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聞達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是新農村建設的提升與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建設美麗鄉村提供戰略保障。土地整治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著基礎與關鍵作用,同時,政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積極踐行者,在投資土地整治項目上發揮著引領與導向作用,應充分利用資金導向與功能導向正確引領土地整治項目往“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方向建設,確保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關鍵詞]政府投資;地位;作用;土地整治;鄉村振興戰略
[中圖分類號]F301.2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根據“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設平臺,充分結合國家上位政策,推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格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建設美麗鄉村提供戰略保障。而在新格局的形成過程中,政府投資土地整治項目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應有之義,要讓土地整治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發揮作用,政府必須大力發揮統籌作用,整合涉農資金、土地整治項目與農民集體力量,借鑒以往新農村建設經驗,使得涉農資金用到實處,推動財政轉移支付以多元方式流入農村,利用涉農資金導向與涉農項目功能導向,為農村產業發展帶來新動力、為農村創收全面建成小康激發新活力、讓鄉村振興戰略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1 土地整治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
1.1 政府投資在土地整治項目中的作用
土地整治既包括對土地利用重新組織的土地整理,又包括對有利用潛力和開發價值的土地的開發利用,還包括對挖損、塌方、壓占等已被破壞的土地的復墾修整,這對提高土地集約節約利用、調整和改善人地關系、落實國家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國策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土地整治及有關涉農項目建設,是推動農村地區脫貧攻堅,推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效手段。
1.2 政府投資在土地整治項目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
2005年10月8日,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十一五規劃綱要建議》,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自新農村建設開展10年以來,全國土地整治項目累計竣工約17.7萬個,項目涉及土地面積累計2億多畝,其中土地整理涉及面積1.67億畝以上,土地復墾涉及面積約663萬畝,土地開發3000萬畝左右,新增耕地面積4000萬畝以上,這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和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據測算,政府每億元農村土地整治投資中工程施工所需勞動力投入約占20%,僅在“十一五”期間,參與農村土地整治的農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加700余元,勞務所得全國合計超過150億元,這對農業經營發展和農民生產創收都起到了直接的帶動效果。
1.3 新農村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關系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農村要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是繼新農村建設以來的對“三農”問題的又一重大舉措。國家在“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要求的基礎上,要將農村引領向深層次的方向發展,這是對新農村建設的提升與發展。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在政府投資土地整治項目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對土地整治的產出效益提出更高要求與期許。從新農村建設時期實現生產發展等要求,到鄉村振興戰略中實現農業產業興旺,不僅僅是對農村經濟生產和村容上的投入,更是對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發展的全面關注,是一個承前啟后具有長遠前瞻眼光的國家戰略。
2 土地整治與鄉村振興戰略
2.1 土地整治與產業興旺
土地整治需要在不改變土地利用現狀的前提下,完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配套設施,通過農村閑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設用地,優先用于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政府通過投資土地整治項目,引導涉農資金與項目建設相結合,利用資金引導土地整治利益相關者主體關注美麗鄉村建設、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和推動農民生產增收。土地整治項目的投資建設,有利于整合農村有限而分散的土地資源,產生整治后的節余的新增耕地指標。這一耕地指標既可以流轉至其他市縣以獲得轉移資金進行農業再生產,又可以優先用于二三產業的生產建設用地,根據區域特色因地制宜進行加工業或服務業等行業的建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村實現產業興旺和欣欣向榮的發展局面。
2.2 土地整治與生態宜居
土地整治必須堅持生態風貌不變的原則,將綠色、生態理念貫穿于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管護的全部流程和環節。政府投資土地整治必須以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和生態保護為目標,對土地整治的規劃和設計,要選用技術先進、業務水平優良的設計單位對村莊合理布局和整體謀劃,對于生態紅線范圍內的鄉村土地不可用作其他用途,并根據鄉村歷史發展脈絡和現狀布局把握村莊擴張態勢和發展方向,引領村莊在建設用地面積不突破的規制下進行科學合理有序的拓展,將土地整治引領農村逐步向生態宜居的方向發展。同時,政府又要嚴守耕地紅線,利用資金導向將整治后的耕地進行合理管護,充分發揮農田的基礎生態作用,打造特色田園風光,建設田園綜合體,打造環境友好型美麗鄉村。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人民出版社,2017.
[2] 劉新衛.土地整治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J].資源導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