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煜
【摘要】最好的教育是不留痕跡的,我們今天的老師不只是引領者,而是要給學生一個舞臺。教育就是讓每個孩子找到他的位置,而一切能力在活動中形成。開展“責任與我們同行”的主題班會,旨在通過本次班會活動,幫助同學們認識自己的不良行為并改正,增強責任感,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讓同學們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做有責任感的人”的內涵。通過活動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養成良好習慣,最好的教育是不留痕跡的。
【關鍵詞】知責;明責;擔責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班會課設計說明
(一)背景及意義
未來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當代高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由于父母的過分溺愛,以及“學習成績就是一切”的錯誤思想也使得家長只重視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能力與素養的培養,這樣容易產生高分低能,低分無能的現象,致使現今的部分高中生不懂分享,不知尊重,不會感恩,沒有責任意識,缺乏動手能力,也易使學生養成依賴性強、意志薄弱的性格,缺乏應有的擔當與責任。高中生是未來的希望,使其勇于承擔責任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文化知識,更應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而班主任又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是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也是一個班級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調者,在學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扮演著最為關鍵的角色。
因此,將“做有責任感的人”作為我們班的班訓,同時開展“責任與我們同行”的主題班會,旨在通過本次班會活動,幫助同學們認識自己的不良行為并改正,增強責任感,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讓同學們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做有責任感的人”的內涵。讓“做有責任感的人”這一信念永植心中。
(二)指導思想
根據高一學生的特點,希望通過本次主題班會活動,使學生意識到責任與擔當對人的一生的重要影響,這也是培養其他核心素養的先決條件,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要求。讓學生在思想上得到教育,在心靈上感到震動,在行為上有所好轉,逐漸加強自我的責任意識。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養成良好的習慣,進一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行為上得到指引,確定自己實現夢想的條件和途徑。
二、班會課分析
(一)內容分析
責任感反映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是刻苦學習、努力攀登的強大動力,是不懈奮斗、追求卓越,將才學奉獻給社會的重要保證。高一的學生因為剛剛升入高中,有新鮮感,有期待,有熱情,但是從平時的日常行為來看,不少學生缺乏對自己、他人以及班集體和社會的責任感。所以,此次班會主要通過小品表演、詩歌朗誦、合作探究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意在讓學生懂得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當然,作為班主任,必須幫助他們盡快認知自己,樹立堅定的責任意識,力求做到嚴以律己,知行合一。同時通過這一活動也讓班干部及承擔此次班會活動的各位成員對班級事務有了一定的責任與擔當。也只有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逐漸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有作為的人。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普遍對新的高中生活好奇,但心理發育還不夠成熟,認 知能力也有缺欠,從學生的日常行為來看,又存在著種種不良的表現,這正是缺乏責任意識的表現。因此從細節入手,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樹立起學生強烈的責任意識刻不容緩。總之,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不確定性,需要引領、指導和幫助。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順利進入高中生活,學有所獲。
三、班會課目標
(一)認知目標
此次班會主旨是讓學生懂得應該從哪些方面做到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培養學生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樹立堅定的責任意識,力求做到嚴于律己,知行合一,有擔當,腳踏實地,不懈地努力學習,才能實現心中美好的理想,使美夢成真。
(二)情感目標
通過班會活動,使學生增強責任意識,激勵大家為理想,為未來而更加努力學習,不斷地完善自我。
(三)行為目標
通過班會活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樹立為堅定的責任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這次班會為新的起點,讓學生逐漸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有作為的人。
四、班會課重難點
重點:幫助學生認知自己,明確責任,找到努力的方向。難點:讓學生明白我們應該肩負哪些責任。
五、班會課媒體的選擇與使用
選擇多媒體輔助開展。
六、班會課過程設計
1.課前確定主題:針對高一學生特點,確立“生命成長,責任擔當”這一主題。2.搜集資料:分組完成相關視頻收集,朗誦表 演,收集視頻小品表演等工作。3.形成成果:各組根據各自的內容以制作網頁、小品表演,朗誦、互動,采訪等形式在課堂上展示成果。
七、活動過程
(一)知責
1.什么是責任?觀看視頻,欣賞朗誦,感知國家崛起我們需要承擔的責任。(主持)責任是人的骨架,沒了骨架人就會變成紙馬。工人的責任是建造高樓大廈,農民的責任是種出糧食鮮花,軍人的責任是保國衛家,醫生的責任是治病救人、救死扶傷,教師的責任是傳道授業、解惑,培養千里馬,那么什么是責任呢?
2.觀看故事,明白什么是責任。(主持)大家似乎感覺到這個故事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那么在物質生活較為豐富的今天,責任感這種金字塔也絕不能傾斜。
(二)明責
1.(主持)在我們每天生活的學校中,總會有意無意做大大小小的事,有好事也有壞事,但在我們做錯事之后,我們十分能積極主動勇敢地承擔責任呢……
2.觀看校園舞臺劇《小明的一天》,主持人穿插提問。
3.(主持)通過剛才我們看到的《小明的一天》,我想大家都會發現,這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事情雖小,道理卻很生動,每次行為方式上的不同選擇都會導致不同的行為結果,那么孰是孰非,想必大家心中已有了一個自己的判斷。責任還有很多種,那么有哪些呢?
4.觀看有關責任的事例,主持人穿插總結:(1)播放家長對孩子期望的視頻,讓學生通過父母的話了解我們應負的責任;(2)通過討論讓學生自我明確自己應有的責任,并分享自己所得;(3)(主持)每個學生都應該肩負著對自己、對集體、對家庭、對社會等的責任。在眾多優良品質中,責任感是那樣的樸素而又高貴。
(三)擔責
1.向全班同學發出調查問卷,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填寫。(主持)當然這僅僅是對人生短期的預測,而非長久預測。但當你做了不負責任的事時,就是在為自己做減法,一次次放縱自己,就會把成功一次次減掉;而當你嚴格要求自己,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時,你就在給自己的生活做加法,日積月累,相信你必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下面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筆,認真填寫手中的問卷。
2.給出調查問卷的評分情況。(主持)做完這個問卷調查后,相信同學們都會有很深的感觸,熱愛生活,正確面對困難和挫折,努力實現人生的價值,樹立起責任意識。在今后的學習中,問卷會陪伴著我們,以此來監督督促你不斷進步,以此來判斷你與成功的距離。
3.全班同學宣誓:(宣誓詞:因為有了責任意識,愛護公物是我的責任……)(主持)由此可見,責任意識是這樣的重要,那么在這成長的道路上,自然少不了老師的諄諄教導,現在讓我們有請陳老師為我們致辭。
4.班主任總結
今天當我聽了同學們對責任的理解和對責任的追求,我感到非常欣慰。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自尊、自愛、自強、自信、自立,在學習上要有所追求;作為家庭的一員,我們應當尊敬長輩,孝順父母,愛護家人;作為集體的一員,我們應當熱愛集體,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履行自己的義務,維護集體利益;作為社會的一員,要有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的意識。其實,責任就在我們身邊,正如主持人所說,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多為自己的成功做加法。讓責任成就生命的堅韌與不屈;讓責任譜寫人生的華美與壯麗;讓責任鑄就心靈的自信與樂觀。讓我們一起努力,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肩負責任,勇于擔當,以收獲精彩亮麗的人生。
5.總結
(主持)謝謝老師的點評,由此可見,有了責任,擁擠的社會才會更有秩序;你的,我的,我們大家的生活才會更加幸福快樂,讓我們一起與責任同行吧!
附 注
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通過養成教育培養中學生的核心素養;課題立項號:LZ[2017]GH210)。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