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春梅 郭普宇 杜春梅 李環明 韓月新 李麗 靖桂云 董錫文
摘要 [目的]開發申家店林區的野生大型真菌資源。[方法]選取不同時間段實地調查了申家店林區野生大型真菌的種類,并進行了多樣性與相似度分析。[結果]該林區共有真菌42種,其中優勢種14種。申家店林區多樣性指數、均勻度指數、優勢度指數均以闊葉林最高,針葉林最低。申家店林區相似度指數以闊葉林和灌叢的相似度最高,針闊混交林和灌叢的相似度最低。 [結論] 該研究為申家店林區大型真菌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大型真菌;資源調查;多樣性;優勢種;申家店林區
中圖分類號 S718.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18-0019-03
Analysis on the Macrofungi Resources and Diversity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s in Shenjiadian Forest Area
XUE Chunmei,GUO Puyu ,DU Chunmei et al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the resources of wild macrofungi in Shenjiadian Forest Area. [Method]The species of wild macrofungi in the Shenjiadian Forest Area at different times were surveyed, and their diversity and similarity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re were 42 species of fungi in the forest area, of which 14 were dominant. The diversity index, evenness index and dominance index of Shenjiadian Forest Area were the highest in broadleaved forest and the lowest in coniferous forest. The similarity index of Shenjiadian Forest Area was the highest in broadleaved forest and shrub, and the similarity of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s and shrubs was the lowest.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comph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acrofungi resources in Shenjiadian Forest Area.
Key words Macrofungi;Resource survey;Diversity;Dominant species;Shenjiadian Forest Area
大型真菌廣泛分布在自然界的森林中,野外林中的蘑菇屬大型真菌,黑龍江省一般夏末秋初雨后較多。野生大型真菌中有一部分種類具有食用、藥用價值,是微生物學研究的熱點領域。大型真菌的資源調查、開發與利用研究已經得到了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廣泛關注,國內研究已有報道[1-4]。大型真菌通過引用、栽培和銷售已經給人類創造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原始森林和林場是野生大型真菌的主要繁殖場所,掌握林區的大型真菌資源是科研人員很重要的一個研究方向,通過調查研究為開發當地的大型真菌資源服務。
在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由佳木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老師和研究生組成申家店林區大型真菌考察小組,多次對申家店林區的大型真菌進行調查。鑒于此,筆者選取不同時間段實地調查了申家店林區野生大型真菌的種類,并進行了多樣性與相似度分析,以期為該林區大型真菌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地自然概況
申家店林區位于佳木斯市東14 km處,行政歸黑龍江省樺川縣管轄,東部為五七林場,西部、南部分別與金沙林場、青背林場相鄰,北部與橫頭山林場相接,地理坐標為13°64′ E,46°52′ N。林地面積6 681 hm2,森林覆被率74%,申家店林場林下有大量腐木和枯葉層,為大型真菌的生長提供基質。由于林區遠離市區,部分菌類保留著較為原始的生長狀態,優越的自然環境條件使林區大型真菌資源非常豐富。
