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敏
[摘 要]對于老人來說,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杜絕心理問題是實現其“老有所樂”的關鍵,也是我們踐行“孝文化”不可繞開的議題。面對日益龐大的老年群體,要為他們打造高質量的晚年生活,保障他們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著力點。從社會工作視角出發,結合生態系統理論,注重改善其微觀系統、中間系統、外層系統、宏觀系統,促進老人與其生活環境的積極互動,以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率。
[關鍵詞]社會工作;農村老人;心理問題;生態系統理論
[中圖分類號]D669.1 [文獻標識碼]A
1 農村老人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分析
相對于城市中的老人,農村老人由于客觀環境等的限制,心理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更高,為他們幸福的晚年生活造成阻礙。要對農村老人的心理問題進行干預,首先有必要分析其中的影響因素。在查閱相關文獻與實地調研后發現,影響農村老人心理健康狀況的因素可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1 年齡因素
隨著社會繼替不斷發生,老人會漸漸退出社會主流地位,甚至是被邊緣化;同時會面臨種種“喪失”問題,如家庭地位下降、話語權喪失、喪偶、喪子等,這一系列生活中的變故無一不給老年人帶來巨大的心理落差。農村中的老人更是缺乏正向的心理引導,難以形成積極的老年觀,進而引發孤獨等情緒。
1.2 疾病因素
老年群體是各種疾病的高發人群。隨著人身體的老化,機體的各種機能都不可避免地下降,極易患上各種疾病。長期的病痛會折磨著老人,特別是患上一些難以根治的大病,老人身體上承受極大苦痛的同時會陷入深深的自責,認為自己生病的高額花銷給家庭和子女帶來的巨大的心理負擔和經濟負擔。這種自卑痛苦的心境長期持續,極易誘發心理疾病。
1.3 子女因素
當前,城市化步伐不斷推進,大量的農村勞動力被吸引前往發達城市務工,隨之而來的是農村家庭的破碎,越來越多的老人成為留守老人。這樣一來,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受到嚴重沖擊,老人與兒女的互動交流頻率大幅降低,其能接收到的來自子女的情感關懷處于匱乏狀態。同時,對于在外漂泊的兒女,身為父母難免陷入思念與擔心的心緒中。
1.4 社交娛樂活動因素
農村地區由于財政、文化氛圍的限制,再加之農村地區老人本身文化水平較低,他們在閑暇時間可參與的社交娛樂活動較為單一,多為串門聊天、打牌、散步等,活動的文化含量不高,不利于他們形成積極的心理狀態。
2 社會工作介入農村老人心理問題的干預路徑
社會工作是一種以助人為本質的專業活動,它以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為服務對象,通過提供適切于服務對象需求的服務活動來幫助其走出困境、順利參與社會生活。針對農村老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本文從生態系統理論的視角出發,關注案主個體的同時也注重其周圍的環境,強調人與周圍環境系統的相互作用,綜合運用社會工作服務方法來改善農村老人微觀系統、中間系統、外層系統和宏觀系統的狀況,力圖促進農村老人與之生活系統之間的積極互動,從而為農村老人營造積極的心理環境,降低農村老人的心理問題的發生率。
2.1 微觀系統
微觀系統指個體活動和交往的直接環境,這里指農村老人的家庭、同輩群體等系統。社會工作者可以介入了解老人家庭情感狀態、溝通方式等方面,協助老人與兒女親屬等多做溝通、相互理解。通過對話和角色扮演等形式,鼓勵兒女多向年邁的父母表達關心與愛,強化老人的家庭支持系統;同時可針對有相同處境的農村老人開展不同類型的小組活動,運用生命回顧、緬懷往事等工作手法,幫助其建立新的同伴支持網絡,以緩解其孤獨之感;同時可對老人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講座宣講等,幫助老人形成良好的自我認同,保證積極的心理狀態。
2.2 中間系統
中間系統是指各微觀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社會工作者應致力于協調農村老人家庭、同輩群體等環境系統之間的維持積極的互動關系,從而為農村老人實現發展的最優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2.3 外層系統
外層系統是指那些個體并未直接參與但卻對他們的發展產生影響的系統,這里指老人子女的工作環境、村莊風情等。社會工作者可以積極鏈接資源,如為貧困老人發動網絡平臺籌款等,為老人爭取到更多的物質資源的支持,緩解家庭經濟壓力,進而削減老人內心的焦慮自責之感;同時可以依托村政府,在村莊范圍內舉辦一些文藝匯演、孝文化詩詞大賽等,使活動成為媒介,擴大老人群體的社會交往;在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整合政府等各方資源,建立老年活動中心,開展多種老人興趣小組、老人互助會、老人服務小組等,讓老人有機會向年輕一輩傳授知識和經驗,這樣可以提升老人的社會參與感,進而形成積極的老年觀。
2.4 宏觀系統方面
宏觀系統指的是存在于以上3個系統中的文化、亞文化和社會環境。在此方面,社會工作者可以在了解當地實際情況以后,針對當地孝文化流失程度的不同開展形式各異的宣傳活動,如派發傳單、專題講座、茶話會、發動村民志愿者等,以期讓孝文化重回村莊主流地位;同時,社會工作者要承擔好“政策倡導者”這一角色,在服務的過程中積極反思,主動將基層人民的現實需求和政策執行過程中與現實脫節的地方向上層傳遞,并附加自己的可行建議,倡導政府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力度,如在農村地區大力興建文化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為老人營造良好的文化生活氛圍,減少心理問題。
[參考文獻]
[1] 王思斌.社會工作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雷敏.農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現狀及對策[J].改革與開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