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莉君 張燕
[摘 要]單片機因其功能強大、性價比高、體積小、質量小、抗干擾能力強、對環境要求低、價格低廉、靈活性強,被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本文基于單片機整體知識構架,將單片機硬件按照三大模塊,并且運用不同的技術,滿足全彩光立方體設計的技術,以實現立體設計效果。
[關鍵詞]STC89C52單片機;74HC573鎖存器;LED顯示
[中圖分類號]TP368.1 [文獻標識碼]A
1 緒論
隨著時代的發展,“光立方”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并且成為全球高度認可的技術。“光立方”實際上是一種顯示技術,設計程序比較復雜,通過三維空間顯示具有立體感的圖形、動畫等。光立方體由LED燈組成,由于發光二極管質量高、使用壽命長,不用頻繁更換,能減少成本,而且更節能。光立方屬于一種特殊的顯示資源,應用廣泛,不僅能用于廣告行業、會議室,還能用于家庭、娛樂廳、大型演唱會以及城市地標廣場等場地的布置和裝飾,未來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并且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光立方體的設計與制作獨特,別具一格,由傳統的平面轉向立體發展,通過三維空間顯示出來的效果更加絢麗,能夠對人們的審美視覺形成很大的沖擊,不再只是停留在乏味的平面成像方面。當前光立方的主體主要是由64個LED等組成,成本低、智能化,其研究極具創意和啟發,而且可以低成本、高效益地研究未來的3D技術。我國LED顯示屏產業的技術相對來說比較先進,主要產品和核心技術與國際水平基本能夠保持一致,工藝采用貼片技術,隨著科技不斷進步不斷地提高工藝水平,使其能夠完全達到國際水平,甚至超過國際水平。
2 工作原理
本方案的設計原理:有4個4×4點陣,再用4個引腳來當充當各個4×4點陣的“開關”。本設計采用的方法是HC573暫存法,也就是通過HC573暫存法來將64個燈的亮與滅的信息進行保存且一起輸出,這64個輸出能夠引腳控制64個燈,并且每層燈的陰極將被一起鏈接到單片機上,每一個單片機控制每一層的燈。也就是每一個單片機控制著芯片STC89C52,實現64個燈的亮與滅,比如單片機設計為制P0、P1、P2、P3,進而實現燈X、Y、Z空間立體的顯示情況。
LED光立方體由主控模塊、驅動模塊、顯示模塊三個模塊組成。(擴展內容)利用單片控制LED點陣顯示的原理和控制技術,來制作控制光立方顯示。通過編寫程序控制不同LED的顯示,顯示所要顯示的內容。根據人眼的視覺暫留效應,設置每幅畫面的延遲時間使連續的一系列畫面呈現動態。
3 方案設計
3.1 光立方體的核心電路
控制部分是整個系統的核心部分。因為單片機具有豐富的指令的類型,接口性能很強,運行速度很快,被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如通信設備、家電電器、智能儀表等。同時,單片機具有低能耗低電壓的特點。
而應用最廣泛的單片機便是STC的STC89C52系列,能適用于大數量的LED燈的電路,所以在設計中選擇增強型的STC89C52作為核心控制器。
3.2 I/O口擴展芯片的選擇
74HC573 跟74LS573的管腳相同。但是兩者存在顯著差異。如果使用74LS573,可能會出現鎖存的使用功能降低,因此,基于這樣的情勢,可能導致難以出現數據建立時間和保持時間一致,從而出現鎖存的情況。而如果使用74HC573,可以實現4塊74HC573能夠共用16個I/O口,可能出現很多的數據會被并行寫入芯片之中,進而出現延遲時間減少,從而更好地符合設計的需求。因此,本文認為,選取74HC573作為列線驅動I\O口擴展芯片更合適。
3.3 層控制驅動器
光立方是由64個LED組成,所以需要把電流放大才能驅動整個立方體。
方案一:用ULN2803作為光立方層驅動電路,因為ULN2803具有保護二極管共陰極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保護光立方體工作。方案二:5V的固體繼電器對于焊接時溫度要求高,且導通后管壓降較大。基于以上分析,選擇ULN2803作為層面控制機器。
3.4 LED發光二極管
由于對于不同外觀和整體形狀的美觀需要,就需要加強LED 燈的選擇,本文認為所比較合適的LED等主要是霧狀藍光的,主要再遠出于高亮等相比霧燈過于刺眼,霧燈的選擇更加合適。2*5*7白發藍霧狀長腳方塊形散光磨砂用光立方LED發光管,白色的藍霧給人若隱若現的感覺,長腳便于焊接。實現效果非常好。
