點也造成高中生的消費過高現象。
3.2 高中生理財觀念問題分析
在理財方面,很多高中生都缺乏這方面的引導,很多高中生因為無財可理所以就覺得理財離自己很遙遠,缺錢了就管父母要,學習才是第一要務,卻不明白理財觀實際上是消費觀的一種體現[5]。教師和學校也缺少對學生理財觀的重視程度,在教學過程中也缺少必要引導,更加導致學生在這方面認識的缺失。
其次,因為高中生理財的基數較小,所以理財的收益也并不大,所以很多高中生認為理財沒有什么意義,不如掙錢更能帶來經濟收益。
理財方式也體現了高中生的理財觀念,高中生普遍認為將零花錢放到銀行最保險,缺少對其他途徑理財的認識。總而言之,高中生缺少理財觀念的引導,實際上進行理財教育是為了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財富觀,讓學生能夠具備一定的經濟自控力,養成理財和自我管理的習慣,而這部分正是我們的教育缺失。
4 樹立正確的理財與消費觀念途徑
4.1 通過校內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高中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中,教師是學生的第一引導者,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財商”培養,讓學生能夠從錢幣的形成歷史開始了解,認識到貨幣通行過程中需要哪些環節,對學生進行最為基本的財富知識傳授。在此基礎上,讓高中生能夠認識到消費和理財應當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正確的消費觀引導下進行理財,才能夠使財富增值。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列舉一些不良資金陷阱,對學生進行財產安全教育,尤其是當下移動端點對點支付的流行,很容易進入各種資金圈套中,通過對正確消費觀和理財觀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對這些危險行為主動說不。
4.2 通過模擬競賽改善高中生的消費觀念
高中生仍然需要以學習為主,進入社會實踐的機會較為有限,此時教師可以采用模擬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理財運作中,通過正確的示范以及合理化競爭,讓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理財和消費觀念[6]。在競賽過程中,教師可以分配給學生一定的虛擬資產,讓學生首先確定個人理財預期,然后提供不同的理財方法,讓學生進行選擇。在舉辦競賽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貨幣有更為直觀的認識,也能夠讓學生切身體驗理財對個人資產的重要影響,對于高中生來說,通過未雨綢繆的理財教育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珍惜財富的不易,也能對自身的消費進行反思和重新規劃。
結束語
對高中生進行消費和理財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財富觀,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從這個層面上看,理財教育對高中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對高中生理財習慣的培養可以從記賬的細節做起,將每一筆收入記錄下來,總結自身的消費習慣,無論消費數額大小,都能做到心中有數,這種消費習慣的培養也能夠約束高中生進行一些沒必要的高消費,通過對自己資金的合理安排,用小錢解決大問題,而不是作為虛榮和從眾消費,量入為出地進行自我管理。
參考文獻:
[1]徐正琦.高中生消費習慣和理財觀念調查報告[J].財經界:學術版,2016(22):85-85.
[2]鄭文欣.高中生消費行為和理財觀念現狀研究——以西安市GX一中學生為例[J].消費導刊,2016(1):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