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婕 劉玉花 楊雯鈞
摘要 結合農業科研單位A內部控制研究現狀和工作實際,對當前農業科研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并從內部控制環境、預算、資產管理、內外監督、信息溝通等方面提出改進建議,以促進農業科研單位內部控制的建設。
關鍵詞 農業科研單位;內部控制;全方位管理
中圖分類號 F30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29-0037-02
Abstract Combined internal control status and work practice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 A,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management, an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were also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budget, asset management,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pervision as well a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t can promote the internal control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Internal control;Omnidirectional management
2017年,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有關精神,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規范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編制、報送、使用及報告信息質量的監督檢查工作,財政部印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信息公開,以期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質量。內部控制工作是新時代農業科研單位科學管理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A單位是某省農業科研的中流砥柱,其內部實際存在的內控問題在全區農業類事業單位中十分典型,研究A單位內部控制的實際情況及存在的缺陷,探索如何更好地建設內部控制管理水平并實現全方位覆蓋,將對全區農業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起到借鑒參考意義。
1 農業科研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必要性
新時代下,隨著國家對農業科研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農業科研項目數量和投入經費不斷增加。在科研持續推進和科研成果不斷涌現的同時, 科研內控的風險在增加,面臨許多不確定的內、外部環境因素,如果不加強內部管理控制, 容易滋生經濟和廉政風險。全方位的內控機制,可預防經濟和廉政風險,有助于處理好單位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促進農業科研單位持續健康發展[1-3]。強化農業科研單位內部控制機制要“制度+科技”兩手抓,加強內控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信息化程度,增強業務操作的透明度。信息化內控是及時發現、監控管理風險、提高內部控制質量的重要手段。探索運行全方位的內部控制機制,以系統的控制力引導、制約決策者的行為,以促使他們正確行使權力,制定和執行本單位正確的發展戰略,妥善處理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保障農業科研單位健康、有序和持續地發展。
2 A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2.1 內控制度規范性和內控環境改善不受重視
2.1.1 對財務內控工作重視度不高。A單位主要以農業科研為主,對有關科技經費財務政策導向重視度不高,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農業科研單位的主力是科技人員,財務人員受編制所限,數量較少,常常一人身兼數職。其次,受業務能力限制,會計人員難以實現定期的輪崗,越權審批的現象也時有發生,財務部門的管控能力較弱。再者,受當前國家科技、財政體制改革要求,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任務非常繁重,財會人員疲于應付,難有時間和精力進行深入、統籌思考。碎片化管理等弊病普遍存在,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成為“中梗阻”的溫床。此外,A單位缺乏明確的崗位責任制度,權責不清,授權審批制度不規范,未形成有效的崗位牽制;不相容崗位未能合理分離,雖然制定了一系列內控制度,但只是印在紙上,貼在墻上,未能落實到行動上,結果成為擺設,流于形式,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2.1.2 國家政策的信息知曉滯后, 適應性欠缺,科研經費內控管理不到位。從外部因素來看,科研事業的發展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較大,需要結合國家與地方的宏觀政治、經濟與制度管理政策,政策信息收集不完全或信息不對稱會造成科研經費在使用過程中參照標準錯誤或缺乏標準而出現偏離。從內部因素來看,A單位政策信息的普及不夠及時和全面,包括國家和地方有關科研項目的政策,有關科研成果轉化稅惠政策、內部控制規范制度知識等,導致財務人員和科研人員不能靈活處理相關科研業務經費的使用,難以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積極性,同時也阻礙資源的最優化配置[4-5]。此外,科研經費關乎科研人員的自身利益,有些思想松動的科研人員本身就具有濫用科研經費的內在動機,加之內部控制管理不到位,容易產生“道德風險”。
2.1.3 內部會計監督機制不到位, 對內部審計的重視度不夠。A單位未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和崗位,無法及時跟蹤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情況,也不能及時將問題扼殺在搖籃里,一定程度上存在較大管理風險。在實際工作中具體表現為普遍存在財務管理松弛、財務人員相互牽制理念淡薄、內部財務監督機制缺位等。
2.2 業務層面內控管理未能落實到位
2.2.1 國有資產管理未做到賬表與實物管理分離。由于業務管理崗位編制有限,A單位存在不相容崗位兼任情況,無獨立資產管理崗,由會計兼管資產并身兼數職;A單位的國有資產,無法做到實物管理與賬務管理分離,起不到監督和制約作用,固定資產管理不完善,容易造成國有資產的無端流失。
2.2.2 科技人員對業務預算及審批制度不重視。A單位科技人員普遍對項目預算中培訓費、因公出國費用和會議費認識不足,導致實際發生時,缺乏預算,無法實施項目中對外交流業務。究其緣由,有的科技人員認為填寫預算資料復雜而無必要,對預算程序心有抵觸,應付式提交預算;有的脫離財務制度,要求財務手續越簡單越好,狹隘地認為單位內部控制只是財務內部控制,是財務部門的事,把預算和內部控制單純看成一種約束,導致項目經費執行偏離實際。由于缺乏業務內部控制支持,A單位的內部控制風險越來越突出。