4 硬件整體設計的簡要分析及功能概述
4.1 整體設計概述
3D LED具有不同的設計思路,具體來說,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3DLED的電路設計復雜,大體上包括主要的三個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核心控制電路,第二部分是顯示驅動器,還有一部分是通信電路。其中,核心控制電路部分主要包括一個CPU和一些外圍電路。整個電路設計,將核心控制電路部分設計成一個上位機,負責控制整個電路運行,與PC機的串行通訊,以及通過顯示屏部分發送一些命令。本次設計將以此方案為指導思想展開具體的硬件電路設計。
4.2 單片機簡介
單片機,又被稱為微處理器,是指在一塊硅片上集中形成了各種部件的微型機,主要包括幾個部分:CPU,即中央處理器;RAM,即數據存儲器;ROM,即程序存儲器;定時器/計數器;多種I/O接口電路。
單片機最小系統包括時鐘電路,以及復位電路。兩者工作過程中所需要的控制信號由不同的單片機進行控制。
4.2.1 時鐘電路的設計。時鐘電路設計采用的是不同設計思路,時鐘電路所用的頻率也不一樣,主要使用12MHZ,時鐘電路的電容大小也不一樣,兩者C1、C2的電容值分別取30pF,對于調頻有著微小的作用。
4.2.2 復位電路的設計。本設計采用的復位電路方式主要是手動按鍵電平復位方式,實現電路之間的連接,具體設計見圖2。
4.3 74HC573芯片介紹與連接電路圖
74HC573 跟74LS573的管腳一樣。器件的輸入是和標準CMOS 輸出兼容的;加上拉電阻,它們能和HC/ALSTTL 輸出兼容。
5 硬件電路的搭建與連接
在完成了程序的編寫工作后,接下來將進行硬件電路的測試,這里說的硬件電路,并不單單是指程序本身,還包括其他方面。測試和開發一樣,也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有著很多的技巧。測試是硬件電路質量保證的主要活動之一,因此,測試的質量直接影響作品的質量。
5.1 單片機與74HC573連接線路圖
這個鏈接線路圖中,首先需要通過porter平臺,在平臺里面畫出單片機,實現STC89C52以及芯片74HC573之間的連接圖連接,從而使其能夠轉變成PCB圖,進而能夠將圖實現在PCB板上面,按照圖紙將各個元器件進行焊接,不過在實際操作中PCB板的制作比較復雜,故使用洞洞板制作。
5.2 LED燈焊接連接
將4個LED焊接為一組,需要用鉗子將LED的正極扭彎,這樣將全部LED焊接成4個一組的LED燈排待用。焊接時有一些注意事項,比如說盡量不要過多使用助焊劑,可能會粘到LED的表面上,進而影響LED燈的外觀設計。焊機避免正負2極短路。
5.3 整體的具體實物
整個光立方的鏈接主要是用排線和杜邦線連接而成,有助于實現方便拆和安裝,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設計的程序比較繁瑣,也容易出現一些錯誤,甚至有些時候會出現接觸不良的狀況,具體的整體實物圖。
6 結論
總而言之,基于單片機可以實現全彩立方體,但是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各系統的有機組合,避免一些不利的事項,進而更加有效地實現LED燈的效果。本次光立方的設計主要基于單片機原理,達到了更好的設計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毅剛.新編MCS-51單片機應用設計[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3.
[2] 朱兆優.單片機原理及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3] 歐陽斌林.單片機原理及應用[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6.
[4] 文哲雄.用單片機控制的LED顯示屏[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S1).
[5] 付曉光.單片機原理與實用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6] 關積珍.LED顯示屏發展狀況及趨勢[J].世界產品與技術,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