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琇楓 馮壘 和鳳美 朱永平
摘要 [目的]為了解控制超甜玉米穗數對單株產量及主要穗部性狀的影響。[方法] 以超甜玉米金穗6號、金穗8號、金玉甜1號、超甜9701為試驗材料,抽穗前選擇生長勢相似植株進行配對設計,抽穗期對其中一株去除第二果穗及以下所有果穗,成熟時將所得的單株產量及主要穗部性狀(穗長、穗粗、禿尖長、穗行數、行粒數)的數據用SAS V9.2統計軟件進行配對 t 檢驗。[結果] 單株產量及主要穗部性狀去穗與不去穗間均無顯著性差異。[結論] 控制穗數對超甜玉米產量及主要穗部性狀影響不顯著。
關鍵詞 超甜玉米;穗部性狀;配對設計; t 測驗;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1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01-005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controlling the number of ear on yield and main ear characters of super sweet corn . [Method]With super sweet corn Jinsui 6, Jinsui 8, Jinyutian 1 and Chaotian 9701 as test materials, two plants with similar growth vigor were selected for matching design before earing. Then, ears below the second ear in one plant were removed during earing. Finally, data of yield per plant and main ear characters (ear length, ear diameter, bare tip length, row number, kernels per row) at mature stage were analyzed by t -test of SAS V9.2 software. [Result]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remaining ears and removing ears in yield per plant and main ear characters. [Conclusion] Controlling the number of ears has little effects on yield and main ear characters of super sweet corn.
Key words Super sweet corn;Ear characters;Matching design; t -test;Yield
甜玉米( Zea Mays L. var.saccharata Sturt.)是栽培玉米的1個亞種,因其獨特的營養價值和特有風味而被譽為“蔬菜玉米”。甜玉米分為普甜玉米、超甜玉米、加強甜玉米3種類型。超甜玉米是近年蓬勃興起的一種含糖量高、香甜適口、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蔬菜型、水果型玉米,主要用作鮮售、加工罐頭及速凍食品[1]。該試驗所選材料為超甜玉米單交種金穗6號、金穗8號、金玉甜1號及超甜9701,具有高產、優質、抗病、早熟、中稈、適應性廣、雙穗率高等特點,其產量表現在肥水充足、栽培水平高的條件下可獲得高產,鮮穗單產達15 000~19 500 kg/hm2,經濟效益十分顯著,若熱區反季(冬季)種植,效益更佳。同時收獲后莖稈青綠,是理想的青綠飼料。
超甜玉米品種多具有多穗特性,其中只有第一果穗的穗型、果穗大小、果穗性狀符合商品要求,第二果穗及以下的果穗一般較小、穗型較差,不符合商品要求[2],甚至有的只生長包葉而不結實,作為生產對象不理想,但是其作為植株的一部分,要消耗一定的養分,可能對植株的生長及第一穗的生長發育產生影響,所以生產上農戶經常盲目地采取去除超甜玉米第二穗的措施,希望提高產量。
目前,有研究報道采用育苗移栽技術,確定超甜玉米適宜的播期、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加強管理、防治蟲害等方法來提高產量[3-4],甚至有報道研究噴施乙烯利對產量的影響[5],但通過控制超甜玉米穗數來探討其對超甜玉米產量的影響卻鮮見報道。鑒于此,筆者研究去除超甜玉米植株第二果穗以下所有果穗后,對其產量和主要穗部性狀的影響,旨在為研究提高超甜玉米產量和品質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并為超甜玉米生產實踐活動提供一定的指導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材料為云南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學院生物技術系特用玉米育種組育成的超甜玉米單交種金穗6號、金穗8號及引進超甜玉米單交種金玉甜1號、超甜9701。
