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震宇
一、 學情分析
本教案適合基礎一般的八年級下學期學生。本課引入作家袁傳偉的《難忘母親》,該文倒敘手法突出,值得學習。八年級的學生已在上學期學過了題材類似的文章——鄒韜奮《我的母親》,他們對如何抒寫真摯、深沉的母愛有一定的了解,通過本課的學習,進一步幫助學生開闊閱讀視野,提升寫人記事的技能。
二、 理論支撐
項目學習教學法是實現課堂教學優(yōu)化的一個重要路徑。“項目學習”具備任務、活動、評價、作品4個要素。在課堂教學中,應把握這4個關鍵詞,注重對課堂進行有效管理。
三、 教學目標
學習本文倒敘的寫作手法;理解作者對母親的無限懷念之情。
四、 重難點
按照正常的時間先后順序重新編排文章情節(jié);體會在倒敘中作者對母親真摯、深沉的思念。
五、 教學方法
文本研讀法。
六、 教學設計
關鍵詞1:任務。
師:法國大作家莫泊桑說過:“人世間最美麗的情景是出現在當我們懷念到母親的時候?!弊骷以瑐鱾デ嗄陼r代經歷坎坷,是母親幫他一路跋涉,不斷進取。雖然他的母親現已離世,但作者卻時時思念著母親。作者為何如此難忘?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走進文本。
教師范讀文本,學生聽讀并作圈點勾畫。讀畢,學生再次瀏覽課文,自由表達初讀感受,其余學生評價。教師隨文正音。
師:看得出大家對作者所表達的深沉的母愛不難理解。但有好多同學都在“預習單”(出示PPT)中反映作者寫得有點亂。真是這樣嗎?這節(jié)課我們來給文章做個“重新編排,理清頭緒”。希望同學們開動腦筋,群策群力。
(反思:任務是學生活動的目標。項目任務的設計必須讓學生“觸手可及”,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習興趣。為文章“重新編排”,就是要打破原有的段落安排,重新排列次序。這勢必會提起學生的興趣,進而產生主動探究、主動發(fā)問的態(tài)勢。)
關鍵詞2:活動。
活動1:細讀課文,把握節(jié)點。
師:請同學們閱讀全文,找出文中所有表示時間的詞語。
教師巡視,學生都能很快找出。教師補充時間節(jié)點:三年困難時期(1959至1961,作簡要說明)。通過引起學生對文章中表示時間詞語的注意,為下面重排段落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教師小結,請學生代表板書如下:今年清明→六年前的夜晚→三年困難時期→1977年教改→成年后→如今。
活動2:歸納事件,重排語段。
師:剛才大家對幾個表示時間節(jié)點的詞語都抓得很準,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從這幾個時間節(jié)點中分別找出哪些事表現了母愛。
本環(huán)節(jié)注意事項:①課前已分好小組;②提醒學生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③各小組推選一位學生做好筆記并回答。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暢所欲言。學生回答,教師小結:今年清明(懷念母親)→六年前的夜晚(母親無言的囑托)→三年困難時期(母親慈愛的教誨)→1977年教改(母親諄諄的教導)→成年后(母親無私的幫助)→如今(懷念母親)。
師:請把包含上述時間節(jié)點的語段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重新排列。
各小組都能排出如下順序:三年困難時期→1977年教改→成年后→六年前的夜晚→今年清明→如今。
活動3:聚焦區(qū)別,探究緣由。
師:請同學們將重新編排的文章與原文比較,看看有什么不同?
各小組開展合作探究。教師提示學生畫年代進程圖進行比較。
學生代表發(fā)言:①重新編排后的是正常順序;②從“今年清明”至“六年前”,這3小節(jié)是“倒敘”;③“三年困難時期”至“成年后”與“六年前”,這4小節(jié)又形成了“倒敘”;④這篇文章是倒敘中有“倒敘”。
活動4:適時拓展,增進理解。
師:同學發(fā)現得很好,這種“倒敘”寫法,其實在我們學過的課文中也有,有沒有同學記得?(出示PPT。)
PPT呈現:
① 我是一個植物學家。好多人很羨慕我,要我談談小時候刻苦學習的故事。其實,那時我是一個出名的“淘氣鬼”。[(七(下)《三顆枸杞豆》]
②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八(上)《背影》]
教師向每組發(fā)放以上兩篇文章的原文,幫助學生回憶。
師:同學們能不能說說以上語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師生交流。教師點撥:《三顆枸杞豆》的開頭先交代要回憶的人的身份和主要特征,然后按時間順序展開回憶;《背影》的開頭用“最不能忘”一詞突出回憶。
師:《難忘母親》中作者沒有按照正常的順序來敘述全文,這種倒敘的手法,對文章又起了什么作用?請思考回答。
各組開展探究并做好記錄。
(反思:活動是學生參與的途徑,以自主、互動為特征。項目學習課堂注重在學習方法上由“聆聽”轉為“互動”,讓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接地氣”的雙向互動,這對于強化學生自主學習,開拓學生思維,大有裨益。)
關鍵詞3:評價。
各組代表就《難忘母親》中“倒敘”手法運用的好處與全班交流。教師點評學生發(fā)言,小結如下:重新編排的文章顯得平淡無奇,原文能更加深切地表達出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教師出示PPT:運用倒敘時的注意事項——①倒敘中以順敘為基礎;②注意順敘與倒敘間的銜接;③不可為倒敘而倒敘。(文章所反映的事件歷時較長,情況又較復雜,才適宜用倒敘。)加深學生對倒敘手法的理解。
(反思:評價是學生發(fā)展的導航。在評價中,教師首先要欣賞每一位學生,找出他們發(fā)言中的亮點;其次,運用多元評價,還可自評和互評;再次,進一步明晰評價指向,把學生正確的觀點清晰地總結出來。)
關鍵詞4:作品。
師:請各組利用一周時間,做好后續(xù)研究工作,重點做好3件事:①各組收集3-5篇運用倒敘手法的文章,老師將幫助同學們編訂成冊,以供專題學習;②閱讀《懷念紅狐》一文,理解作者的倒敘手法及表達的情感,寫一篇200字的讀后感,重點說說“倒敘”運用的好處;③寫一篇記敘文,嘗試運用倒敘手法,600字以上。老師將在班級園地與學校微信中作推薦。
(反思:作品是學生成果。要本著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對于組內需要幫助的同學,可以安排他完成較為簡單的工作;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要鼓勵他在小組中承擔組織與指導的任務,從而保證全組有質量地完成作品。)
綜上,將項目學習教學法引入課堂,賦予學生一個能動的角色,即問題的解決者、探究者、記錄者和評價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使課堂教學取得更大的實效??梢哉f,項目教學法是實現課堂教學優(yōu)化的一個重要路徑,本課也是對寫作教學的一次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