申家店林場所處的地理位置屬于完達山余脈,地形以丘陵地貌為主,屬淺山區地帶,地勢為北低南高。申家店林場的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較為分明,冬季漫長寒冷,年平均氣溫2.5 ℃,最低氣溫-39.8 ℃。申家店林場土壤以暗棕壤為主,山谷坡地一般為草甸暗棕壤,盛產草碳土,植被多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混生,喬木樹種包括樟子松、落葉松、紅松、白樺、水曲柳、山楊、胡桃楸、黃菠蘿、榆樹等,灌木和地藤本植物包括毛榛、平榛、刺五加、胡枝子、山葡萄、五味子等,草本植物包括野火球、鈴蘭、小薊、地榆、龍牙草、披堿草、蘆葦等。
1.2 方法
根據野生大型真菌資源分布特點,對申家店林區野生大型真菌進行多次分布調查。參考林區的自然條件等數據,在林區設置16個采樣樣方,每個樣方長度為10 m的正方形面積,在樣方內統計植物的種類,并觀察和尋找大型真菌子實體,采樣包括了樹木、樹樁,落葉層、草層等不同環境。對采到的菌株進行圖像采集,記錄大型真菌的生境、習性、伴生植物、外觀特征等數據,并統計大型真菌在樣方中的數量情況,采樣保證了每份標本的完整性,并采集包括子實體及地下部分等。
利用樣方法進行了野生大型真菌的優勢種調查,同樣選擇雨后大型真菌豐富時在林區調研樣地及樣方內調查大型真菌情況。記錄在不同環境樣方中大型真菌種類和采集數量情況并確定優勢種,返回實驗室后參考大型真菌分類學相關文獻[5-8]進行菌株的種類鑒定。
材料來自2017年夏、秋季節,在申家店林區由研究人員采集,真菌源于林下、腐木、樹干、坡草地等生境,采用組織塊分離方法進行處理。采回的大型真菌標本適時放于實驗室冰箱冷藏室進行保藏,部分子實體進行了晾曬,并將標本編號保存,便于后續的種類鑒定等工作。
1.3 數據處理 采用DPS和SPSS等生物學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申家店林區大型真菌組成與優勢種情況
通過對申家店林區不同環境進行采樣調查,在林區不同環境中共采集到大型真菌42種733份。由表1可知,優勢種為林地蘑菇、大禿馬勃、花臉香蘑、頂環柄菇、銳鱗環柄菇、黃蓋小脆柄菇、褶環柄菇、褐黃口蘑、土豆口蘑、灰棕口蘑、白口蘑、條紋口蘑、金頂側耳和黑汁鬼傘,共計14種。
2.2 申家店林區大型真菌物種多樣性情況
由表2可知,申家店不同生境大型真菌多樣性指數以闊葉林最高,其次為針闊混交林,而針葉林最低。闊葉林均勻度指數最高,其次為針闊混交林,而針葉林最低。闊葉林優勢度指數最高,其次為針闊混交林,而針葉林最低。
2.3 申家店林區大型真菌相似度 由表3可知,申家店林區不同生境大型真菌相似度指數以闊葉林和灌叢最高,達47.6%;其次為針葉林和灌叢,達到45.7%;而針闊混交林和灌叢的相似度最低,僅為37.8%。
2.4 申家店林區大型真菌分布與植物的關系
自然界中廣泛分布的大型真菌是生態環境中重要的組織部分,大型真菌對自然環境具有很好的調節作用,部分大型真菌還可與植物形成共生菌,和部分伴生植物的種類與分布具有較高的相關性,可通過保護林區的植物來有效保護大型真菌資源。
3 小結
研究表明,申家店林區共有真菌42種,其中優勢種14種。申家店林區多樣性指數、均勻度指數、優勢度指數均以闊葉林最高,針葉林最低;相似度指數以闊葉林和灌叢的相似度最高,針闊混交林和灌叢的相似度最低。 應進一步對申家店林區內的大型真菌優勢種進行生物學方面研究,選用原生質體融合或組織培養等生物手段對大型真菌進行人工繁育,開發食藥用菌資源。同時,將有毒的大型真菌應用在農業害蟲的生物防治中,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從而更好服務于農業害蟲科學防治、無公害蔬菜生產。
參考文獻
[1]劉淑靜,劉宇,李文龍,等.申家店林區大型真菌資源調查及其應用前景分析[J].中國林副特產,2014(2): 65-67.
[2] 張躍華,李麗,李盛舉,等.大亮子河國家森林公園大型真菌的生態分布與資源評價[J].林業科學研究,2009, 22(6): 883-887.
[3] 薛春梅,郭普宇,李環明,等.佳木斯市4所公園大型真菌多樣性與相似度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7, 45(20): 18-19.
[4] 薛春梅,李環明, 解琦,等.佳木斯機場周邊不同生境大型真菌多樣性調查[J].安徽農業科學,2017, 45(21): 9-10.
[5] 劉波.中國藥用真菌[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8.
[6] 戴玉成,圖力古爾.中國東北野生食藥用真菌圖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7.
[7] 邵力平,項存悌.中國森林蘑菇[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
[8] 李茹光.東北地區大型經濟真菌[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