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榮 安淼 甄萍萍 賈厚振 張坤鵬 李國田
摘要 [目的]篩選適宜獼猴桃枝條生根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方法]用不同種類和不同濃度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泰山一號”獼猴桃枝條,進行獼猴桃枝條生根試驗。[結果]當生根粉(ABT)濃度為2 000 mg/L時扦插生根率最高,為55.17%;當萘乙酸(NAA)濃度為750 mg/L時單株平均根數最多,為22.00條;當ABT濃度為750 mg/L時平均最長根長可達59.42 cm。[結論]綜合考慮,ABT 2 000 mg/L誘導“泰山一號”獼猴桃枝條秋季生根的效果最好。
關鍵詞 獼猴桃;生根;植物生長調節劑
中圖分類號 S482.8;S663.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01-0064-03
Abstract [Objective]To select plant growth regulator suitable for rooting of actinidia cutting.[Method]The cottage branches of “Taishan-1” actinidia were treated with plant regulators in different kinds and concentrations to conduct rooting test of actinidia cutting.[Result]The treatment of 2 000 mg/L ABT can obtain the optimal effect,the rooting rate being 55.17%.The average rooting number of single plant was 22.00 under the treatment of 750 mg/L NAA.The longest root length was 59.42 cm under the treatment of 750mg/L ABT.[Conclusion]In all,the best effect of inducing rooting of “Taishan-1” actinidia cutting is ABT 2 000 mg/L in autum.
Key words Actinidia;Rooting;Plant growth regulator
扦插繁殖是直接利用植株營養器官繁殖苗木的一種無性繁殖方法,也是一種簡便易行、多快好省的培育優良苗木的方法。獼猴桃是雌雄異株植物,扦插繁殖可以保持母株的優良性狀,提前開花結果,便于早期分辨出雌雄,這對于獼猴桃優良品種的繁育和生產具有重要意義[1-2],但不同獼猴桃品種的枝條扦插生根率因植物生長調節劑種類、濃度、處理時間以及方式的不同而異。該研究以“泰山一號”獼猴桃為試材,研究了生產上常見的4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對獼猴桃硬枝扦插生根的影響,篩選出適宜“泰山一號”獼猴桃枝條生根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2016年9月初,剪取生長狀況良好的1年生獼猴桃帶葉枝條,獼猴桃品種為“泰山一號”。
1.2 試驗設計
參照孫濤[3]的方法并稍作改進,將枝條采集后剪截成長度10~15 cm,每枝帶有2~3個葉子,沾根30 s后插進苗床(大棚里的),苗床基質由黃土和細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插入深度為插條的1/2左右,每天澆水1次,保持苗床濕潤。所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有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生根粉(ABT)。共設5個濃度梯度,分別為500、750、1 000、1 500、2 000 mg/L,以清水作為對照,共21個處理,每個處理10~18棵枝條,重復3次。
1.3 調查指標
50 d后調查生根株數、生根部位、總株數、單株平均根數、平均最長根長,計算生根率,生根率=生根株數/扦插株數×100%。
1.4 數據分析
采用Excel 2007對數據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生長調節劑對獼猴桃扦插生根率的影響
50 d后調查發現,幾乎所有處理的獼猴桃枝條都有存活,除對照和IAA處理沒有誘導生根外,其余的處理都有生根,生根部位大多在皮層,其次是芽(圖1),但不同種類和濃度的生長調節劑處理下獼猴桃枝條的生根率各不相同(表1)。生根粉(ABT)誘導生根的效果最好,隨著濃度的不斷增加生根數目逐漸增加,而且生根率都為25%以上(除ABT 500 mg/L外),當濃度為2 000 mg/L時生根數目最多,生根率達55.17%。IBA和NAA處理5種不同濃度均能誘導獼猴桃扦插枝條生根。
2.2 不同生長調節劑對獼猴桃扦插苗生長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不同生長調節劑濃度對“泰山一號”獼猴桃扦插生根情況的影響明顯不同。4種生長調節劑的濃度區間是500~2 000 mg/L,ABT誘導的生根率變化區間為0~55.17%,IBA誘導的生根率變化區間為12.00%~36.00%,NAA誘導的生根率變化區間為6.67%~33.33%。ABT在750~2 000 mg/L 濃度時獼猴桃生根率和單株平均根數都較高,其中,濃度為2 000 mg/L時生根率最高(55.17%),單株平均根數最多(15.47條),但是平均最長根長在ABT濃度為750 mg/L時最長(59.42 cm)。總之,從圖1可以看出,4種生長調節劑處理的扦插生根的總體表現中ABT效果最好。
3 結論與討論
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濃度的高低與果樹品種、扦插時期、季節及浸泡時間等有關[4]。而對于不同獼猴桃品種而言,最適濃度也不同。該研究首次對“泰山一號”獼猴桃進行秋季扦插試驗,在4種常規植物生長調節劑中,生根粉(ABT)2 000 mg/L對“泰山一號”獼猴桃硬枝扦插的生根效果最好。對照和IAA處理下的獼猴桃枝條幾乎不生根,這一點說明外源激素在一定濃度下對改善獼猴桃根原基的分生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目前已有很多關于激素誘導獼猴桃扦插生根的報道,但在激素種類、濃度、處理時間等方面的結果各不相同。比如,在插條浸蘸時間上,有的1~5 min[5-6],有的1~5 s[3,7]。目前普遍采用高濃度快蘸法,可以有效節省插條處理時間,適宜獼猴桃苗木的大量扦插繁殖,若時間過短,則操作性差。該試驗采用30 s浸蘸處理,既能讓枝條底部充分接觸植物生長調節劑,又能節省時間。因秋季大棚晝夜溫差大,整體生根率相對偏低,之后會繼續跟蹤不同季節獼猴桃扦插生根試驗,為“泰山一號”獼猴桃枝條扦插繁殖技術研究奠定基礎。也有研究表明[8-10],多種激素混合液共同處理獼猴桃枝條既能保留一定的根長,又可促進根數和根粗,這也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黃海琴,黃海燕.獼猴桃硬枝扦插繁殖技術[J].科技廣場,2012(12):176-178.
[2] 曲澤洲.獼猴桃栽培與利用[M].北京:農業出版社,2000.
[3] 孫濤.獼猴桃秋季扦插繁殖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04(10):16.
[4] 程水源,羅曉.果樹扦插繁殖研究進展(文獻綜述)[J].湖北農學院學報,1992,12(2):57-62.
[5] 王玉霞,張超.獼猴桃扦插及扦插后的管理技術[J].西南園藝,2002,30(17):60-61.
[6] 龔弘娟,李潔維,蔣橋生,等.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對中華獼猴桃扦插生根的影響[J].廣西植物,2008,28(3):359-362.
[7] 高本旺,周鴻彬,張雙英,等.金魁獼猴桃溫床硬枝扦插育苗[J].林業實用技術,2004(8):26-27.
[8] 石進校,劉應迪,李菁.美味獼猴桃米良1號插條生根的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02,16(2):54-56.
[9] 王穎,劉嘉儀,馬志,等.軟棗獼猴桃綠枝扦插生根效果[J].北方園藝,2016(24):22-25.
[10] 程長志,楊妙賢,梁紅,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武植3號獼猴桃枝條生根的影響[J].中國南方果樹,2009,38(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