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磊 向前程
[摘 要]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城鄉一體化程度越來越深,“90后”群體大多數已經步入社會,他們已參加工作或開始創業,有的已結婚生子。同時,“90后”的父母也在一天天地變老,由此“90后”群體養老問題也受到極大的重視。本文通過對城鄉一體化背景下“90后”養老問題的分析,在城鄉一體化背景的大趨勢下,為“90”后群體的養老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90”后;養老問題
[中圖分類號]D669.6 [文獻標識碼]A
1 城鄉一體化背景下“90后”養老問題分析
1.1 個人層面
“90后”的自身特點與時代特征均充滿朝氣。在我們的調查中,49.3%的“90后”表示目前不想擁有一個穩定的工作,想去大城市鍛煉自己,當自己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后接父母到大城市養老。一方面,隨著中國城鄉一體化的快速推進,中國城鄉差距的巨大鴻溝慢慢得到了彌合。城鄉一體化雖然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但其建設仍需要生產力的發展帶來的資金、技術等各要素的支持才能實現。另一方面,“90后”又是比較活躍的“新生代”公民,他們急于走出城鄉差距的窘境,還沒意識到城鄉一體化對鄉村養老資源的巨大反哺,逐步減小的城鄉養老差距,還沒得到“90”群體的充分信任與重視。
1.2 社會層面
第一,企業的盈利性質。作為理性經濟體,企業的盈利性與養老產業的公益性與公共性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一方面,“養老投入規模大,回報周期長,資金流動性大”。另一方面,政府許多優惠扶持政策不到位,高額的養老建設用地、繁雜的審批手續等都嚴重制約了企業參與養老的積極性。第二,非營利組織地區資源不均衡。資源分配不均已成為城鄉一體化過程的一大障礙,主要表現在我國沿海發達地區比內陸地區的非營利組織完善、服務質量高,城市比農村非營利性組織完善、服務質量高,同樣關于養老非營利組織,沿海發達地區優于內陸地區,城市優于農村。
1.3 政策層面
第一,城鄉養老差距亟待縮小。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致使我國的養老制度選擇了“重城市,輕農村”的發展道路。城市與農村的社會養老制度以戶籍為依據,割裂開來,互不融通,各自封閉。第二,“90后”時代特點頒布相應的政策。正如前文所述,“90”后群體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壓力,一方面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多數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是相應的也增加了教育成本,延緩了進入社會的時間。另一方面,加快的工作節奏,使“90后”越來越難拿出更多的富余時間來贍養父母。所以,“90后”養老,需要政府政策企業規章制度的支持與引導。
1.4 科技層面
城鄉一體化伴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近年來,隨著物聯網的不斷普及,智能設備、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老年人需求的日益多元,全國老齡辦于2012年提出“智能養老化概念”?!爸悄莛B老是以互聯網、物聯網為依托,集合運用現代化通信與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老年服務行業技術和智能控制技術,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適服務的現代養老模式”。然而,當前的智能養老模式需要進一步完善。
2 城鄉一體化背景下“90后”養老問題解決措施
2.1 社會養老體系完善化,服務專業化
首先,政府需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一方面政府要“簡政放權”,降低社會養老的門檻;另一方面,政府要采取相應政策,不斷激勵社會力量的參與。其次,企業、非盈利組織等要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第一,社會養老組織要遵循國家法律法規,不斷提高養老的服務水平和質量;第二,社會養老主體要發揮各自優勢,實現社會養老最優化。第三,“90后”群體是城鄉一體化養老的受益者,完善的社會養老體系與專業的養老服務,將減輕“90后”群體養老的壓力,他們作為社會建設的新生力量,積極主動參與社會養老工作,既可緩解就業壓力,也能為養老行業注入新生動力。
2.2 建立“90后”養老的政策或措施幫持
養老要制定宏觀的養老政策來推動養老事業的進步,同時也要制定具體的實施政策?!?0后”作為養老的新生份子,需要養老政策和措施的幫扶。第一,要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0后”的價值選擇呈現出多元化。但無論社會怎樣進步,對“尊老愛幼”傳統的弘揚必不可少;第二,提高“90后”的生活、房屋、子女生活教育等國民基本生存需要補貼。第三,無論是政府、企業或其它組織,要能夠制定人性化的規章制度,為“90后”提供時間保障。
2.3 減小區域科技之間的不平衡
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當前養老科技區域之間還存在著差距,例如當前的智能養老模式不僅需要進一步完善,而且還存在著城鄉差距、地區差距、觀念差距。一方面利用科技發展成果平衡有限養老資源與巨量服務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力量減少高科技養老地區間的不平衡狀態。首先,政府要大力提倡高科技養老,為高科技養老提供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政府要協調好區域間的高科技差距,充分發揮發達地區的優勢,帶動落后地區的養老科技的發展;其次,社會養老組織或企業一方面應不斷更新科技設備,發掘潛在養老需求市場,另一方面,養老組織或企業要有社會道德感,合理合法參與養老。最后,各個地區要主動研發適合本地區的養老模式,不斷實現養老的高服務、高質量。
[參考文獻]
[1] 余夢秋,諶潔.城鄉一體化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研究述評[J].經濟研究導刊,2011(28).
[2] 吳高連.中國保險業未來發展五大課題[N].中國保險報,2013-07-11.
[3] 朱勇.智能養老[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