2.2.3 合同和資產管理意識相對淡薄,“重購置、輕管理” 現象普遍。進行農業科研,經常需要采購試驗耗材、肥料、農藥等材料。A單位許多業務部門為了節省人力,往往購置申請、詢價、采購、驗收、保管、領用等均由同一個部門或同一經辦處理。對于簽訂的材料采購、勞務費開支合同等,也未能形成有效的執行和監督機制。合同審核審批未能按照分級授權要求執行,重大合同的審核審批也未執行A單位制定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要求。儀器設備管理上存在采購前期論證不充分、采購過程控制不到位、設備利用率不高、處置不規范等問題。
3 農業科研單位內部控制構建
3.1 加強內部控制規范宣傳培訓,提升員工內控意識,形成合力 加強內部控制規范的宣傳培訓,讓單位全體職工了解內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強化單位全員的內部控制意識——內部控制不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而是單位全體職工一起共同推動完成的重要事項。對此,農業科研單位領導要起模范帶頭作用,帶動單位全員執行內控規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3.2 建立內部監督機構,加強內部控制工作 以財務為核心,以法人為領導,建立內部控制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財務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的分工與協作關系,形成有效的崗位牽制和不相容崗位合理分離的機制。設立獨立的內審部門或崗位,對科研經費定期巡回審計[6-7]。內部審計是內部財務控制的一種特殊形式, 是對財務控制程序與方法實施情況進行監督的重要手段。主要實施手段為:通過審查和評價科研單位的內部控制情況,確定存在的風險因素, 并加以識別和分析, 從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把風險降到最低或可允許的程度, 保證農業科研單位健康、有序、持續地發展目標的實現。
3.3 建立有決策權的主管領導與人才溝通的常規渠道,建立上級主管部門人才工作巡視制度,幫助及早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相對于其他事業單位,農業科研單位經濟活動具有自己的特點:一是顯著的外部性,科研成果具有公共物品特征;二是農業科研活動周期長,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大;三是農業科研成果的提供具有無差別性,效益具有不可分割性。與此相適應,其內部控制措施也有別于一般的行政事業單位。除了加強中期跟蹤,還需建立360°人才引進后評估制度,對成功和失敗的經驗進行總結;面向所有項目負責人開展科研經費政策宣講活動,減少科研經費違規使用風險;健全科研經費管理制度體系,開展科研項目專項檢查,退回違規資金;推進A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對財務管理業務進行風險評估,制定《內部控制風險初評報告》,進一步強化預算控制和收支控制。
3.4 提高預算編制水平 落實預算編制責任,職能部門(課題組)是預算編制的主體,主要任務是遵循相關政策要求,圍繞單位發展規劃和年度重點工作計劃,做好各項業務的前期調研和論證工作,認真測算經費需求。相關職能部門對歸口管理內的業務進行合理性審核。財務處做好預算的審核、匯總及上報工作。增進業務內部控制支持,防范內部控制風險產生。
3.5 強化國有資產內部管控
3.5.1 增強國有資產管理意識,設立專門的資產管理機構。通過設立資產管理部門,實行統一集中管理, 建立健全固定資產長期有效、規范管理活動的日常運行, 把國有資產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列入本單位工作目標。
3.5.2 制定國有資產管理辦法。明確資產購進、使用、保管、維護、處置等方面的權力和責任 , 并定期進行清查盤點, 從而防止國有資產受到損害和流失。
3.6 建立內控信息系統,規范合同管理
3.6.1 引進信息化平臺。引進適合本單位的信息化平臺對內控執行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從A單位實際需求出發,信息化平臺需要滿足以下要求:一是明確將單位層面及業務層面內部控制要求(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不相容崗位分離等)嵌入信息系統;二是將流程控制中的編制崗、審核崗、審批崗等不相容崗位嵌入系統;三是將各不相容崗位的控制要素、控制要素的審批要求、審批要求的政策依據等嵌入系統[8-9]。以信息化手段加強內部控制的剛性約束,減少人為因素對管理制度執行的影響。
3.6.2 整合信息系統,促進數據集成和共享。任命專人通過信息化平臺對合同立項、流 轉、審查審批、編號登記、履行付款結算、歸檔、查詢統計以及評估的全過程實施標準化、程序化管理和實時監控。通過合同管理信息的有效歸集,不僅可以全面提升合同管理水平,而且可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單位的管理信息,從而為事業單位的預決算工作、資源投入、業務發展等提供有效的參考與支持。
3.7 建立內控信息反饋系統,提升內控效益執行力 內控信息反饋系統作為一個反饋渠道,能夠反映各業務部門每年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經過評估后,得出單位現階段存在的風險點;利用評估結果,提出改進建議并制定下一年的計劃,能夠揚長補短,促進內部控制執行力的提高。此外,暢通的內控信息反饋,能夠幫助營造良好、和諧的工作氛圍,提升內部溝通的有效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科研單位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基于全方位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存在諸多難點,就全方位全員行動管理視角下進行探索設計,發現信息建設、內控意識宣傳、內部監督、內控等方面對完善內部控制起著重要作用,可促進單位全員在良好環境下更好地開展工作,取得高質量成果。
參考文獻
[1] 高新華.農業科研單位內部控制現狀與改進建議[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15(3):16-19.
[2] 鄺燦梅.風險導向科學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系統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5,43(3):426-428.
[3] 馮予玲.COSO 內部控制框架對農業科研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啟示[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S2):203,206.
[4] 李慶.何提升農業科研單位內部控制的執行力[J].江西農業學報,2008,20(12):147-148.
[5] 劉玉花.科學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思考[J].南方農業學報,2015,46(S1):10-11.
[6] 田桔紅 基于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31):50-51.
[7] 劉林.農業科研單位財務內部控制淺析: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為例[J].中國農業會計 2017(12):30-32.
[8] 張俊芳,高建,張春紅,等.強化農業科研單位內控機制的新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14(2):33-36.
[9] 王秀華.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J].中國農業會計,2013(11):58-59.