1.2 方法
試驗采用寬、窄行種植,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株距29 cm,種植密度57 465株/hm2,小區面積20 m2。超甜玉米拔節期在同一單交種內選擇株高、莖粗、葉片數、生長勢基本相同的2株進行配對,并成對編號、掛牌,每個單交種選70對,共選取配對植株280對。配對植株在抽穗期任選取1株去除第二果穗及其以下所有果穗,另1株作對照(不做去穗處理)。到乳熟期時根據成熟度分期收獲,并測其產量和主要穗部性狀。
1.3 數據統計與處理
在統計方法中,配對 t 檢驗是一種經典方法,它應用范圍廣、誤差小、效果好,能分析出2種處理間是否有本質差異[6]。該試驗所測得的各性狀(果穗重、株高、莖粗、穗長、穗粗、禿尖長、穗行數、行粒數)數據,用SAS軟件中的配對 t 檢驗程序進行統計分析,得到各成對數據的 t值和概率P值。 采用SAS V9.2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待去穗植株與對照植株可比性檢驗
從表1可以看出,在280對成對植株中,待去穗植株與對照植株株高、穗位高、莖粗、葉片數的平均數相差分別為-0.01、1.43、0.04、-0.17,差值均較小。進行配對 t 檢驗,其實得| t |均小于臨界 t 值1.969,表明差異不顯著。 t 檢驗結果說明,待去穗植株與對照植株在發育進度、生長勢、植株大小等方面相似,即配對植株的株高、穗位高、莖粗、葉片數等性狀在進行處理前的初始條件一致,具有可比性,這是保證實施處理后比較產量及其主要穗部性狀的前提條件。
2.2 控制超甜玉米穗數對產量及主要穗部性狀的影響
超甜玉米的產量是以鮮果穗重來進行衡量,所以性狀分析以鮮果穗性狀為主。從表2可以看出,去穗與未去穗的果穗重平均數之差為10.80 g,通過配對 t 檢驗,實得| t |小于臨界 t 值1.969,表明差異不顯著;穗長、穗粗、禿尖長、穗行數、行粒數等穗部性狀平均數之差都不大,通過配對 t 檢驗,其實得| t |均小于臨界 t 值1.969,表明差異均不顯著。以上結果表明,去除第二果穗及以下果穗對超甜玉米的產量和其他穗部性狀無顯著影響。
3 結論與討論
研究結果表明,對于配對植株其中1株去除第二果穗及以下所有果穗后,經 t 檢驗顯示產量及其主要穗部性狀差異均不顯著,說明該措施對去穗植株第一穗果重及其主要穗部性狀影響不大,對增加產量無顯著效果。因此,在超甜玉米大面積生產時,去除第二果穗及以下所有果穗的措施并不可行,不需要花費更多的勞力去實施這項工作。
該試驗所選品種超甜玉米金穗6號、金穗8號、金玉甜1號及超甜9701以鮮食為主,雙穗率約為30%,產量主要以第一果穗為主,第二果穗一般無商品價值。去除第二果穗及以下所有果穗,對超甜玉米的商品產量無影響,但在生產過程中若實施去除第二果穗及以下所有果穗這項工作,會花費較大工作量,增加生產成本,因此不建議去穗。
控制穗數提高產量這一課題,曾有報道研究摘除雌穗對甜玉米干物質產量以及無機元素吸收的影響[7]。該試驗研究去除玉米植株的第二果穗及以下所有果穗對產量的影響,從理論上講,去除第二果穗及以下果穗后,更多的同化產物轉移到第一果穗中,果穗重可能會明顯增加。但由于去穗時不可避免地會傷及葉片、莖桿,從而影響到葉片的光合作用、同化產物合成和運輸,帶來一定的負面作用。該試驗中,去穗這一措施對超甜玉米產量無明顯影響,說明對果穗重增加的作用與去穗帶來的負面作用相互抵消,因而對提高超甜玉米第一果穗的產量無顯著影響。
參考文獻
[1] 和鳳美,朱芮,朱永平,等.甜玉米自交系性狀相關分析和主成分分析[J].作物雜志,2014(3):32-35.
[2] 王曉明,宋占平,張璧,等.超甜玉米鮮穗等級標準研究[J].玉米科學,2004,12(4):102-105.
[3] 王慶祥,姜艷超,呂桂蘭.氮、鉀肥對甜玉米產量與品質的影響[J].玉米科學,2006,14(3):145-146,153.
[4] 張紅芳,王璞,張來生,等.不同密度下施氮對甜玉米果穗形成的影響[J].玉米科學,2008,16(2):125-130.
[5] GASKA J M,王寅.噴施乙烯利的時間和劑量對甜玉米產量、倒伏及生長特性的影響[J].雜糧作物,1989(4):42-45.
[6] 李春喜,邵云,姜麗娜.生物統計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7] 吳自勤,張樹清,譯.去葉和摘除雌穗對甜玉米干物質產量以及無機元素吸收的影響[J].甘肅科技,1996,12(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