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括
[摘 要]隨著中國進入經濟新常態,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是當代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存在明顯的滯后性,無法適應當前改革的主流語境。政治為經濟服務,隨著經濟發展的不斷變化,政治制度也需要做出相應的改革,否則就滯后于經濟發展。本文首先分析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現狀,然后分析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改革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嘗試探究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改革趨勢。
[關鍵詞]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改革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D621 [文獻標識碼]A
浦興祖(1999)在《當代中國政治制度》一書中,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當代中國的各項政治制度,比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選舉制度、政治參與制度等。黃衛平、陳文(2008)在《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現狀及其成因淺析》一文中,提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進行不斷推進,產生許多新理念,但是實際可行性措施比較少,同時認為政治體制體制改革的著力點在于提升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并將政治體制愛改革融于和諧社會發展之中。史成虎、張曉紅(2013)在《當代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困境與進路》一文中,指出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改革的面臨的難題是60多年形成的路徑依賴,需要從黨政關系、改革理念和權力制約等方面構建有效的政治體制改革路徑。
1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現狀
當前中國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選舉制度、國家行政制度、國家公務員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及政治協商制度等。中國政治制度已經實施了60多年,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路徑依賴,隨著中國社會發展變化巨大,當前中國的政治制度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
2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改革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新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轉變,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改革勢在必然。同時,中國現行政治體制中存在的權力過于集中、機構臃腫、官僚主義以及缺乏有效監督等問題,不僅導致了經濟發展遲緩,貧富不均加劇,更滋生了腐敗現象,而腐敗危害的嚴重性,彰顯了加快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由此看來,政治體制改革刻不容緩。
2.1 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內在要求的日益強烈,政治體制必然需要進一步滿足和實現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權利的全面發展,并以健全完善的法治精神和法制秩序保障之,最終要確立起科學、民主、文明、法治、充滿活力、能持續發展的政治體制。然而,近期以來,我們卻看不到政治體制改革面臨的這種轉換和發展,導致累積起來的問題逐漸增多。這從現行政治體制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特別明顯的問題。
2.2 中國現實和轉型發展的需要
改革開放30年,我國已成功地從蘇聯模式社會主義轉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由于經濟文化欠發達,還處于初級階段,中國的轉型尚未結束。尤其是政治體制,從高度集權專斷轉向高度民主政治仍在進行之中。脫離了轉型期的現實和轉型的基本任務,奢談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執政黨和執政者一定要認識到,治國只有兩種根本對立的政治制度,一為專制制度,一為民主制度,尚找不出第三種來。當代中國政治制度需要走向高度民主政治勢所必然。執政者要有宏大政治抱負和科學價值判斷的視域,堅定不移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3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改革趨勢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制度建設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黨內民主更加廣泛,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全面展開,愛國統一戰線鞏固發展,民族宗教工作創新推進。
3.1 加強法制建設,推動依法治國
十九大報告指明了新時代發展的方向、目標和任務,其中貫穿著大量法治的精神和要求。推動依法立法、執法、司法,加強法制建設,推動依法治國。深入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相互建設,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全面增強全社會法治觀念。
3.2 從嚴治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十九大報告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提出要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推動全黨尊崇黨章,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層層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
3.3 健全民主和政治體制制度,促進和諧社會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有效實施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建設。繼續探索和深化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規律,打造全新的中國政治體制體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4 結論
總而言之,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改革勢在必然,也迫在眉睫。政治制度改革必然也會遇到層層阻力,政治體制改革呈現復雜性、艱難性、創新性的發展趨勢,堅持正確的道路和方法,中國當前的政治制度改革必然會成功。
[參考文獻]
[1] 黃衛平,陳文.當代中國政治發展問題研究—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現狀及其成因淺析[J].社會科學研究, 2008(02).
[2] 谷嬋娟.淺析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現代化的目標定位[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7(02).
[3] 殷藝叢.當代中國政治制度中協商民主生長空間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03).
[4] 常婧.當代中國協商民主的政治社會價值及制度構建[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5(02).
[5] 馬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在當代中國的政治價值研究[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